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十三五”揚州打造8-10個特色小鎮

記者 金山 整理

中國江蘇網3月20日訊 日前, “市民論談”聚焦“特色小鎮”, 市發改委以及有關部門和24個鄉鎮的負責人, 以及來自全市各界的市民代表共同探討全市特色小鎮建設。

“十三五”打造8-10個特色小鎮

主持人:兩年前, 江蘇提出要在全省打造100個特色小鎮的計畫。 揚州也不甘落後, “十三五”期間, 揚州要在全市範圍之內打造8-10個特色小鎮, 而灣頭玉器特色小鎮更是寫進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 打造特色小鎮關鍵是在哪?就是一個“特”字, 如果不夠“特”, 或是特色抓得不准, 也就是名不副實了。 去年底, 市發改委組織了一場揚州市級特色小鎮評選,

共有24個鄉鎮帶著規劃參加評選。 那麼這些小鎮, 它們的特色到底夠不夠?能不能一炮打響?

電視短片:邵伯是一座因水而興的古鎮, 至今還完好保留著明清運河故道、碼頭, 還有康熙年間的鎮水鐵牛、700年的古甘棠樹、邵伯老街等一系列歷史文化遺存, 是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項目中遺產點最多的鎮。 這次特色小鎮的評審, 邵伯申報了運河風情小鎮, 打算以運河古鎮為核心, 把“運河、邵伯湖、古鎮”三者結合, 打造集運河遊覽、古鎮體驗、美食品嘗、休閒度假、文化創意等功能為一體的文化旅遊風情小鎮。

邵伯鎮副鎮長秦傑:邵伯是江蘇省餐飲文化名鎮, 也是民歌之鄉、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在2014年大運河申遺成功之後,

邵伯有4個點有幸錄入, 可以說是運河名庫裡面的第一鎮。 同時, 我們還有邵伯湖、淥洋湖濕地、露筋娘娘廟、鑼鼓小牌子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 我們在運河周邊規劃了3.2平方公里, 將邵伯打造成為品嘗美食、品鑒文化、品味休閒的一個特色小鎮。

市發改委徐飛處長:省裡面對特色小鎮明確了兩類, 第一類就是省裡明確了六大產業, 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產業類的特色小鎮。 然後結合省裡面的政策、自然歷史資源和旅遊資源比較豐富的實際, 又單獨明確了一類, 叫做旅遊風情類特色小鎮。 這個旅遊風情類小鎮只是這類特色小鎮的一個總稱, 我覺得如果就打造特色小鎮而言, 我們可能還要在旅遊風情這個大的框架下再深挖一下、提煉一下。

特色小鎮不是行政區劃單位

主持人:在去年底舉行的揚州市級特色小鎮的評審當中, 共有24家鄉鎮申報了特色小鎮。 我們從其中挑選了12個鄉鎮以及他們申報的特色小鎮的名字。 蔣王是互聯網小鎮、灣頭是玉器小鎮、丁夥是花木田園小鎮、仙女是花香小鎮、月塘是康養小鎮、甘泉是愛情小鎮、青山是臨江旅遊小鎮、大橋是水墨春江風情小鎮、新集是醫養遊小鎮、氾水是特色電氣小鎮、方巷是漁隱文博小鎮、武堅是智能高壓電氣小鎮。

市發改委副主任程兆君:特色小鎮是個培育制。 從揚州特色小鎮現狀來看, 特色並不明顯, 特色選得不准也是一個很大問題。 所以我們正在努力地去尋找一個特色、去打造一個特色。

比如, 英國有個小鎮, 它本來就是一些古堡, 還有一些舊的房子, 然後他們自己研究發現離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很近, 就動腦筋, 把全英國所有舊書商全部集聚到這兒, 就形成了全英國舊書市場特色。

主持人:在這一次參加評審的24個鄉鎮中也有特色非常明顯的, 比如曹甸鎮算不算特色小鎮呢?

曹甸鎮黨委副書記王國成:曹甸的玩具企業大大小小有300多家, 網店有200多家, 提供了就業崗位達1萬多個。 工資技術工人達6000元, 普通工人在2600元左右。

市發改委副主任程兆君:曹甸有它的特色, 但不是特色小鎮。 省委書記李強在今年的經濟工作會上有幾句話很好詮釋了特色小鎮概念。 他說, 特色小鎮不是行政區劃單位,

而是產業發展的載體;不是產業園區, 而是統一企業協同創新合作的共贏的企業社區;不是政府大包大攬的行政平臺, 而是企業為主體市場化運作, 空間邊界明晰的創新創業的空間。 什麼是特色小鎮?它跟我們所理解的意義上的, 就跟剛剛曹甸的工業集中區是不一樣的。

打造特色小鎮必須“特而強”

主持人:我們打造這個特色小鎮, 各自的鎮區規劃和全市的規劃之間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

市規劃局副局長裴東偉:目前來看, 我們所有鎮區在當時規劃編制時, 充分預留和考慮了城市的生產生活發展, 應該說在鎮區做特色小鎮也好, 還是鎮區的正常發展也好, 應該說符合要求的。 下一步應該是再深入進行一些特色小鎮的規劃和指導。

特邀評論員、政府顧問宋文斌:我感覺到特色定位要與城市以後的發展結合起來。

特邀評論員、生態農莊經營者李國慶:怎麼才能“特”,真的不要去硬編。但現在想打造的話,首先要找產業、歷史、文化,這些可作為特色的符號。

主持人:剛才我們主要是圍繞特色小鎮的特色定位來做了一番探討。其實定位准了才是第一步。光有特還不行,還必須強,特而強才能把名聲打出去。對照這個特而強的標準,在揚州全市範圍之內,究竟有多少小鎮能夠做到?可能還真是不多。目前為止,灣頭鎮的呼聲是比較高的。

特邀評論員、生態農莊經營者李國慶:揚州玉器等揚州工藝是揚州一個名片,像灣頭這樣的小鎮,靠現在這樣的一些散戶沒用,真要打造特色小鎮,一定要有龍頭企業在裡面起作用。

方巷鎮沿湖村

要打造四個樣板

主持人:打造特色小鎮,發展特色旅遊,最終目的還是讓老百姓享有更好的生活。同時,他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還能成為旅遊資源,那這樣的設想能不能成為現實?在一般人眼中,在方巷鎮沿湖村這個傳統的漁業村,它和特色小鎮之間,還是有蠻大距離的。

方巷鎮鎮長郞俊:方巷鎮位於揚州市北部,綠化率達70%。沿湖村綠化率更達到90%,是一個天然氧吧。邵伯湖80%的水面,也就是64平方公里在方巷鎮沿湖村,而且有2000畝的濕地,24公里的河岸線。這是一個瑰寶。我們400戶的原住民,有非常完整的、傳統的漁藝技術、捕撈技術,這是非常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就是民俗和風情。大家也知道,特色小鎮是一平方公里為核心區,三平方公里作為未來的拓展區。那麼沿湖村整村推進正好是一平方公里,我們目標是深文化、微度假、慢生活、細體驗。最終要打造成四個樣板:新農村樣板、精准扶貧樣板、鄉村旅遊樣板、特色小鎮樣板。

方巷鎮沿湖村黨總支書記劉德寶:2015年開通了鄉村旅遊直通車,現在全村有十多家餐飲和民宿。2016年的國慶日,到我們村來的遊客就有一萬多人,而且單獨一項餐飲消費近90萬元。在整個發展過程當中,富民這一塊體現得非常充分。

特邀評論員、政府顧問宋文斌:我感覺到特色定位要與城市以後的發展結合起來。

特邀評論員、生態農莊經營者李國慶:怎麼才能“特”,真的不要去硬編。但現在想打造的話,首先要找產業、歷史、文化,這些可作為特色的符號。

主持人:剛才我們主要是圍繞特色小鎮的特色定位來做了一番探討。其實定位准了才是第一步。光有特還不行,還必須強,特而強才能把名聲打出去。對照這個特而強的標準,在揚州全市範圍之內,究竟有多少小鎮能夠做到?可能還真是不多。目前為止,灣頭鎮的呼聲是比較高的。

特邀評論員、生態農莊經營者李國慶:揚州玉器等揚州工藝是揚州一個名片,像灣頭這樣的小鎮,靠現在這樣的一些散戶沒用,真要打造特色小鎮,一定要有龍頭企業在裡面起作用。

方巷鎮沿湖村

要打造四個樣板

主持人:打造特色小鎮,發展特色旅遊,最終目的還是讓老百姓享有更好的生活。同時,他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還能成為旅遊資源,那這樣的設想能不能成為現實?在一般人眼中,在方巷鎮沿湖村這個傳統的漁業村,它和特色小鎮之間,還是有蠻大距離的。

方巷鎮鎮長郞俊:方巷鎮位於揚州市北部,綠化率達70%。沿湖村綠化率更達到90%,是一個天然氧吧。邵伯湖80%的水面,也就是64平方公里在方巷鎮沿湖村,而且有2000畝的濕地,24公里的河岸線。這是一個瑰寶。我們400戶的原住民,有非常完整的、傳統的漁藝技術、捕撈技術,這是非常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就是民俗和風情。大家也知道,特色小鎮是一平方公里為核心區,三平方公里作為未來的拓展區。那麼沿湖村整村推進正好是一平方公里,我們目標是深文化、微度假、慢生活、細體驗。最終要打造成四個樣板:新農村樣板、精准扶貧樣板、鄉村旅遊樣板、特色小鎮樣板。

方巷鎮沿湖村黨總支書記劉德寶:2015年開通了鄉村旅遊直通車,現在全村有十多家餐飲和民宿。2016年的國慶日,到我們村來的遊客就有一萬多人,而且單獨一項餐飲消費近90萬元。在整個發展過程當中,富民這一塊體現得非常充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