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建湖高新區強勢推進民生實事工程

中國江蘇網6月8日鹽城訊共排出低收入農戶408戶。 為讓這些貧困戶儘快脫貧, 區(街道)聯合發文, 對各部門結對幫扶低收入農戶進行任務分解, 要求區(街道)主要負責人每人幫扶9戶, 班子成員每人幫扶4~7戶, 中層正職每人幫扶3戶, 機關在編人員每人幫扶2戶, 其他工作人員每人幫扶1戶。

結合貧困村實際, 高新區(塘河街道)找准路子, 突顯特色, 大力推進產業扶貧產業富民。 通過摸清貧困底數, 精准識別扶貧對象, 堅持因戶施策, 因貧困原因施策;通過創新扶貧開發工作方式, 嚴格按照要求做好精准扶貧工作,

做到對症下藥、精准發力。 從去年開始, 區(街道)領導班子帶頭並影響所有工作人員, 從自己的工資當中多的拿出五、六百元, 少的二、三百元, 以及社會多方籌集弱勢群體救助資金30萬元, 以後每年如此, 幫助特困戶新上致富專案, 進一步堅定扶貧信心、強化責任擔當、創新脫貧思路、強化工作舉措、狠抓貫徹落實, 全力推動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工作。 至目前, 已脫貧144戶。

全方位開展就業援助活動, 高新區創新技能培訓新模式, 全力推進創業富民工程, 多管道、多形式擴大就業。 近幾年, 高新區各村借助入園企業的優勢, 引導村民發展餐飲娛樂、商貿流通等就業容量大、預期效益好的勞動密集產業和資訊服務業。 目前, 該區已擁有個體工商戶800多戶、餐飲23家,

一大批農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擴容提質, 打造宜居宜業新城

創造百姓幸福生活, 需要不斷優化生活環境, 建湖高新區始終以“基礎設施到位、道路通達順暢、環境優美宜人”作為發展核心, 堅持統籌城鄉、以城帶鄉、城鄉互動, 努力建設設施完善、經濟繁榮、人人嚮往的宜業宜居新城。 目前, 區域內有占地2200多畝的生態雙湖公園、9.3公里長的西塘河風光帶、30公里長的城市慢行系統及市民廣場、翠湖公園、秀夫公園、沈楊公園等一批休閒綠地公園, 街道綠地率達45%, 綠化覆蓋率達50%以上, 人均公共綠地達20㎡, 其中, 西塘河景區獲批國家3A級景區。

建湖高新區作為建湖縣新的政治、文化中心, 高級中學、城南實驗初級中學、城南國際小學、縣人民醫院陸續投入使用,

供居民休閒健身的體育中心、具備大型會議會展功能的文化藝術中心, 以及五星級的九龍國際大酒店坐落其中。 規劃建設總部經濟、樓宇經濟、核心商業、汽車商貿、文化創意等五大產業集聚區, 總投資10億元的海聚汽貿商城一期工程已投入運營, 總投資20億元的雨潤城市綜合體、總投資12億元的廣益來城市綜合體項目正加快建設。 已建成科創大廈、金鑽大廈、省級科技孵化園、人才公寓等一批創新創業服務平臺, 極大滿足了園區項目建設和群眾生產生活所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