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不然很危險!

患上了糖尿病, 千萬不要自暴自棄。 既然患有糖尿病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就要正視疾病、勇敢面對、不畏困難, 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保持積極樂觀的心理對病情有很關鍵的作用。 積極的情緒對人 體活動常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可以提高體力和腦力勞動的效率, 使人保持健康;而消極的情緒如憤 怒、怨恨、焦慮、憂鬱、恐懼、痛苦等, 如強度過 大或持續過久, 可導致神經活動機能失調, 由於情緒的變化引起體內化學物質-交感神經素的改變和 大腦功能的改變, 而引起某些內臟生理功能和病理形態方面的變化。

糖尿病人情緒波動會導致患者的血糖升高, 對患者的健康和病情的穩定很不利。 現代心身醫學發現, 人在壞情緒時, 腦會刺激身體大量分泌一些拮抗胰島素分泌的激素。 人的胰島素不足, 血糖就會升高。 情況嚴重時, 甚至會加速脂肪的分解,

使血液中脂肪酸大量增多, 導致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患者中多的是已進入老年的退休者。 他們原本夢想著在辛苦一輩子後好好享受生活, 快樂地度過晚年。 可現在卻不僅這不能吃那不能吃, 而且幾乎天天得服藥打針上醫院, 同時還深深擔憂病情是否會加重。 實際上絕大多數患者在被診斷出疾病後, 都會悲觀沮喪上好一陣子, 而且難以自拔。

糖尿病早期患者一般都症狀較輕甚至根本沒有症狀, 有的還可能反常地“紅光滿面”, 給別人一種“體格健壯”的假像。 還有的患者誤認為血糖高些對身體健康並無大礙, 故對疾病採取“不以為然”的態度。 還有的患者甚至懷疑醫生診斷有誤, 拒絕改變飲食習慣和積極主動地配合醫生服藥治療。

患上糖尿病, 就要學會做糖尿病的“主人”。 糖尿病如何對待他的“主人”, 完全要看“主人”的態度, 糖尿病患者要配合醫生, 積極開展飲食、運動及藥物治療, 堅持正規治療, 不要道聼塗説、胡亂試藥、亂用偏方秘方。 同時, 應該讓親朋好友、同事或老闆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

這樣會得到更多的關懷、幫助和督促, 也有助於在出現意外時得到及時救治, 並在工作上得到適當的安排和必要的照顧。

有些患者在經過一段時間治療之後, 血糖成功地下降至正常水準, 就自認為病已治癒而自行停藥,

並放鬆了對飲食的合理控制, 也不注意勞逸結合, 直到血糖急劇上升, 病情變本加厲時才後悔莫及。 值得一提的是, 這樣的反反復複可能使得疾患更加難以治癒, 甚至帶來致命危險!

熱門文章

你知道糖尿病人為什麼會變瘦嗎?快來看看吧!

每天吃一個無花果, 身體會發生這4個變化,以前竟不知道

身體會發生這4個變化,以前竟不知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