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蒙華鐵路洞庭湖大橋主橋合龍 擁有四項世界第一

記者:徐典波

通訊員:冷朝乾 彭宏偉

今天9時38分, 隨著主橋最後一片鋼箱梁吊裝到位, 由中鐵大橋院設計、中鐵大橋局施工的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長的重載鐵路和國內規模最大的運煤專線蒙西至華中地區鐵路煤運通道(簡稱蒙華鐵路)重點控制性工程——洞庭湖大橋主橋正式合龍,

標誌著蒙華鐵路建設取得重大階段性勝利。

當天一早, 岳陽東洞庭湖七裡山附近水域, 蒙華鐵路洞庭湖大橋項目部彩旗飄揚, 機器轟鳴。 本次鋼箱梁吊裝由300噸架梁吊機從湖面駁船上垂直起吊, 起吊高度約30米, 提升時間為約1小時。 吊裝到位後, 然後進行對接、定位等工作。

洞庭湖大橋是一座三塔斜拉雙線重載鐵路橋梁, 正橋全長1290.24米, 承載1萬噸荷載, 可滿足重載列車120公里運行時速;主桁寬度14米, 抗100年一遇的洪水, 抗烈度7度地震。 大橋以其結構設計形式新穎, 施工技術難度大, 在國內外同類橋樑中具有四項第一。 “它是世界最大跨度的三塔鐵路斜拉橋, 是世界首次在斜拉橋上採用鋼箱桁結合主樑形式,

是世界首次在斜拉橋上採用先架設合龍鋼箱梁, 然後安裝的施工方案, 還是國內首次在鐵路橋上採用中塔長加勁索。 ”中鐵大橋局洞庭湖大橋專案經理許斌介紹稱, 洞庭湖大橋施工環境和條件複雜, 主橋位於繁忙的城陵磯港口附近, 錨地碼頭密碼、商船往來頻繁, 風大浪急, 而且岩石層多、易破碎、岩面傾斜, 地質條件複雜。 由於架設工序多, 作業時間緊, 精度要求高, 施工難度更大。

談及本次合龍施工, 專案總工程師賈衛中稱, 再經過一周的後續施工, 將最終實現精准合龍。 為保證大橋精准合龍, 專案部在施工前做足了功課, 建立了鋼箱梁合龍工作清單和職責矩陣, 做到分工明確, 責任到人, 同時進行全員技術交底。

在施工過程中, 嚴格按照設計、施工方案和監控指令, 精心製造、安裝。 細節上對高栓孔徑進行統計分析, 依據分析結果, 製作不同直徑的沖釘。 同時, 對合龍口進行敏感性分析, 對鋼樑線形即時監測, 與監控值進行比對分析, 合理預留合龍口長度, 將合龍段鋼箱梁與相鄰節段鋼箱梁進行匹配製造, 確保了大橋合龍中鋼樑架設的安全平穩運行。

據瞭解, 蒙華鐵路全長1814.5公里, 專案建設總工期5年, 規劃運輸能力為2億噸/年以上, 總投資估算1930.4億元, 是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長的重載鐵路和國內規模最大的運煤專線。 蒙華鐵路建成運營, 將對開發蒙陝甘寧能源“金三角”三區煤炭資源、保障湘鄂贛等華中地區能源供應, 促進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和中部崛起戰略實施, 完善區域路網佈局,促進華中“中三角”地區和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與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完善區域路網佈局,促進華中“中三角”地區和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與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