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上崗1小時就認真60分鐘 這是一位較真的“小紅帽”

滕師傅在工作中

滕師傅的“百寶袋”

清早6點45分, 杭州筧橋街道同協路阮家村公車站, 一個穿著紅色馬甲、頭戴小紅帽、手持小紅旗的中年男子, 又準時出現在公交月臺上。

大約半小時後, 這個身影出現在了機場路與同協路的交叉口。 他揮舞著小紅旗, “紅燈停, 綠燈行, 文明出行保安全, 請各位朋友自覺遵守交通法規。 祝各位朋友一路平安。 ”——一口濃重的紹興普通話老遠就能聽見。

“小紅帽”叫滕金華, 56歲, 紹興柯橋人, 1992年來到杭州創業經商並且定居。

滕金華是老黨員了, 1984年9月入黨, 黨齡超過30年。 16年前, 滕金華與公益事業結緣;2016年, 恰逢G20杭州峰會舉行, 退休閒不住的滕金華成為一名江幹文明勸導員, “杭州是我的第二故鄉, 也是我下半輩子的家。 ”

滕金華是這樣定義勸導員工作的:“每一天的堅持, 力量雖小, 能為杭州的精神文明建設做一點貢獻, 很滿足, 很有成就感!”

全國勞模孔勝東點贊

他是較真的小紅帽

金色黎明社區附近的阮家村公車站, 滕金華隨身帶著一個白色大塑膠袋——他戲稱“百寶袋”。 他從袋子裡掏出一個一次性手套, 戴好, 便開始撿拾掉落在月臺上的煙頭、餐巾紙, 一次次彎腰, 煙頭紙巾一下就撿了十多個。

他又去把一輛躺在地上的共用單車扶起擺好。 麻利地做完這一切, 候車的人也漸漸多了。 他從“百寶袋”裡掏出小紅旗, 開始維持月臺秩序。

早上8點多, 老遠就能聽到滕大伯中氣十足的大嗓門。 看到老人, 抱小孩的, 他直接大步上前扶一把。 峰會結束後, 幾乎每週一至週五一大早, 滕金華就會來到阮家村公車站堅持文明勸導。 問他為什麼, 大伯講得理所應當, “這是我們社區的精神文明視窗呀, 當然要管牢!”

金色黎明社區有4000多戶居民, 就近只有兩個公交站, 早高峰人流非常擁擠, “人多的時候, 公車的上車門都關不上!”有一次, 實在太擠, 一位女士下車的時候一下踏空, 差點摔倒。 看到穿著紅馬甲的滕金華, 她一下就吼了出來:“你怎麼管的?!”滕金華委屈,

可更堅定決心, 能不能徹底解決一下這個問題?

後來趁著江幹區的黨員幹部走訪結對社區的機會, 滕師傅把公交月臺的事兒給提了, “今年3月, 公交公司在工作日早上7:30~8:30時段增加了阮家村到地鐵彭埠站的短線接駁, 月臺擁擠的情況得到緩解。 ”

更讓滕金華沒想到的是, 公交公司的明星司機、全國勞動模範孔勝東, 每天早上要發空車從停車站到火車東站, 會途經阮家村公車站。 為了幫助解決車站擁堵問題, 孔師傅每天提早20分鐘上班, 發空車路過阮家村公車站時, 就會捎上一撥已經等在那兒的乘客送到彭埠地鐵口, 然後再開車到火車東站準時發車。

孔師傅每次開車過來的時候, 滕金華都要說句“孔師傅,

謝謝啊!”

而孔勝東呢, 看到滕金華, 就會豎起大拇指, “你辛苦!”

簡簡單單的對話, 卻讓滕金華熱血沸騰, “孔師傅是我的榜樣!他給我點贊, 我信心更足啦!”

只要站崗1小時

就要盡職盡責60分鐘

7點15分, 滕金華又急匆匆奔赴下一個崗位——去同協路機場路口進行文明勸導。 每天滕金華要站上2小時。

機場路同協路口由西向東方向, 每晚回程高峰時交通特別混亂——排隊的電動車隊伍長達上百米, 闖紅燈、騎車帶人……還因為非機動車道與公車道相鄰, 許多非機動車駕駛員為了圖快捷, 經常闖入公車道, 既阻礙了公車的行駛, 又為事故埋下了隱患。

“真的, 一開始喊得嗓子都啞了, 效果不好。 車子太多了, 根本不聽你的!”滕金華說。

較真的滕金華特地花了兩個下午的時間觀察了整條機場路, 很快發現這條路有先天的不足:路的中間肚子大,但到了路口處,出口突然變得很小,電動車一股腦兒擠在一塊兒,立馬就擁擠不堪了。開創街與機場路路口,因為非機動車道與公交專用道劃分不清,很多機動車直接開到公車道上。

滕師傅把這一情況告訴了社區,通過在前一個路口增派人手,引導電動車走正確的非機動車道,滕師傅則在路口指揮。兩方互相配合,這一系列措施下來,秩序立馬井然有序起來。

路口也常有摔跤的行人,滕師傅總是第一個沖上前,用“百寶袋”裡攜帶的紅花油、風油精,“對症下藥”。說起這個包,那可是個神奇的口袋,應有盡有:傷筋膏藥、速效救心丸、風油精……包裡還攜帶了垃圾袋、一次性手套、文明勸導員手冊……全是為了志願者工作而準備的。滕金華笑說,以前自己一天吃兩個蘋果,現在一天要吃6個梨,“一天下來,喊得胸口都疼,吃梨潤肺。”

勸導員津貼分文不拿

全部捐給春風行動

做文明勸導員,江幹區每月會發幾百元的交通通訊補貼。可是滕金華從來不拿,他把這些錢交到社區,通過春風行動幫助困難的居民。

“最美柯橋好人”,“G20杭州峰會江幹區優秀志願者”、“浙江省希望工程特殊貢獻獎”……其實,滕金華16年前就與公益事業結緣。滕金華的家裡有個他當成寶貝的盒子,盒子裡裝著一封封信和結對卡。從2002年開始,滕金華參與省青基助跑學子工程,每年都會固定資助一位元困難學子,至今已整整16年。

翻開一封封信件,滕金華的臉上漾起笑容,“北大、清華、浙大,他們都是高材生!”滕師傅很少主動與他們聯繫。孩子主動發來資訊,或者想見面時,他就到學校大門口等,然後請孩子們特地跑到校外吃頓飯,問問學習情況以及還有沒有其他困難,然後送孩子們回到學校門口。這些孩子找工作也好,交朋友結婚也好,點點滴滴都會告訴滕金華,“滕叔叔,謝謝您在那時候幫我渡過難關,您是我一輩子的貴人!”——16年來,滕金華聽到最多的就是這句,“其實人生道路很長,他們就遇到一個小小的坎,我就稍微幫扶一把,讓他們跨過這一個坎,未來的路走得順點。”

很快發現這條路有先天的不足:路的中間肚子大,但到了路口處,出口突然變得很小,電動車一股腦兒擠在一塊兒,立馬就擁擠不堪了。開創街與機場路路口,因為非機動車道與公交專用道劃分不清,很多機動車直接開到公車道上。

滕師傅把這一情況告訴了社區,通過在前一個路口增派人手,引導電動車走正確的非機動車道,滕師傅則在路口指揮。兩方互相配合,這一系列措施下來,秩序立馬井然有序起來。

路口也常有摔跤的行人,滕師傅總是第一個沖上前,用“百寶袋”裡攜帶的紅花油、風油精,“對症下藥”。說起這個包,那可是個神奇的口袋,應有盡有:傷筋膏藥、速效救心丸、風油精……包裡還攜帶了垃圾袋、一次性手套、文明勸導員手冊……全是為了志願者工作而準備的。滕金華笑說,以前自己一天吃兩個蘋果,現在一天要吃6個梨,“一天下來,喊得胸口都疼,吃梨潤肺。”

勸導員津貼分文不拿

全部捐給春風行動

做文明勸導員,江幹區每月會發幾百元的交通通訊補貼。可是滕金華從來不拿,他把這些錢交到社區,通過春風行動幫助困難的居民。

“最美柯橋好人”,“G20杭州峰會江幹區優秀志願者”、“浙江省希望工程特殊貢獻獎”……其實,滕金華16年前就與公益事業結緣。滕金華的家裡有個他當成寶貝的盒子,盒子裡裝著一封封信和結對卡。從2002年開始,滕金華參與省青基助跑學子工程,每年都會固定資助一位元困難學子,至今已整整16年。

翻開一封封信件,滕金華的臉上漾起笑容,“北大、清華、浙大,他們都是高材生!”滕師傅很少主動與他們聯繫。孩子主動發來資訊,或者想見面時,他就到學校大門口等,然後請孩子們特地跑到校外吃頓飯,問問學習情況以及還有沒有其他困難,然後送孩子們回到學校門口。這些孩子找工作也好,交朋友結婚也好,點點滴滴都會告訴滕金華,“滕叔叔,謝謝您在那時候幫我渡過難關,您是我一輩子的貴人!”——16年來,滕金華聽到最多的就是這句,“其實人生道路很長,他們就遇到一個小小的坎,我就稍微幫扶一把,讓他們跨過這一個坎,未來的路走得順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