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雙百三同·駐村日記】息烽坪上村:積極探索實現小康夢的新途徑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車璐)提起現在息烽縣永靖鎮坪上村,貧困早已不是他的代名詞。 為了能讓村裡的村民們能走上幸福的小康路,村支兩委也在積極的探索更多能實現全村小康夢的新途徑。

坪上村的雙龍井河,生態環境良好,是養殖漁業的好地方。

6月8日,坪上村的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駐村幹部等就去到貴州惠水尋龍水產養殖有限責任公司,學習養殖技術等。

“這個魚需要多少溫度的水溫?飼料是需要什麼品種的?飼養池這樣修建有什麼好處嗎?”在貴州惠水尋龍水產養殖有限責任公司,坪上村的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等不斷的向公司負責拋出了他們疑問,2個小時,公司負責人都在不停的回答著他們的問題。

現在在坪上村的養殖池裡養殖的,都是草魚等好飼養的品種,未來這裡將有更多的品種出現。

說起為何會有這樣的想法,坪上村村委會主任何健雄告訴記者,這還是農業局水產站專家偶然的一句話才給何建雄這樣的點子。 “當時專家來村裡時,我們就帶他去了村裡的雙龍井河邊,專家仔細詢問了我們河水的溫度、水質等情況後,突然就說,‘你們這裡條件這麼好,為什麼不嘗試著養殖冷水魚呢?’。 ”就這句話,便“點醒”何健雄。

2016年,村裡向農業局申請了專案,在雙龍井河附近修建了一處1000平方米的養殖池。

但從來沒有做過水產養殖產業的坪上村,只能從比較好養的草魚、鯉魚等品種“下手”。 “這些品種不需要太多的養殖技術,對我們第一次嘗試養魚的來說,相對好一些。 ”坪上村黨支部書記何萬禮告訴記者,等這些魚苗在養殖池裡養到半斤左右,就會放回河裡飼養,不用魚飼料餵養,直接就能在自然的環境中長大。 “這樣的魚不僅肉質好,還沒有污染。 ”

坪上村村支兩委認真詢問養魚的經驗。

但飼養這些常見的品種,遠遠不是坪上村最終的目標。 從2016年開始,村子兩委經常到四處學習,學習不同魚種的養殖技術,為的就是能最後選擇到能符合坪上村飼養條件的魚種。

“我們村裡其實自然條件非常好,村裡有兩口雙龍井,常年都有水不斷冒出,水質也非常的乾淨,就是可惜一直沒想到合適的產業將這些利用起來。

”何健雄說,如果水產養殖也真的發展起來,不僅能壯大村裡的集體經濟,同時還能帶動一批村民一起發展。 “村裡正在發展農家樂,水產養殖起來後,可以直接給農家樂提供原材料,新鮮又健康。 同時還能讓一些低收入的村民來養殖廠裡參與管理工作,給他們也能增加經濟收入。 ”

坪上村村支兩委正在貴州惠水尋龍水產養殖有限責任公司學習養魚技術。

聽著何健雄對未來村裡的規劃,記者也似乎看到了,未來的坪上村,經濟產業不斷的壯大讓坪上村變得越來越好,而在村民們的臉上,也都掛滿了幸福的笑容。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