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俄製成自動"要"炮彈的車載迫擊炮

新華社莫斯科6月9日電無論是人扛還是車載的迫擊炮在調整射角和擊發時, 炮兵都是露天操作。 為使整個過程自動完成並保護炮兵, 俄羅斯製造出一種遙控車載迫擊炮, 其最大特點是炮筒自動“俯身”向車內人員“要”炮彈。

這種遙控迫擊炮的型號為“山民”MZ-204, 由位於俄西部彼爾姆市的“莫托維利哈”兵工廠研製。 這種武器的主要組成部分是一門120毫米口徑迫擊炮、一輛“虎”式四輪裝甲車和將其合二為一的自動化火控系統。

據設計人員介紹, 他們將形似SUV的“虎”式裝甲車的後部改造成皮卡式樣, 把遙控操作的炮架安裝在駕駛室後方的貨廂平臺上,

然後將迫擊炮的中部架設在炮架上, 其炮口朝前。

在作戰時, 一名駕駛員、一名炮長和兩名彈藥手均坐在裝甲車內駛抵射擊位置。 停車後, 車尾部的兩個緩衝座鈑會自動伸出、頂住地面, 以防開炮的後坐力晃動車架。 與駕駛員並排而坐的炮長身邊有一塊液晶螢幕, 可顯示電子地圖和偵察兵、無人機傳遞的敵情, 供炮長選擇打擊目標。 此時, 迫擊炮處於縱向水準放置狀態, 其炮口正好對準駕駛室後部的一個圓形視窗, 彈藥手便通過這個視窗將炮彈塞入炮口。

在完成開炮準備後, 炮長通過兩個手柄用電信號遙控炮架上的驅動裝置, 使炮管迅速抬升至所需的高度和方位角度,

其射角調節精度可達微米。 同時, 炮彈在重力作用下滑向炮管底部, 觸發底火並完成發射。 隨後, 炮筒會自動“俯身”恢復縱向水準狀態, 其炮口重新對準駕駛室後部視窗, 等待彈藥手把下一發炮彈送入炮口, 如此反復射擊。

據研發單位元介紹, 以上述方式開炮可平均每4秒發射1枚炮彈。 “山民”迫擊炮除使用射程480米至7180米的普通炮彈以外, 還能發射有鐳射導引頭的精確制導炮彈, 射程可達9千米。 在操炮的整個過程中, 車內人員均不下車。 在發射數枚炮彈後, 炮車會迅速轉移, 以防敵方火力反擊。

假如炮車因受到攻擊導致遙控失靈, 炮兵在下車後可在3分鐘內將迫擊炮從車後炮架上拆卸下來, 然後借助車內儲存的常規炮架和座鈑繼續開炮。

研發專家介紹說, “山民”迫擊炮目前正在俄軍中接受測試。 如果通過檢驗並最終裝備部隊, 該炮將由運輸機空投, 為空降兵或特戰部隊地面突襲提供火力支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