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與蝴蝶、阮玲玉齊名的民國影后,轉身成中國首位女飛行員,積極抗日被日軍通緝

她的名字被載入《中國大百科全書·航空航太卷》。

她絢麗的生命如五彩雲霞, 在漫漫長空投射出中國女性的燦爛與輝煌。

關於她,

有這樣的記載:

她是中國女子跳傘第一人;

她是中國航空界在瑞士取得飛行執照的第一人;

她是第一個獲得政府許可在中國表演飛行的女飛行員;

她是中國民航第一位女駕駛員;

她是第一個駕駛軍用飛機表演飛行的中國女飛行員;

她是中國第一個創國內長途飛行紀錄的女飛行員;

她是唯一曾在南北美洲作長途飛行的中國女飛行員。

1939年的春天,

美國三藩市, 碧空萬里,

一架橙紅色飛機騰空而起,

在天壁下劃出一道道弧線,

做出各種高難度的特技動作。

美洛斯機場上成千上萬的觀眾,

隨著飛機翻騰、旋轉發出陣陣驚呼。

但最讓他們感到驚訝的是,

飛機安全著陸時, 從上面走下來的,

居然是一個有著東方面孔的女性。

這個年輕漂亮的女孩子,

就是李霞卿。

李霞卿生於1912年,

父親李應生是一位愛國志士,

曾在上海法租界擔任高級翻譯。

童年時, 李霞卿隨父親留過洋,

和當時大上海的諸多名媛一樣,

她思想活躍、見識非凡、膽力過人,

自小就表現得有主見, 敢獨立。

家傭常常教她要端莊,

做淑女,

但在李霞卿看來, 這世上沒什麼事,

只有男孩能做, 女孩不能做。

1925年的年底,

黎民偉從香港來到上海,

與李應生一同創辦電影公司。

小小年紀的李霞卿就成了片場常客,

饒有興趣地看場工佈景, 看別人演戲。

1926年, 《冰清玉潔》正式開拍,

導演卜萬倉找到林楚楚來演女主,

並找來張織雲給林楚楚搭戲。

通過這部電影, 林楚楚一炮走紅,

張織雲更是借此成為電影王后。

此外, 觀眾們還記住了一名少女,

那就是當時年僅16歲的李霞卿。

彼時, 女二號妹妹的人選未定,

卜萬倉發愁找不到合適的人,

正巧活潑可愛的李霞卿來到片場,

一眼便被他選中。

電影引起一陣轟動。

看到16歲的李霞卿,

連蝴蝶都忍不住讚歎說:

“上海人大飽眼福,

從天上掉下個林妹妹來了。 ”

此後, 李霞卿開始獨當一面,

主演了《海角詩人》《木蘭從軍》。

《木蘭從軍》是名副其實的大片,

拍片跑了好幾個地方,

甚至動用北伐軍來扮演古代戰士。

李霞卿作為扮演花木蘭的女主角,

雖是富家小姐, 卻不怕苦累,

在雪地裡吃麵條, 在卡車裡睡覺,

跟隨劇組四處輾轉, 抗凍耐勞。

影片一經上映, 又叫好又叫座,

李霞卿一躍成為最紅影星之一,

與周旋、阮玲玉、蝴蝶等女星,

被譽為“星級七姐妹”。

然而就在事業鼎盛期,

李霞卿卻突然消失了。

對於她突然出國,眾說紛紜,

有人說是旅遊,有人說是深造,

也有人說,因為女兒名聲越來越大,

李應生掛念安危,擔心她被綁架。

最終,李霞卿去了歐洲,

學習西方電影技術,開闊眼界。

她主演的《海角詩人》《西廂記》,

還在法國的二八影院公映,

受到了西方媒體的高度評價。

期間,李霞卿還有幸與卓別林結識,

在他的私人宴會上擔任主持。

這時的李霞卿對西方電影工業,

有了越來越深刻的瞭解。

憑她的名氣、演技和見識,

回國後必將促進電影發展。

可偏偏就在這個時候,

她選擇了飛行。

1933年,巴黎,

一個偶然而機會,

李霞卿看到飛行特技表演。

雖然當時她不在飛機上,

但機身炫目的飛行姿態,

猶如憑空而來的無形閃電,

一擊便將李霞卿的心給擊中了。

飛行呼嘯而起帶來的強烈刺激,

讓李霞卿感到前所未有的震顫。

隨後,她報名參加日內瓦,

科因特林國際機場進行的試飛。

在搖晃的老飛機上體驗一番後,

她的心頭還存有一絲疑慮。

但坐上性能更好的虎蛾雙翼機,

俯瞰到身下的壯麗景象,

體驗到乘風破浪般的刺激和喜悅後,

李霞卿暗暗做了一個決定:

“我要成為一名飛行員,

喚起同胞對航空事業的關注。”

李應生早年喪妻,

從小就把李霞卿當男孩養,

培養她游泳、馬術,鼓勵她自強。

李霞卿跑到瑞士的航空學校報名,

教官一看來的是個中國女孩子,

便問:“你這麼漂亮,該去演電影,

為什麼要來學習飛行呢?”

李霞卿說:“很多人都覺得,

飛行是男人的天下,與女人無緣,

我就是想做女人不大做的事。”

考官不屑道:“中國女人不都是小腳嗎?”

李霞卿不卑不亢:“我來到這裡,

就是要讓全世界知道,

中國女性不但能在地上走,

而且能在天上飛。”

在男性佔據主流的飛行學校裡,

很多人都對她抱以偏見,

她也常常因為飛機少而排不上課。

為了訓練自己,她每天早來晚退,

纏在教官左右求指導,

終於將其打動。

對於翱翔于藍天的感覺,

李霞卿曾在傳記中寫道:

“那是我人生最美妙的時光,

飛行、夢想,感覺是那樣遠離世俗,

那樣的接近天堂。”

1935年,李霞卿拿到瑞士飛行執照,

也是第一個拿到該執照的中國人。

教練們都稱她為“東方蜻蜓”。

但李霞卿並沒有止步於此,

因為她想學的是飛行特技,

想開的是軍用飛機。

隨後,她到美國奧克蘭波音航空學校,

這裡的教官都是一戰時的王牌飛行員,

而且從來沒招收過女學員。

但李霞卿表現出的堅韌和飛行技術,

讓所有教官對她無比欣賞,

最終將她破格錄取。

新學校的魔鬼訓練,

簡直要叫人落下淚來。

加之李霞卿身材嬌小,

座位和踏板都要加墊木板,

學習起來就更加困難。

一開始,她的成績很不理想,

憑著超人的毅力,她不斷加練,

在被教官無數次訓斥後,

僅僅4個月,她就獨立完成駕駛,

將大型運輸機從奧克蘭開到芝加哥。

這時,她已對飛機無比熟悉,

可特技飛行訓練還是未被列入課程。

她想回國表演的理想也就無法實現。

為此,她找到了自己的教官葛列格,

希望他能單獨訓練自己,

看到李霞卿堅定的眼神,

葛列格答應了。

1935年5月15日,

李霞卿與葛列格一同登機。

葛列格坐前艙,李霞卿坐後艙。

在約2200英尺高空飛行時,

葛列格示意李霞卿準備橫滾練習。

機頭昂揚而起,往後翻騰,

就在這時,李霞卿的安全帶斷了!

葛列格一看,驚出一身冷汗,

李霞卿半個身體懸在艙外,

試圖抓住機身卻未能成功,

轉眼之間就掉出了座艙。

掉出艙時,李霞卿也嚇得魂飛魄散,

但良好的心理素質立即幫她冷靜下來。

極速下落中,她拼盡全力打開降落傘,

克服了巨大的恐懼落向海面。

幸運的是她沒被降落傘纏住,

最後被海浪沖到岸邊,順利得救。

救援人員來時,她竟沒有一絲驚慌,

雖然被凍得渾身顫抖不止,

被救上來時,她還淡定地說:

“可惜了我的一隻鞋子,

掉出艙的時候就丟了。”

李霞卿被帶回基地後,

新聞媒體蜂擁而至採訪她,

對她的應變能力高度讚揚,

稱她為“大海中的維納斯”。

美國一家飛行俱樂部,

還接納她成為第一名女會員。

正是憑著超凡的勇氣和毅力,

在男性雄霸的炫技天空上,

李霞卿成了一名出色的飛行員。

1935年11月5日,

她以全優成績從波音航空學校畢業,

並順利獲得美國的飛行執照。

她終於可以回到自己的祖國,

實現自己當初的夢想了。

1936年,她回到上海定居,

立即加入上海航空協會。

可就在她躊躇滿志的時刻,

政府卻拒絕為她頒發執照。

因為,她是一名女性。

李霞卿找到相關人員,

告訴他們自己回國的目的:

“我要用我的特技飛行,

喚起國人對航空事業的關注,

你們必須要給我飛行的允許。”

政府思量再三,要求她試飛一次,

很多官員都以為她會達不到標準,

卻被李霞卿用實際行動打臉。

拿到執照後,她四處做飛行表演,

並接受政府聘請,去飛行機構檢查,

幫助全國飛行事業的發展。

為提高大家對航空救國的認識,

她還專門成立了航空飛行社。

1936年10月24日,

上海市民獻機命名儀式隆重舉行。

當著十五萬觀眾的面,

李霞卿展示了自己的飛行特技,

成為中國有史以來第一位,

進行飛行特技表演的女飛行員,

在震天的歡呼聲中,

永遠被載入史冊。

抗日戰爭爆發後,

李霞卿第一時間要求參戰。

她覺得自己接受的是專業訓練,

必須上天殺敵,報效國家。

但因為她是一名女性,

南京空軍將她拒之門外。

航空委員會也發出公告,

嚴禁任何人私自駕駛飛機,

以免妨礙我軍空中作戰。

但這一切都阻擋不了她。

為了向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

李霞卿參加紅十字會,培訓醫護,

建立難民營和孤兒院,

還專門建立電臺,積極宣傳抗戰。

不幸的是,三個月後,上海淪陷,

日本人進入上海前就已將其通緝,

一位同事勸她趕緊離開上海:

“否則你會被暗殺的。”

在港粵兩地間,

運輸了一陣子抗日物資後,

李霞卿仍覺得自己做得不夠。

最後,經過多方聯繫和努力,

她成功地獲得了政府批准,

以救濟代表身份赴海外飛行表演,

以募捐更多資金來支持抗日。

1938年10月,

李霞卿來到美國三藩市,

向社會各界名流發出邀請函。

幸運的是,她得到了美國競速飛行,

最著名的女飛行員賈桂琳的幫助。

賈桂琳見她如此勇敢、有抱負,

迅速呼籲各界來觀看她的表演。

1939年,李霞卿開始偉大的環美飛行,

洛杉磯、紐約、鹽湖城、溫哥華…

她駕駛著橙紅色的“新中國精神號”,

進行了多次飛行表演,

每到一處,就受到熱情接待,

並募集了大批的款項,

揭露了日本的暴行。

就在這時,

米高梅找到了李霞卿,

希望她能和海蒂·拉瑪合演電影,

當時海蒂·拉瑪炙手可熱,

多少人做夢都想跟這位美女搭戲,

但李霞卿卻拒絕了米高梅,

接受了另一部電影《歧路》的邀請,

在裡面本色出演了一位女飛行員。

當媒體問她是否願意留下演電影時,

她給出的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我不是為了演電影而來的,

我是為了我的祖國才來的!”

1939年6月15日,

李霞卿的環美飛行結束,

為中國難民籌集1萬美金、2萬法幣,

所有捐款不經她之手,

直接交給政府。

1940年到1944間,

她又進行了兩次南美飛行,

沿途進行抗日宣傳募捐。

在秘魯,做了長達1小時的表演,

她一次性就募捐到了4萬元,

還得到航空部長贈與的金質徽章。

當美國《遠東》雜誌採訪她問:

“你單獨遠飛是不是太冒險了?”

李霞卿說:“面對侵略,

中國為了圖存,我們正在忍受苦難,

所有中國人,不論在國內還是世界各地,

為了祖國,是很少想到危險的。”

正是因為她的四方奔走,

不顧個人安危做特技表演,

才讓更多人瞭解到中國的苦難,

也激起了更多在外華僑,

回國抗戰的決心。

1998年1月24日,

李霞卿因急性肺炎逝世。

她這一輩子絢爛的生命,

就如同她曾經扮演的角色一樣耀眼,

也如同炫目飛行一樣令人過目不忘。

曾幾何時,她本可以光芒萬丈,

憑藉美貌留下電影史上一個回眸。

但她選擇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業,

不受時代和性別的桎梏,

追逐自己的理想,為國奉獻,

這其中的波折與絢麗,

展現出了女性最美的模樣。

無論是什麼性別,

無論身處哪一個時代,

追逐理想,勇敢做自己,

為自己的國家傾盡所能,

都會像李霞卿一樣,

從天空上投射出耀眼光芒,

持久地照亮大地!

【投稿說明】

投稿請發送至

sdfxj610@sina.com

豐富稿酬等著你哦,歡迎多多來稿!

然而就在事業鼎盛期,

李霞卿卻突然消失了。

對於她突然出國,眾說紛紜,

有人說是旅遊,有人說是深造,

也有人說,因為女兒名聲越來越大,

李應生掛念安危,擔心她被綁架。

最終,李霞卿去了歐洲,

學習西方電影技術,開闊眼界。

她主演的《海角詩人》《西廂記》,

還在法國的二八影院公映,

受到了西方媒體的高度評價。

期間,李霞卿還有幸與卓別林結識,

在他的私人宴會上擔任主持。

這時的李霞卿對西方電影工業,

有了越來越深刻的瞭解。

憑她的名氣、演技和見識,

回國後必將促進電影發展。

可偏偏就在這個時候,

她選擇了飛行。

1933年,巴黎,

一個偶然而機會,

李霞卿看到飛行特技表演。

雖然當時她不在飛機上,

但機身炫目的飛行姿態,

猶如憑空而來的無形閃電,

一擊便將李霞卿的心給擊中了。

飛行呼嘯而起帶來的強烈刺激,

讓李霞卿感到前所未有的震顫。

隨後,她報名參加日內瓦,

科因特林國際機場進行的試飛。

在搖晃的老飛機上體驗一番後,

她的心頭還存有一絲疑慮。

但坐上性能更好的虎蛾雙翼機,

俯瞰到身下的壯麗景象,

體驗到乘風破浪般的刺激和喜悅後,

李霞卿暗暗做了一個決定:

“我要成為一名飛行員,

喚起同胞對航空事業的關注。”

李應生早年喪妻,

從小就把李霞卿當男孩養,

培養她游泳、馬術,鼓勵她自強。

李霞卿跑到瑞士的航空學校報名,

教官一看來的是個中國女孩子,

便問:“你這麼漂亮,該去演電影,

為什麼要來學習飛行呢?”

李霞卿說:“很多人都覺得,

飛行是男人的天下,與女人無緣,

我就是想做女人不大做的事。”

考官不屑道:“中國女人不都是小腳嗎?”

李霞卿不卑不亢:“我來到這裡,

就是要讓全世界知道,

中國女性不但能在地上走,

而且能在天上飛。”

在男性佔據主流的飛行學校裡,

很多人都對她抱以偏見,

她也常常因為飛機少而排不上課。

為了訓練自己,她每天早來晚退,

纏在教官左右求指導,

終於將其打動。

對於翱翔于藍天的感覺,

李霞卿曾在傳記中寫道:

“那是我人生最美妙的時光,

飛行、夢想,感覺是那樣遠離世俗,

那樣的接近天堂。”

1935年,李霞卿拿到瑞士飛行執照,

也是第一個拿到該執照的中國人。

教練們都稱她為“東方蜻蜓”。

但李霞卿並沒有止步於此,

因為她想學的是飛行特技,

想開的是軍用飛機。

隨後,她到美國奧克蘭波音航空學校,

這裡的教官都是一戰時的王牌飛行員,

而且從來沒招收過女學員。

但李霞卿表現出的堅韌和飛行技術,

讓所有教官對她無比欣賞,

最終將她破格錄取。

新學校的魔鬼訓練,

簡直要叫人落下淚來。

加之李霞卿身材嬌小,

座位和踏板都要加墊木板,

學習起來就更加困難。

一開始,她的成績很不理想,

憑著超人的毅力,她不斷加練,

在被教官無數次訓斥後,

僅僅4個月,她就獨立完成駕駛,

將大型運輸機從奧克蘭開到芝加哥。

這時,她已對飛機無比熟悉,

可特技飛行訓練還是未被列入課程。

她想回國表演的理想也就無法實現。

為此,她找到了自己的教官葛列格,

希望他能單獨訓練自己,

看到李霞卿堅定的眼神,

葛列格答應了。

1935年5月15日,

李霞卿與葛列格一同登機。

葛列格坐前艙,李霞卿坐後艙。

在約2200英尺高空飛行時,

葛列格示意李霞卿準備橫滾練習。

機頭昂揚而起,往後翻騰,

就在這時,李霞卿的安全帶斷了!

葛列格一看,驚出一身冷汗,

李霞卿半個身體懸在艙外,

試圖抓住機身卻未能成功,

轉眼之間就掉出了座艙。

掉出艙時,李霞卿也嚇得魂飛魄散,

但良好的心理素質立即幫她冷靜下來。

極速下落中,她拼盡全力打開降落傘,

克服了巨大的恐懼落向海面。

幸運的是她沒被降落傘纏住,

最後被海浪沖到岸邊,順利得救。

救援人員來時,她竟沒有一絲驚慌,

雖然被凍得渾身顫抖不止,

被救上來時,她還淡定地說:

“可惜了我的一隻鞋子,

掉出艙的時候就丟了。”

李霞卿被帶回基地後,

新聞媒體蜂擁而至採訪她,

對她的應變能力高度讚揚,

稱她為“大海中的維納斯”。

美國一家飛行俱樂部,

還接納她成為第一名女會員。

正是憑著超凡的勇氣和毅力,

在男性雄霸的炫技天空上,

李霞卿成了一名出色的飛行員。

1935年11月5日,

她以全優成績從波音航空學校畢業,

並順利獲得美國的飛行執照。

她終於可以回到自己的祖國,

實現自己當初的夢想了。

1936年,她回到上海定居,

立即加入上海航空協會。

可就在她躊躇滿志的時刻,

政府卻拒絕為她頒發執照。

因為,她是一名女性。

李霞卿找到相關人員,

告訴他們自己回國的目的:

“我要用我的特技飛行,

喚起國人對航空事業的關注,

你們必須要給我飛行的允許。”

政府思量再三,要求她試飛一次,

很多官員都以為她會達不到標準,

卻被李霞卿用實際行動打臉。

拿到執照後,她四處做飛行表演,

並接受政府聘請,去飛行機構檢查,

幫助全國飛行事業的發展。

為提高大家對航空救國的認識,

她還專門成立了航空飛行社。

1936年10月24日,

上海市民獻機命名儀式隆重舉行。

當著十五萬觀眾的面,

李霞卿展示了自己的飛行特技,

成為中國有史以來第一位,

進行飛行特技表演的女飛行員,

在震天的歡呼聲中,

永遠被載入史冊。

抗日戰爭爆發後,

李霞卿第一時間要求參戰。

她覺得自己接受的是專業訓練,

必須上天殺敵,報效國家。

但因為她是一名女性,

南京空軍將她拒之門外。

航空委員會也發出公告,

嚴禁任何人私自駕駛飛機,

以免妨礙我軍空中作戰。

但這一切都阻擋不了她。

為了向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

李霞卿參加紅十字會,培訓醫護,

建立難民營和孤兒院,

還專門建立電臺,積極宣傳抗戰。

不幸的是,三個月後,上海淪陷,

日本人進入上海前就已將其通緝,

一位同事勸她趕緊離開上海:

“否則你會被暗殺的。”

在港粵兩地間,

運輸了一陣子抗日物資後,

李霞卿仍覺得自己做得不夠。

最後,經過多方聯繫和努力,

她成功地獲得了政府批准,

以救濟代表身份赴海外飛行表演,

以募捐更多資金來支持抗日。

1938年10月,

李霞卿來到美國三藩市,

向社會各界名流發出邀請函。

幸運的是,她得到了美國競速飛行,

最著名的女飛行員賈桂琳的幫助。

賈桂琳見她如此勇敢、有抱負,

迅速呼籲各界來觀看她的表演。

1939年,李霞卿開始偉大的環美飛行,

洛杉磯、紐約、鹽湖城、溫哥華…

她駕駛著橙紅色的“新中國精神號”,

進行了多次飛行表演,

每到一處,就受到熱情接待,

並募集了大批的款項,

揭露了日本的暴行。

就在這時,

米高梅找到了李霞卿,

希望她能和海蒂·拉瑪合演電影,

當時海蒂·拉瑪炙手可熱,

多少人做夢都想跟這位美女搭戲,

但李霞卿卻拒絕了米高梅,

接受了另一部電影《歧路》的邀請,

在裡面本色出演了一位女飛行員。

當媒體問她是否願意留下演電影時,

她給出的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我不是為了演電影而來的,

我是為了我的祖國才來的!”

1939年6月15日,

李霞卿的環美飛行結束,

為中國難民籌集1萬美金、2萬法幣,

所有捐款不經她之手,

直接交給政府。

1940年到1944間,

她又進行了兩次南美飛行,

沿途進行抗日宣傳募捐。

在秘魯,做了長達1小時的表演,

她一次性就募捐到了4萬元,

還得到航空部長贈與的金質徽章。

當美國《遠東》雜誌採訪她問:

“你單獨遠飛是不是太冒險了?”

李霞卿說:“面對侵略,

中國為了圖存,我們正在忍受苦難,

所有中國人,不論在國內還是世界各地,

為了祖國,是很少想到危險的。”

正是因為她的四方奔走,

不顧個人安危做特技表演,

才讓更多人瞭解到中國的苦難,

也激起了更多在外華僑,

回國抗戰的決心。

1998年1月24日,

李霞卿因急性肺炎逝世。

她這一輩子絢爛的生命,

就如同她曾經扮演的角色一樣耀眼,

也如同炫目飛行一樣令人過目不忘。

曾幾何時,她本可以光芒萬丈,

憑藉美貌留下電影史上一個回眸。

但她選擇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業,

不受時代和性別的桎梏,

追逐自己的理想,為國奉獻,

這其中的波折與絢麗,

展現出了女性最美的模樣。

無論是什麼性別,

無論身處哪一個時代,

追逐理想,勇敢做自己,

為自己的國家傾盡所能,

都會像李霞卿一樣,

從天空上投射出耀眼光芒,

持久地照亮大地!

【投稿說明】

投稿請發送至

sdfxj610@sina.com

豐富稿酬等著你哦,歡迎多多來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