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改變人類未來的五大科技

五大科技將改變我們未來的生活方式。 這五大科技是生物科技、人工智慧、可再生能源、網路接入技術和智慧家電。

1.生物科技

自本世紀初以來, 人類基因測序(確定DNA分子內部核苷酸的確切排序, 這一排序決定了我們是誰)的價格已大幅下跌。 2001年基因測序的價格高達1億美元, 如今僅為1000美元左右。

價格下跌再加上DNA測序所需時間縮短, 帶來了生物技術領域的革命:基因駭客技術, 能夠開啟和關閉基因、操縱生物學讓其為我們所用。

這種新技術的最激進分支是“基因編輯”:利用分子“剪刀”剪切和粘貼我們的DNA編碼的過程, 其用途很多, 包括治癒癌症和愛滋病等疾病。 直到不久前, DNA編碼交換曾是一個困難的過程。 名為Crispr的新的基因剪切與粘貼工具讓這個過程變得意外地簡單。

Crispr用來創造抗病的小麥和大米品種、改變酵母菌以製造生物燃料並治療動物失明。

最終, 它或許可用於消除人類胚胎中的缺陷。

2.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並非科幻小說:它已經嵌入到我們每天使用的產品中。 蘋果(Apple)的Siri助理、亞馬遜(Amazon)的圖書推薦、Facebook的新聞推送以及Spotify的音樂發現清單都是由機器學習演算法驅動的服務的例子。

這門擁有幾十年歷史的科學如今正經歷復興, 因為智慧手機和感測器創造了大量資料, 並且如今我們有了能夠處理這些資料的超級運算能力。 根據科技研究機構Tractica的資料, 人工智慧市場的規模將從2016年的6.437億美元擴大到2025年的368億美元。

據說, 深度學習和神經網路等技術會模仿人腦:它們會識別大量資料集中各種大的模式, 以實現對圖片的歸類、識別聲音和做出決定。

下一步是通用型人工智慧:這種演算法不需要被教授具體技能(例如下棋或一門新的語言),

而是會通過試錯法來習得技能, 就像兒童所做的那樣。 總部位於倫敦的DeepMind(由穀歌(Google)所有)等公司以及其他公司正致力於讓這變為現實。

3.可再生能源

世界各國領導人去年批准了《巴黎氣候協議》(Paris Agreement)。

該協議旨在阻止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時代以前的水準升高2攝氏度以上, 並試圖將升溫幅度控制在1.5攝氏度以下。 兌現這一承諾將需要在未來10年加大可再生能源研究。

在能源領域, 研究人員正試圖建造一個核聚變反應堆, 利用與太陽發光發熱原理相同的過程, 創造出一個清潔能源來源。 一項政府間合作計畫正在法國建造一個190億美元的核聚變反應堆ITER。 其他創新計畫包括:人工光合作用,

在實驗室中製造碳氫化合物為汽車提供動力;高海拔風電廠, 把風箏和熱氣球作為空中風力渦輪。

冰島正在投資發展地熱技術, 通過鑽探開採地下熱能。 30年前, 該國開始利用地熱資源為城鎮供暖。 如今, 整個國家的電力和供暖系統幾乎全部依靠可再生能源, 包括地熱和水電。

4.網路接入技術

WiFi是現代兒童眼中理所當然的家庭標配, 去年9月, 這項技術度過了25歲生日。 隨著更多設備與“物聯網”相連(根據科技公司思科(Cisco)的估計, 到2020年, 聯入物聯網的設備將達到500億台), WiFi的未來取決於降低其在聯網設備上消耗的電量。

位於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of Washington)的學生發明了一種創新技術, 名為“被動WiFi”。 發明人稱, 耗電量僅為以前的萬分之一。

目前速率低於一般的家庭寬頻, 但應用於恒溫器或燈泡等設備效果很好。 WiFi界還計畫開發更高的頻段, 用於覆蓋有限的範圍, 例如家中或車裡。

5.智慧家電

全球近三分之二的人口通過智慧手機連接互聯網, 但智慧手機並非唯一的互聯網接入門戶。 技術分析機構高德納(Gartner)的資料顯示, 2016年, 全球有64億個使用中的聯網設備(不包括個人電腦、手機和筆記型電腦), 較上一年高出30%。 物聯網正是這些聯網設備的集合, 從汽車到印表機、燈泡到恒溫器, 它們不再是“愚笨”、靜止的物體:它們可以學習你的習慣並通過應用遠端控制。

典型的智慧家電是可以自動備貨的冰箱, 能夠自動補充牛奶。 這種創新帶來的方便遠不止是不再需要靠嗅覺來判定食品是否變質。 汽車現在變成了電腦,運行的代碼行數比阿波羅11號(Apollo 11)太空船飛往月球時還要多。隨著這些電腦變得更為智慧,汽車將實現自動駕駛,可能會減少交通事故導致的死亡。智慧感測器還能徹底改造業態,例如,通過監測運輸過程中的商品,幫助公用事業企業衡量能耗以及幫助物流公司遠端追蹤車輛。

汽車現在變成了電腦,運行的代碼行數比阿波羅11號(Apollo 11)太空船飛往月球時還要多。隨著這些電腦變得更為智慧,汽車將實現自動駕駛,可能會減少交通事故導致的死亡。智慧感測器還能徹底改造業態,例如,通過監測運輸過程中的商品,幫助公用事業企業衡量能耗以及幫助物流公司遠端追蹤車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