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我說小白購買家庭影院很容易“盲人摸象”?

影院君的工作就是幫小白用戶梳理知識, 讓他們獲得獨立組建家庭影院的知識和能力。
所以, 我的日常工作就是回答天南海北各種用戶的諮詢問題。 在日積月累的工作中,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事情——小白用戶非常容易陷入到研究產品的坑裡面去, 並且還無法自拔。
好吧, 但凡是使用和玩耍都能滿足的產品, 往往就容易越研究預算越把控不住——單反窮三代, 玩車毀一生。
對於小白來說, 對於音響系統的概念往往不是空白就是模糊, 所以這會帶來很多問題。 而越研究, 看的東西越貴, 越迷糊, 是正常的。


今天我就舉一些例子來進行說明:
案例一:我有5萬元預算購買家庭影院, 15000元一對的某品牌XX型號如何?
問題:如果讓15000元一對的音箱, 能發揮正常水準, 那麼1萬元功放不過份。 同時, 投影系統幹掉2萬, 就只有5000元購買其他數個音箱和低音炮, 這靠譜嗎?

問題:你吃菜喜歡吃鹹吃淡?你聽音喜歡偏冷是偏曖?你看電影多?聽音樂多?
問題:15000元一對的音箱,

你家裡能消耗掉他的能量嗎?又或者這音箱你使用環境, 他的能量夠大嗎?
答案:首先你得建議你購買一款音箱的理由, 而這個理由不是由價格決定的, 是由你的喜好和用途。
案例二:影院君, 哪個投影機品牌最好?
問題:請問哪個汽車品牌最好?賓士更好還是寶馬?

問題:這個最好的汽車品牌, 就是你一定會買的嗎?
問題:如果這個汽車品牌只出跑車, 只裝兩個人, 你全家經常四人出行, 怎麼辦呢?
答案:好品牌有很多, 最好品牌一說本來就不成立。 同時, 應該以你的需求來決定方向, 再去看型號。 而品牌, 並不重要, 因為在某一種需求之下, 各個品牌都會有對應的產品, 這便是市場。
案例三:為什麼我的音箱和功放各自在媒體上評價都很高, 但就是效果不好?
問題:一個沒有駕照的健康人, 也算一個好人, 但這不代表他能開好車。
問題:你有一件非常昂貴得體的西裝, 這是件好衣服。 你還有一兩世界上最頂級的跑鞋,

這是一雙好跑鞋。 你覺得, 你把他們一起穿上, 會很好看嗎?
答案:器材是需要會使用的人, 讓他發揮出正確效果的。 同時, 器材也看搭配。
案例四:我在朋友地下室看了他的投影機和幕布, 效果非常好。 為什麼我買回家在客廳使用, 效果差了很多?
問題:你在高速跑上開了朋友的超跑, 感覺很爽。 但是你認為用這輛車去越野, 感受也會這樣爽嗎?

當年法拉利去西藏事件, 最終報廢好幾輛法拉利和瑪莎拉蒂

答案:地下室都是暗房, 同時房間牆壁不可能純白。 而客廳的遮光和牆面反光, 如果不進行特殊處理(遮光窗簾和特種幕布), 那麼效果是會打折扣的。
這些問題, 其實很簡單, 在影院君每週都會重複遇到這些問題。 但實際上, 他們很好處理。 但我更在意, 他們為什麼會產生呢?
原因在於, 每個小白購買器材都是一次“盲人摸象“”
由於小白不懂家庭影院, 所以在他們眼中, 這些東西就是一個個單獨的產品, 今天看到有人講什麼投影機好, 就去研究這個投影機。 明天聽說世界第一品牌音箱是什麼?那就去研究什麼?
實際上,這樣並不能很好的組建出家庭影院。很容易造成器材發揮不好,或者壓根想買越野車,卻買到一個雙門跑車的這樣的事情。
家庭影院首先是一個系統,其次才是產品。而系統是實現一個整體功能的,而整體功能會受到使用者的口味,使用習慣,以及使用環境這三個條件的影響。
使用口味:
這包括聽音樂的喜好,看電影的喜好,對畫面的大小的畫求。

大多數視聽室是這種暗調

使用習慣:
包括看電影的習慣,聽音樂的習慣,以及使用時對房間明亮度的要求
使用環境:
習慣 在臥室、客廳,還是獨立的視聽室
我們在購買家庭影院時,不妨先看一下以上三種情況,自己分別屬於哪一種。然後再去按這三者的要求,去劃分自己的預算。
而預算的劃分則是內容細分後的比例化工作。什麼意思呢?比如說我們可以先劃出重視視頻還是音訊,然後劃出相應的預算。
比如5萬預算,我認為聲音我聽不出來多大區別,那麼我可以用4萬元買投影機與幕布碟機,其他的用於買音箱。

有人就喜歡這種高調的裝修風格

而同樣5萬預算,我非常在意全方位聲音的包裹感覺,那麼我可能會在音響上投入4萬,投影機分配1萬。
但這樣的音視頻的比例劃分完成之後,再分別去看音視頻元件的比例,這包括了投影機與幕布的投入比例,音箱與功放的投入比例。這樣就能大致劃分出我到底應該買哪個價位的產品。
這個時候,再用相應的價位上去尋找產品,以及諮詢搭配的聽感和觀感意見,明顯更加合理。
歸根揭底,我們不能把購買家庭影院作為買單品去思維,我們要的是一個系統。這個系統的螺絲和螺母,一定要能搭配良好。

明天聽說世界第一品牌音箱是什麼?那就去研究什麼?
實際上,這樣並不能很好的組建出家庭影院。很容易造成器材發揮不好,或者壓根想買越野車,卻買到一個雙門跑車的這樣的事情。
家庭影院首先是一個系統,其次才是產品。而系統是實現一個整體功能的,而整體功能會受到使用者的口味,使用習慣,以及使用環境這三個條件的影響。
使用口味:
這包括聽音樂的喜好,看電影的喜好,對畫面的大小的畫求。

大多數視聽室是這種暗調

使用習慣:
包括看電影的習慣,聽音樂的習慣,以及使用時對房間明亮度的要求
使用環境:
習慣 在臥室、客廳,還是獨立的視聽室
我們在購買家庭影院時,不妨先看一下以上三種情況,自己分別屬於哪一種。然後再去按這三者的要求,去劃分自己的預算。
而預算的劃分則是內容細分後的比例化工作。什麼意思呢?比如說我們可以先劃出重視視頻還是音訊,然後劃出相應的預算。
比如5萬預算,我認為聲音我聽不出來多大區別,那麼我可以用4萬元買投影機與幕布碟機,其他的用於買音箱。

有人就喜歡這種高調的裝修風格

而同樣5萬預算,我非常在意全方位聲音的包裹感覺,那麼我可能會在音響上投入4萬,投影機分配1萬。
但這樣的音視頻的比例劃分完成之後,再分別去看音視頻元件的比例,這包括了投影機與幕布的投入比例,音箱與功放的投入比例。這樣就能大致劃分出我到底應該買哪個價位的產品。
這個時候,再用相應的價位上去尋找產品,以及諮詢搭配的聽感和觀感意見,明顯更加合理。
歸根揭底,我們不能把購買家庭影院作為買單品去思維,我們要的是一個系統。這個系統的螺絲和螺母,一定要能搭配良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