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中哈發展戰略對接 帶來一個值得借鑒的合作模式

應哈薩克總統納紮爾巴耶夫邀請, 國家主席習近平本月7日至10日對哈薩克進行國事訪問, 並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七次會議以及阿斯坦納專項世博會開幕式。 9日, 中哈兩國發佈了聯合聲明, 為中哈未來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發展規劃了路線圖。

這個聲明的內容涉及中哈關係未來發展的方方面面。 其中最值得關注的一個內容是, “一帶一路”建設和哈薩克“光明之路”的對接。 “一帶一路”倡議大家都很熟悉, “光明之路”相對要陌生一點。 這一計畫是哈薩克2014年制定的, 致力於在其國內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保障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穩定。 基礎設施專案主要涉及交通、工業、能源、社會和文化等領域。 哈方準備在2015到2017年期間投資90億美元用於實施“光明之路”計畫。

從地理位置上看, 哈薩克東接中國, 西聯裡海等周邊國家, 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 因此, 這個“光明之路”計畫, 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在理念與目標上都有很多的共通之處。 其實, 從哈薩克國內來說, “光明之路”不僅僅是加強國內基礎設施建設, 還有一種用意, 那就是把哈薩克打造成連接東西方的最大中轉站。 歐洲與中東的貨物, 可以經由陸路來到哈薩克, 隨後進入中國以及其他中亞南亞國家, 而東亞以及東南亞的商品, 則可以通過中國進入哈薩克,

隨後進一步進入裡海周邊等中亞乃至俄羅斯南部地區。

因此, “光明之路”計畫一旦實現, 將給哈薩克的經濟帶來新的生機。 目前哈薩克的經濟產業結構單一, 主要依靠能源與採礦業, 雖然也非常希望發展其他產業, 讓國民經濟更為平衡, 但是找不到發展的契機。 因為它的內陸市場腹地非常有限, 市場需求層次很淺, 所以發展不起來。 但是, 一旦“光明之路”與“一帶一路”進一步對接的話, 那麼, 哈薩克可以輻射的市場寬度與深度, 都將極大的延伸, 無疑會創造新的經濟發展機遇。

當然, 任何事情只有雙贏或多贏, 才可能跨區域跨國家發展。 “一帶一路”與“光明之路”的對接, 對中國來說, 也一樣會帶來新的市場與投資機遇。 中國把周邊都建成財富地帶,

那麼, 中國本身的富裕與發展也會得到更多的滋養。 從這個角度而言, 中哈兩國發展戰略的對接, 何嘗不是一個極有意義的合作與嘗試?它們所帶來的經濟機遇, 將造福周邊國家, 也將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一個可供借鑒的模式。 (雷思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