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Apple Pay 到底能幹嘛?跟協力廠商支付有何不同嗎?

且讓我們看圖說故事, Apple Pay 從推出以來都用與上圖這張圖片類似的情境圖做廣告, 因為Apple Pay 最核心的功能, 就是「刷卡」。 直到今天, 依然有很多人把Apple Pay 與協力廠商支付混為一談,

但事實上兩者之間的差距可不是一丁半點, 而是在整個結帳的流程與結構上就有很大的不同。

在Apple Pay 網頁上, 可以看到目前即將開始合作的銀行只有下圖中的七家, 並不像臺灣知名協力廠商支付「歐付寶」那樣, 你愛用哪張卡就用哪張卡刷, 基本上也不太限制你用的銀行。 這是因為協力廠商支付本身具有收款功能, 店家應收到的帳款實際上是先收進協力廠商支付廠商的帳戶, 而不像刷卡機那樣直接由銀行對收款商家負責。 協力廠商支付廠商比較像是金錢的中轉單位, 他會經手廠商應收的款項, 也會經手消費者支付的金錢, 就像是消費者與廠商之間的「轉帳銀行」一樣, 只是協力廠商支付一般都提供了更多的支付管道,

例如ATM、信用卡、超商條碼等等, 對消費者來說有著較具彈性的支付方法。

但Apple Pay 就不一樣了, 在這個由蘋果推出的支付方法中, 只有提供「信用卡」一種管道, 且在支付的過程中, Apple Pay 完全不經手任何金錢款項, 甚至在交易過程中連信用卡的卡號等資訊都不會傳送,

為的就是能提供比傳統信用卡交易更加安全、有保障的交易管道。

Apple Pay 是怎麼運作的呢?

在使用Apple Pay 之前, 你必須預先將你的信用卡卡號等資訊利用iPhone 存進內建的「Wallet」App 之中, 可以用手動或自動掃瞄兩種方式輸入。

完成輸入之後, iOS 會透過iCloud 鑰匙圈將適用於這組信用卡資料、獨一無二的金鑰傳送到你其他登入iCloud 鑰匙圈的設備中, 包括Apple Watch、MacBook Pro 等等, 方便你未來利用這些裝置付款時使用。

接下來當你需要付款時, 你的裝置會將這組金鑰(不含信用卡資料)傳送到發卡銀行, 待發卡銀行確認資訊並授權之後, 再由商家的刷卡機(或線上商店刷卡服務)完成付款結帳。 在整個過程中除了你用的設備是由蘋果製造之外, 其他整個流程都與蘋果無關, 蘋果也不插手、追蹤、探查你的付款資料, 確保刷卡資訊只在銀行、商家、消費者之間流通以策安全。

從交易流程看起來, Apple Pay 其實跟感應式信用卡沒有兩樣, 那為何還要開發Apple Pay 呢?

這是因為時至今日, 傳統的信用卡磁條交易、刊載於卡面上的明碼資料(卡號、三位數授權碼)等都已經太過老舊且容易被盜用,

不只是在店家交易時交出卡片本身已具有被店員盜錄的風險, 線上上交易輸入卡號、授權碼等也都有被側錄、盜用的可能, 因此研發全新的交易授權管道, 就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根據VISA 公司表示, 他們在投入Apple Pay 等新型態交易所要使用的授權Token 研發上, 就用了超過750 個員工, 費時數年才得以完成, 這還不包括其他銀行商團、蘋果公司等投入人力、物力、資金。 這些努力, 就是為了能取代傳統不安全的交易方式, 利用Token、金鑰、動態密碼等加密方式, 將刷卡資料在交易過程中流出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也大幅避免單次流出資料後被惡意複製、破解、重複利用盜刷的可能。

目前在支付應用上,Apple Pay 提供三種不同的付費管道。

第一種是傳統刷卡機。很多媒體、蘋果達人、3C 達人都宣稱Apple Pay 需要使用特殊讀卡機才能刷卡,因此比所謂的Samsung Pay 還要難以普及。但事實上Apple Pay 在開發之初就已與Visa PayWave、Master PayPass、甚至中國銀聯的雲閃付等合作,因此可以說只要該店家的刷卡機支援「感應靠卡」的非接觸刷卡服務,就能在開放Apple Pay 後直接使用而不需更換刷卡機。事實上現在你只要擁有支援Apple Pay 的信用卡(例如美國發卡銀行提供的卡),就能在輸入信用卡資訊後,在臺灣的信用卡刷卡機上使用Apple Pay。

Apple Pay 使用很簡單,在你初次使用前輸入卡號等資訊後,未來只要你將iPhone/Apple Watch 等裝置解鎖並啟用Wallet App 之後,就能直接靠近支援感應靠卡的刷卡機,利用內建的NFC 通訊傳送金鑰,在按下Touch ID 辨識指紋成功後,就能進行信用卡授權。之後的操作就跟信用卡一樣,只是在開頭的刷卡流程中把信用卡換成iPhone/Apple Watch,並加入「Touch ID 指紋辨識」來提升安全性。

除了實體介面刷卡之外,Apple Pay 也提供了App 內刷卡,以及線上刷卡Apple Pay on Web 兩種。前者是直接在購物App 中加入了Apple Pay 的授權驗證方法,讓你可以利用存在手機中的Apple Pay 資訊進行支付,安全驗證則是倚賴Touch ID 進行。由此也可理解,蘋果加入Touch ID 並不是單純的手機解鎖安全需求,除了以前提過的iCloud 驗證之外,跨足信用卡支付市場(蘋果會向銀行收取Apple Pay 手續費)也是蘋果加入Touch ID的佈局目標之一。

另外,蘋果也為網頁線上商店提供Apple Pay on Web 的服務,只要你在網頁上看到「Apple Pay」的按鈕,就可以直接點擊以透過Apple Pay 付款,而不需再像過去那樣掏出信用卡、慢慢地輸入卡號等資訊,不僅方便,也避免卡片資料外泄的風險。

先前Apple Pay On Web 在付款時必須拿出iPhone 來利用Touch ID 進行驗證,這也同樣是iCloud 的應用之一,先前我在iCloud 的分析文章中就有提過,新版蘋果系統(包括電腦macOS、手持裝置iOS)之間的「接續互通」功能就是為了Apple Pay 等應用所佈局,而你按下電腦上的付款按鈕後,iPhone 上的Apple Pay 就會自動跳出驗證,就是相應的應用模式。

不過現在新版MacBook Pro with Touch Bar 上已經配備了Touch ID 指紋辨識器,因此未來新版蘋果筆電就不再需要透過iPhone 來進行身份驗證。但如果你用的是其他的蘋果電腦,那就還是得利用iPhone 來驗證囉~

目前在支付應用上,Apple Pay 提供三種不同的付費管道。

第一種是傳統刷卡機。很多媒體、蘋果達人、3C 達人都宣稱Apple Pay 需要使用特殊讀卡機才能刷卡,因此比所謂的Samsung Pay 還要難以普及。但事實上Apple Pay 在開發之初就已與Visa PayWave、Master PayPass、甚至中國銀聯的雲閃付等合作,因此可以說只要該店家的刷卡機支援「感應靠卡」的非接觸刷卡服務,就能在開放Apple Pay 後直接使用而不需更換刷卡機。事實上現在你只要擁有支援Apple Pay 的信用卡(例如美國發卡銀行提供的卡),就能在輸入信用卡資訊後,在臺灣的信用卡刷卡機上使用Apple Pay。

Apple Pay 使用很簡單,在你初次使用前輸入卡號等資訊後,未來只要你將iPhone/Apple Watch 等裝置解鎖並啟用Wallet App 之後,就能直接靠近支援感應靠卡的刷卡機,利用內建的NFC 通訊傳送金鑰,在按下Touch ID 辨識指紋成功後,就能進行信用卡授權。之後的操作就跟信用卡一樣,只是在開頭的刷卡流程中把信用卡換成iPhone/Apple Watch,並加入「Touch ID 指紋辨識」來提升安全性。

除了實體介面刷卡之外,Apple Pay 也提供了App 內刷卡,以及線上刷卡Apple Pay on Web 兩種。前者是直接在購物App 中加入了Apple Pay 的授權驗證方法,讓你可以利用存在手機中的Apple Pay 資訊進行支付,安全驗證則是倚賴Touch ID 進行。由此也可理解,蘋果加入Touch ID 並不是單純的手機解鎖安全需求,除了以前提過的iCloud 驗證之外,跨足信用卡支付市場(蘋果會向銀行收取Apple Pay 手續費)也是蘋果加入Touch ID的佈局目標之一。

另外,蘋果也為網頁線上商店提供Apple Pay on Web 的服務,只要你在網頁上看到「Apple Pay」的按鈕,就可以直接點擊以透過Apple Pay 付款,而不需再像過去那樣掏出信用卡、慢慢地輸入卡號等資訊,不僅方便,也避免卡片資料外泄的風險。

先前Apple Pay On Web 在付款時必須拿出iPhone 來利用Touch ID 進行驗證,這也同樣是iCloud 的應用之一,先前我在iCloud 的分析文章中就有提過,新版蘋果系統(包括電腦macOS、手持裝置iOS)之間的「接續互通」功能就是為了Apple Pay 等應用所佈局,而你按下電腦上的付款按鈕後,iPhone 上的Apple Pay 就會自動跳出驗證,就是相應的應用模式。

不過現在新版MacBook Pro with Touch Bar 上已經配備了Touch ID 指紋辨識器,因此未來新版蘋果筆電就不再需要透過iPhone 來進行身份驗證。但如果你用的是其他的蘋果電腦,那就還是得利用iPhone 來驗證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