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被永久封號網紅們背後的血淚史

“別抱怨言論不自由, 言論自由你還只是你!”

前日, 坐擁千萬粉絲的“咪蒙”被禁言了。

昨日, 毒舌電影、全明星探、風行工作室官微等許多知名大號都被封號。

各個平臺被封大號加起來, 已接近百個。

言論真的有那麼不自由嗎?

昨天在網上看到紀念“毒舌電影”等一系列被封殺大號的活動。 他們說言論自由已死, “內容創業”終究只是烏托邦式的幻想。 我不禁要問, 在你們眼中, 內容創業究竟是什麼?

二十世紀30年代, 美國逐漸流行起以《紐約每日新聞》為代表的、以暴力色情文字加大幅圖片方式的小報, 人們稱其為“黃色小報”。

在當時, 這是一種非常新穎的內容方式, 就和今天的新媒體如出一轍, 迅速風靡了整個美國。

十年後, 美國出現了大蕭條, 黃色小報的形式卻愈演愈烈, 越發大膽和沒有下限。 在這種情況下, 公眾開始自發抵制這類報紙。

此時, 黃色小報的先驅《紐約每日新聞》也迅速改變政策, 不再刊登黃色內容, 黃色新聞的浪潮才逐漸平息。

內容創業, 從來就不是毫無底線地迎合大眾的需求, 即使人們能在當下感受到快感, 最後也會因為感覺不到用途而果斷放棄, 這就是現實。

說到言論自由, 我們真的有什麼話是不能說的嗎?

你隨便找個人坐下來, 聽聽公園裡老大爺們吹牛和調侃, 你會重新認識什麼叫“口無遮攔”。

其實我們的言論自由得不能再自由了。 那些禁言, 只是針對有影響力的人。 因為他們擁有眾多關注, 他們的錯誤言行從來就不是自己的事情。

你設想一下, 就拿咪蒙那篇《PiaoChang簡史》為例, 如果真的有哪個不長腦子的看了, 覺得大學生的生活就應該是這樣的, 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這個責任算誰的?

對那些有影響力的人或組織, 進行一定的言論控制, 說到底還是在保護我們, 不讓我們輕易地誤入歧途。 不過我們似乎並沒領情, 還非要認為這有失公平和正義。

雖說新媒體是這幾年才興起的行業, 但說到底, 它仍必須肩負起足以匹配其影響力的責任。

就像電影《蜘蛛俠》裡的那句臺詞——能力越大, 責任越大。

在電視剛剛誕生的年代, 頻道少得可憐, 著名的駱駝牌香煙為了宣傳, 自己建立了一個新聞頻道。 在報導事實新聞的同時, 總是會編造一些駱駝香煙有益健康的假新聞。 隨著頻道逐漸增加, 人們便開始抵制這種具有嚴重宣傳傾向的頻道。

我們都知道, 資本是逐利的, 但作為媒體, 一味地逐利和追求流量, 最後只會讓自己變得唯利是圖罷了。 情懷雖然沒什麼卵用, 但多少還是要有一點的。

言論自由, 其實就像是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的關係。

我根本不相信,有人只會寫非命題作文而不會寫命題作文,也從來不信缺少了負面黃賭毒的內容,內容創業就不存在了。這都只是那些無能者給自己找的託辭和藉口。

與其感慨時代的不公,還不如努力讓自己變成那個被偏心者。自由言論不死,內容創業也一直都在,只是我們自己能力還不夠!

一朵說:總有人在抱怨時代,抱怨公正,抱怨社會。但他們不知道,即使最公平公正的社會,底層依舊會是底層。即使最偏私的社會,懂得自我反省的人,依舊會處在浪潮之巔。

我根本不相信,有人只會寫非命題作文而不會寫命題作文,也從來不信缺少了負面黃賭毒的內容,內容創業就不存在了。這都只是那些無能者給自己找的託辭和藉口。

與其感慨時代的不公,還不如努力讓自己變成那個被偏心者。自由言論不死,內容創業也一直都在,只是我們自己能力還不夠!

一朵說:總有人在抱怨時代,抱怨公正,抱怨社會。但他們不知道,即使最公平公正的社會,底層依舊會是底層。即使最偏私的社會,懂得自我反省的人,依舊會處在浪潮之巔。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