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文本直送科技新聞:20個快打旋風小彩蛋:凱爾和肯其實是親戚、塔爾錫戴的項鍊是小孩骷髏頭

幾乎可以說是2D格鬥遊戲代名詞的《快打旋風》(Street Fighter)系列, 從第一代作品問世到現在, 已經過了30年的時光, 對於許多玩家而言, 它就如同是一個從小長大的好朋友一般,

但其實這款遊戲到現在, 背後有許多很有意思的小內幕和花絮, 下面就為大家好好來介紹一番。

1.美版四大天王名字被替換的原因

大家應該都知道快打旋風2裡面出現的四大天王:拳王拜森、鐵爪美型男巴羅克、泰拳之王沙卡特、最終魔王貝卡。 大家應該已經很熟悉他們四個人的模樣和名字, 不過老玩家一定曾經注意過, 為什麼美版快打旋風2裡面的四大天王名字被改了呢?是程式問題嗎?

其實關鍵在於, 拳王拜森這個角色, 有影射當時美國正紅的重量級拳王麥克‧泰森, 拜森的外型不但跟泰森很像, 就連名字也叫做「M. Bison」, 跟M. Tyson非常相似, 為了擔心該遊戲在海外銷售推廣時, 會因為肖像權的問題而受阻,

於是乾脆來個大搬風, 把除了沙卡特以外的3個人, 名子重新大搬風, 所以才會有拳王叫做Barlog、鐵爪男當Vega、最終魔王貝卡的名字改成了M. Bison。

非日版的快打旋風, 裡面的拳王拜森的名字都會改成巴羅克(Barlog), 但巴羅克其實應該是鐵爪美型男的名字。

這是為了避免與知名的重量級拳王泰森衝突到的緣故。

2.隆在過關場面所說的「Sheng Long」到底指什麼呢?

在《快打旋風2》裡面, 每個角色在打勝對手之後, 都會有一段自己的臺詞, 其中主角隆他在美版裡面的臺詞是這樣的:「You must defeat Sheng Long to stand a chance」, 就字面翻譯來說是:「你得打倒Sheng Long以取得勝機」, 但好奇點來了, 這個Sheng Long究竟是何許人也?遊戲裡面完全沒出現啊?

於是乎, 有許多玩家在傳言, 這個Sheng Long其實是該遊戲的隱藏人物, 有人說是隆的師傅, 也有人說是隆的宿敵。 但其實甚麼都不是, 原文本來的意思是這樣:「昇龍拳を破らぬ限り、おまえに勝ち目はない!!」, 意思大概是說, 若你無法突破昇龍拳, 就毫無勝算!結果日文的昇龍拳, 原本的音應該是「Sho Ryu Ken」, 結果大概是當初翻譯的人沒能搞懂意思吧, 把它翻做Sheng Long這種中文發音式的詞語。

因此造成了誤會。

這句臺詞可是讓當時許多玩家熱烈討論啊~想不到竟然只是個語言上的誤會。

3.取消硬直原本其實是個bug

在2D格鬥遊戲中, 最常被應用的技巧「取消硬直」, 也就是以必殺技取消拳腳招式出招後的僵硬時間, 達到連續技的這個元素,

但其實一開始是Capcom開發小組的程式bug之一, 沒想到卻意外地成為現今2D格鬥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看起來有時候bug也不見得一定要修正才行(笑)。

目前在2D遊戲裡面常用的必殺技取消硬直拳腳的技巧, 其實原本竟然是個程式bug。

4.快打旋風3其實本來不會有龍和肯

《快打旋風3》是一款較為特別的2D格鬥遊戲,推出的當時由於正好是3D格鬥遊戲當道的時候,像是《VR快打》、《鐵拳》等等,2D格鬥遊戲在當時有點式微。該作品的系統也和以往很不同,尤其是導入「Blocking」這個系統的玩法,讓對戰的心理層面更加豐富。而身為全系列老班底的主角人物,隆和肯,原本照理說應該也要出現在遊戲中,但原本Capcom為了給玩家耳目一新的感覺,一開始並不打算把隆和肯放進遊戲裡面,而是以裸上身肌肉男Alex做為新的主角,只是到最後還是將兩位萬年主人公給找回來,因為Alex的主角形象實在很薄弱。

快打旋風3裡面的主角Alex(站立者)。

5.街頭快打與快打旋風是同一個世界觀

大家所熟知的橫向卷軸打鬥遊戲《街頭快打》(Final Fight)最早其實是以快打旋風的續作為企劃而開發的,當時的代稱為「快打旋風』89」,最後雖然是在1989年推出,但是遊戲名稱卻改成了「街頭快打」,也就是Final Fight。2年後,《快打旋風2》就推出了,順帶一提,快打旋風2和街頭快打的製作人班底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相同的,包括有名的岡本吉起、西谷亮、安田朗等人。

兩款遊戲也算是很有合作關係,許多街頭快打的人物也都在快打旋風裡面出現,像是凱、Poison、羅連特、Cody、還有Hugo等等,都是從街頭快打來的。

著名的大型機台電玩《街頭快打》,原本是打算要當做快打旋風的續作而開發的,沒想到卻另外成為一個獨特的系列。

6.在快打旋風2開頭畫面打架的兩個人其實也有人物資料喔!

還記得以前每次玩《快打旋風2》之前,都會看到一白一黑兩人在高樓前面打架的場面嗎?其實他們兩位元也是有各自的人物資料喔!千萬別以為他們只是普通的路人喔!白人名叫史考特、黑人叫做馬克斯,以下是他們的人物檔案:

史考特

身高191公分

體重95公斤

血型B

9月10日出生

美國出身

最喜歡的事物:街頭格鬥

最討厭的事物:毛毛蟲

馬克斯

身高187公分

體重93公斤

血型A

4月1日出生

美國出身

最喜歡的事物:自己、賭博、閃閃發光的東西

最討厭的事物:樸素

7. 泰拳帝王沙卡特與漫畫《空手傻瓜一代》登場的泰拳選手之關聯性

風靡於日本70年代的一部空手道漫畫《空手傻瓜一代》(空手バカ一代)在當時的日本掀起一股空手道旋風,裡面有一位綽號「闇之帝王」叫做雷邦的泰拳高手,他的形象就和快打旋風裡的沙卡特是幾乎相同,身高相當高、光頭、獨眼龍、泰拳帝王等等,都幾乎如出一轍,或許沙卡特的形象就是從這邊所發想而來的吧!

那位闇之帝王雷邦的形象,真的和右下角的沙卡特好相似啊!

8.沙卡特的眼睛是被火引彈的父親所奪去

在快打旋風ZERO系列初次登場的火引彈(Dan),是大家公認的弱角色,他是香港出身的日本人,為了報沙卡特的殺父之仇,總是不停地向他挑戰,他的父親火引強在與沙卡特對戰時,雖然落敗,但卻打瞎了沙卡特的一支眼睛,也因為這樣沙卡特成了獨眼龍。

沙卡特與火引彈的過節,來自於火引彈的父親曾與沙卡特打鬥過且死於他手上。

9.本田的超級頭槌之強大威力秘訣來自於炸雞骨頭?

本田這個角色給人的形象就是一個很典型的日本相撲選手,他身上有很多非常日系的元素,像是喜歡泡湯、臉上像是歌舞伎的臉譜圖案等等。他的代表必殺技「超級頭槌」是一招突進系招式,速度快且距離長,對手被擊中必定倒地。不過其實這招威力強大的原因,其實是本田他在自己的髮髻裡面,藏了一根炸雞的骨頭,然後用它去撞擊對手,不過其實人的頭蓋骨應該是更堅硬才對...

被本田的超級頭槌打到可是很痛的喔!

10.本田舞臺背景的「ほねつぎ」在HD Remix版本卻變成了「はわつざ」的原因

相信大家對於快打旋風2裡面,本田的舞臺很有印象吧!一個大大的澡堂,背景還有燈籠和描繪著富士山的大螢幕,在舞臺深處的鏡子,還有寫著各種文字標語的牌子,其中一塊寫的是「ほねつぎ」,意思是「帶骨」。不過在後來重製推出的《快打旋風2 HD Remix》裡面,這個舞臺的重製版本,居然把「ほねつぎ」變成了「はわつざ」,一個絲毫不知意義的字句,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是因為文化差異啦!該款HD Remix的數位美術人員,來自于加拿大的工作室UDON Entertainment,因為看不懂日文,所以把字給畫錯了,真是天大的誤會啊!

注意紅色框框處,原本應該要打ほねつぎ卻變成了はわつざ,一切都是文化差異所造成的。

11.快打旋風2的春麗配音員是誰呢?

當初快打旋風2一出來,許多玩家就對春麗的聲音倍感興趣,畢竟是第一次格鬥遊戲有女性角色的關係吧,而且春麗的叫聲也都讓人很有印象,不管是使出百裂腳時候的「呀呀呀~」 ,或是打贏之後的「はははっ、やったー!」(哈哈哈、太好啦!),至今都是相當經典的配音,那麼很多人就會想知道了,到底當初是誰負責春麗的配音呢?其實這個女性的聲音,是來自於遊戲內某位元點陣圖畫家,本田就是由她負責擔綱的,這麼說來...或許把遊戲再全破一次,仔細看工作人員名單也許就會知曉了。

春麗的聲音一直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12.沃克‧戈巴斯基是誰呀?

大家所熟知的桑吉爾夫,是一名來自俄羅斯的摔角手,不過在開發這個角色的時候,其實有娶過很多各式各樣的名字,其中一個叫做「沃克‧戈巴斯基」,這是從俄羅斯這個角度去發想,然後容易聯想到的名字,不過最後還是改叫桑吉爾夫。

我叫桑吉爾夫啦!甚麼沃克‧戈巴斯基的人我不認識啦!

13.桑吉爾夫其實蠻有學問的?

如果認為一身橫肉的桑吉爾夫,是個只會用蠻力的阿呆,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他不但是個愛國人士,而且還是和俄羅斯總統同一間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喔!他不但會引用托爾斯泰的文學作品裡面的字句當做個人臺詞,在《特異功能組vs快打旋風》(X-Men vs. Street Fighter)遊戲裡面,打贏對手之後還會向對手推薦自己在看的書,真是黑矸仔裝醬油。

還真是看不出來,原來桑吉爾夫居然是這麼愛看書的人呢!

14.凱爾和肯其實是親戚

這個設定一般大家比較不會提起,但其實是真的,凱爾的老婆叫做尤莉亞,而且和凱爾有一個女兒,肯的女朋友叫做伊萊莎,在快打旋風2的最後和肯結婚了,但伊萊莎其實是尤莉亞的妹妹(維琪百科裡面就有提到),所以凱爾和肯是有親戚關係的。搞不好肯知道自己女朋友姐姐的老公是掃把頭軍人之後,就不會想娶了也說不定(笑)

凱爾大哥對不起!我錯了!不要對我用德式後腰橋背摔!

15.隆的頭帶

隆的形象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全身白色的道服,搭配紅色的頭帶,不過其實一開始隆的頭帶是白色的,那為什麼後來變成紅的呢?這當然跟他的好兄弟肯有關連囉!在快打旋風ZERO的結局裡面,隆擔心自己會受到殺意波動的影響,變得六親不認墮入魔道,此時肯從自己身上,扯下一條紅色的帶子送給隆,告訴他,那你就看著這條紅色帶子,它會讓你記起該做的事。自此之後登場的隆,就總是戴著這條紅色頭帶,也代表兩人非常堅定的友情。

隆的紅色頭帶其實是來自於肯的緞帶,隆之所以帶著它是為了守護自己的信念不被殺意波動影響。

16.隆的名字由來

隆和肯是快打旋風系列所大家熟知的主角,不過他們兩人一開始在初代的快打旋風裡面名字道不是這樣的,肯的名字其實叫做Masters,而隆的名字則是沒人知道,根據Capcom的資料,其實當時的隆不但沒名字,而且也沒公開過。順帶一提,真人版的快打旋風,裡面的隆叫做「隆‧荷西」。

話說回來,的確似乎沒有聽過初代的快打旋風有提過這位會發氣功的年輕人叫啥...

17.塔爾錫脖子上的骷髏裝飾

使用瑜珈當做主要格鬥技巧的印度戰士塔爾錫,你知道他掛在脖子上的骷髏裝飾是怎麼來的嗎?原來那些骷髏是來自於因為貧困而死的小孩們,但是為什麼要掛這種東西在身上呢...

18.超級快打旋風2的迪傑是由外國人設計的

基本上快打旋風裡面登場的角色,幾乎都是由日本的開發人員所設計的,不過在《超級快打旋風2》裡面初次登場的迪傑(Dee Jay),他是由美國的設計師James Goddard所擔綱,他打造出這位牙買加的超級拳手,而且還是個音樂家,打贏後會高興地跳起舞,整體給人的感覺相當有活力。

出身牙買加的音樂家拳手迪傑Dee Jay。

19.偉大開發者們所遺留的「奇妙美術解剖圖」

大家是否可曾想過,Capcom當初在開發快打旋風時候,是如何將這些角色們的肌肉線條表現地如此淋漓盡致呢?在Capcom的官方網站,有一個專欄叫做「Shadoru格鬥家研究所」,裡面有一份「奇妙美術解剖圖」(連結:Capcom),裡面記載的都是各種筋肉角度和部位的呈現方法,讓大家明白它們是如何用點陣圖去表現肌肉線條的粗壯和動作。

這就是奇妙的人體解剖美術圖解。

20.某個以快打旋風為主題,叫做拳聖土龍的打地鼠遊戲機

看到這台機器,應該就可以知道這遊戲的玩法了,只不過從機器裡面冒出來的不是地鼠,而是魔王將軍貝卡,一邊敲貝卡投的同時,螢幕中間表示出的畫面卻是龍和春麗的對戰場合。這個地鼠機也可以2人同時對戰。

非常特別的打地鼠機。

# StreetFighter# capcom# 快打旋風

《快打旋風3》是一款較為特別的2D格鬥遊戲,推出的當時由於正好是3D格鬥遊戲當道的時候,像是《VR快打》、《鐵拳》等等,2D格鬥遊戲在當時有點式微。該作品的系統也和以往很不同,尤其是導入「Blocking」這個系統的玩法,讓對戰的心理層面更加豐富。而身為全系列老班底的主角人物,隆和肯,原本照理說應該也要出現在遊戲中,但原本Capcom為了給玩家耳目一新的感覺,一開始並不打算把隆和肯放進遊戲裡面,而是以裸上身肌肉男Alex做為新的主角,只是到最後還是將兩位萬年主人公給找回來,因為Alex的主角形象實在很薄弱。

快打旋風3裡面的主角Alex(站立者)。

5.街頭快打與快打旋風是同一個世界觀

大家所熟知的橫向卷軸打鬥遊戲《街頭快打》(Final Fight)最早其實是以快打旋風的續作為企劃而開發的,當時的代稱為「快打旋風』89」,最後雖然是在1989年推出,但是遊戲名稱卻改成了「街頭快打」,也就是Final Fight。2年後,《快打旋風2》就推出了,順帶一提,快打旋風2和街頭快打的製作人班底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相同的,包括有名的岡本吉起、西谷亮、安田朗等人。

兩款遊戲也算是很有合作關係,許多街頭快打的人物也都在快打旋風裡面出現,像是凱、Poison、羅連特、Cody、還有Hugo等等,都是從街頭快打來的。

著名的大型機台電玩《街頭快打》,原本是打算要當做快打旋風的續作而開發的,沒想到卻另外成為一個獨特的系列。

6.在快打旋風2開頭畫面打架的兩個人其實也有人物資料喔!

還記得以前每次玩《快打旋風2》之前,都會看到一白一黑兩人在高樓前面打架的場面嗎?其實他們兩位元也是有各自的人物資料喔!千萬別以為他們只是普通的路人喔!白人名叫史考特、黑人叫做馬克斯,以下是他們的人物檔案:

史考特

身高191公分

體重95公斤

血型B

9月10日出生

美國出身

最喜歡的事物:街頭格鬥

最討厭的事物:毛毛蟲

馬克斯

身高187公分

體重93公斤

血型A

4月1日出生

美國出身

最喜歡的事物:自己、賭博、閃閃發光的東西

最討厭的事物:樸素

7. 泰拳帝王沙卡特與漫畫《空手傻瓜一代》登場的泰拳選手之關聯性

風靡於日本70年代的一部空手道漫畫《空手傻瓜一代》(空手バカ一代)在當時的日本掀起一股空手道旋風,裡面有一位綽號「闇之帝王」叫做雷邦的泰拳高手,他的形象就和快打旋風裡的沙卡特是幾乎相同,身高相當高、光頭、獨眼龍、泰拳帝王等等,都幾乎如出一轍,或許沙卡特的形象就是從這邊所發想而來的吧!

那位闇之帝王雷邦的形象,真的和右下角的沙卡特好相似啊!

8.沙卡特的眼睛是被火引彈的父親所奪去

在快打旋風ZERO系列初次登場的火引彈(Dan),是大家公認的弱角色,他是香港出身的日本人,為了報沙卡特的殺父之仇,總是不停地向他挑戰,他的父親火引強在與沙卡特對戰時,雖然落敗,但卻打瞎了沙卡特的一支眼睛,也因為這樣沙卡特成了獨眼龍。

沙卡特與火引彈的過節,來自於火引彈的父親曾與沙卡特打鬥過且死於他手上。

9.本田的超級頭槌之強大威力秘訣來自於炸雞骨頭?

本田這個角色給人的形象就是一個很典型的日本相撲選手,他身上有很多非常日系的元素,像是喜歡泡湯、臉上像是歌舞伎的臉譜圖案等等。他的代表必殺技「超級頭槌」是一招突進系招式,速度快且距離長,對手被擊中必定倒地。不過其實這招威力強大的原因,其實是本田他在自己的髮髻裡面,藏了一根炸雞的骨頭,然後用它去撞擊對手,不過其實人的頭蓋骨應該是更堅硬才對...

被本田的超級頭槌打到可是很痛的喔!

10.本田舞臺背景的「ほねつぎ」在HD Remix版本卻變成了「はわつざ」的原因

相信大家對於快打旋風2裡面,本田的舞臺很有印象吧!一個大大的澡堂,背景還有燈籠和描繪著富士山的大螢幕,在舞臺深處的鏡子,還有寫著各種文字標語的牌子,其中一塊寫的是「ほねつぎ」,意思是「帶骨」。不過在後來重製推出的《快打旋風2 HD Remix》裡面,這個舞臺的重製版本,居然把「ほねつぎ」變成了「はわつざ」,一個絲毫不知意義的字句,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是因為文化差異啦!該款HD Remix的數位美術人員,來自于加拿大的工作室UDON Entertainment,因為看不懂日文,所以把字給畫錯了,真是天大的誤會啊!

注意紅色框框處,原本應該要打ほねつぎ卻變成了はわつざ,一切都是文化差異所造成的。

11.快打旋風2的春麗配音員是誰呢?

當初快打旋風2一出來,許多玩家就對春麗的聲音倍感興趣,畢竟是第一次格鬥遊戲有女性角色的關係吧,而且春麗的叫聲也都讓人很有印象,不管是使出百裂腳時候的「呀呀呀~」 ,或是打贏之後的「はははっ、やったー!」(哈哈哈、太好啦!),至今都是相當經典的配音,那麼很多人就會想知道了,到底當初是誰負責春麗的配音呢?其實這個女性的聲音,是來自於遊戲內某位元點陣圖畫家,本田就是由她負責擔綱的,這麼說來...或許把遊戲再全破一次,仔細看工作人員名單也許就會知曉了。

春麗的聲音一直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12.沃克‧戈巴斯基是誰呀?

大家所熟知的桑吉爾夫,是一名來自俄羅斯的摔角手,不過在開發這個角色的時候,其實有娶過很多各式各樣的名字,其中一個叫做「沃克‧戈巴斯基」,這是從俄羅斯這個角度去發想,然後容易聯想到的名字,不過最後還是改叫桑吉爾夫。

我叫桑吉爾夫啦!甚麼沃克‧戈巴斯基的人我不認識啦!

13.桑吉爾夫其實蠻有學問的?

如果認為一身橫肉的桑吉爾夫,是個只會用蠻力的阿呆,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他不但是個愛國人士,而且還是和俄羅斯總統同一間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喔!他不但會引用托爾斯泰的文學作品裡面的字句當做個人臺詞,在《特異功能組vs快打旋風》(X-Men vs. Street Fighter)遊戲裡面,打贏對手之後還會向對手推薦自己在看的書,真是黑矸仔裝醬油。

還真是看不出來,原來桑吉爾夫居然是這麼愛看書的人呢!

14.凱爾和肯其實是親戚

這個設定一般大家比較不會提起,但其實是真的,凱爾的老婆叫做尤莉亞,而且和凱爾有一個女兒,肯的女朋友叫做伊萊莎,在快打旋風2的最後和肯結婚了,但伊萊莎其實是尤莉亞的妹妹(維琪百科裡面就有提到),所以凱爾和肯是有親戚關係的。搞不好肯知道自己女朋友姐姐的老公是掃把頭軍人之後,就不會想娶了也說不定(笑)

凱爾大哥對不起!我錯了!不要對我用德式後腰橋背摔!

15.隆的頭帶

隆的形象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全身白色的道服,搭配紅色的頭帶,不過其實一開始隆的頭帶是白色的,那為什麼後來變成紅的呢?這當然跟他的好兄弟肯有關連囉!在快打旋風ZERO的結局裡面,隆擔心自己會受到殺意波動的影響,變得六親不認墮入魔道,此時肯從自己身上,扯下一條紅色的帶子送給隆,告訴他,那你就看著這條紅色帶子,它會讓你記起該做的事。自此之後登場的隆,就總是戴著這條紅色頭帶,也代表兩人非常堅定的友情。

隆的紅色頭帶其實是來自於肯的緞帶,隆之所以帶著它是為了守護自己的信念不被殺意波動影響。

16.隆的名字由來

隆和肯是快打旋風系列所大家熟知的主角,不過他們兩人一開始在初代的快打旋風裡面名字道不是這樣的,肯的名字其實叫做Masters,而隆的名字則是沒人知道,根據Capcom的資料,其實當時的隆不但沒名字,而且也沒公開過。順帶一提,真人版的快打旋風,裡面的隆叫做「隆‧荷西」。

話說回來,的確似乎沒有聽過初代的快打旋風有提過這位會發氣功的年輕人叫啥...

17.塔爾錫脖子上的骷髏裝飾

使用瑜珈當做主要格鬥技巧的印度戰士塔爾錫,你知道他掛在脖子上的骷髏裝飾是怎麼來的嗎?原來那些骷髏是來自於因為貧困而死的小孩們,但是為什麼要掛這種東西在身上呢...

18.超級快打旋風2的迪傑是由外國人設計的

基本上快打旋風裡面登場的角色,幾乎都是由日本的開發人員所設計的,不過在《超級快打旋風2》裡面初次登場的迪傑(Dee Jay),他是由美國的設計師James Goddard所擔綱,他打造出這位牙買加的超級拳手,而且還是個音樂家,打贏後會高興地跳起舞,整體給人的感覺相當有活力。

出身牙買加的音樂家拳手迪傑Dee Jay。

19.偉大開發者們所遺留的「奇妙美術解剖圖」

大家是否可曾想過,Capcom當初在開發快打旋風時候,是如何將這些角色們的肌肉線條表現地如此淋漓盡致呢?在Capcom的官方網站,有一個專欄叫做「Shadoru格鬥家研究所」,裡面有一份「奇妙美術解剖圖」(連結:Capcom),裡面記載的都是各種筋肉角度和部位的呈現方法,讓大家明白它們是如何用點陣圖去表現肌肉線條的粗壯和動作。

這就是奇妙的人體解剖美術圖解。

20.某個以快打旋風為主題,叫做拳聖土龍的打地鼠遊戲機

看到這台機器,應該就可以知道這遊戲的玩法了,只不過從機器裡面冒出來的不是地鼠,而是魔王將軍貝卡,一邊敲貝卡投的同時,螢幕中間表示出的畫面卻是龍和春麗的對戰場合。這個地鼠機也可以2人同時對戰。

非常特別的打地鼠機。

# StreetFighter# capcom# 快打旋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