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2050年將有1000萬人因抗生素耐藥死亡,我們不能無所作為!

6月8日下午, 由上海市微生物學會微生物耐藥防控專委會籌辦的“上海市微生物學會微生物耐藥防控專委會成立會議暨微生物感染診斷技術研討會”在瑞金醫院舉行。

圖文丨陳年老劉

來源丨醫學界消化頻道

抗生素被譽為“20世紀醫藥領域最偉大的成就之一”。

1928年結束休假返回倫敦聖瑪麗醫院工作後, 微生物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意外發現黴菌的一種分泌物能夠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長, 亞歷山大•弗萊明把這種分泌物稱為“盤尼西林”, 也正是這種分泌物在後來的二戰中拯救了無數士兵的生命。

隨著抗生素的發現, 人們天真的認為, 未來感染疾病的治療將輕而易舉, 現實卻給了人類狠狠的一巴掌。

越來越多種類的抗生素被發現和使用, 感染性疾病卻並沒有如人類想的那樣輕易被打敗。 致病菌超強的進化能力遠遠超出了人類的想像,

耐藥菌、多重耐藥菌、超級細菌不斷的衝擊抗生素所鑄就的防線, “後抗生素時代”來了。

全球抗菌藥物使用狀況

瑞金醫院臨床微生物科、醫院感染預防管理科主任倪語星教授介紹, 近十年來全球抗生素的使用量增長了36%, 2013年中國抗生素一年使用16.2萬噸, 占到全世界使用量的一半, 其中52%應用於畜牧業, 48%應用於臨床。 全世界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藥物比例約30%, 中國尤其高, 占到80%~90%。

伴隨而來的是細菌的耐藥性快速流行, 金黃色葡萄球菌對甲氧西林、腸球菌對萬古黴素、銅綠假單胞菌對亞胺培南、不動桿菌對亞胺培南、念珠菌對伏立康唑……同時, 由於新藥研發難度的增加, 研發成本提高, 廉價藥難以盈利等原因, 新藥研發逐年減少、枯竭。

抗菌藥物耐藥的後果有多嚴重?

中國是世界上抗生素濫用最嚴重的國家。 在中國, 細菌整體的耐藥率要遠遠高於歐美國家, 大約在45%左右。 中國每年有超過8萬人因耐藥性死亡。 英國Jim O’Neill發表的《全球抗菌藥物耐藥回顧》估計, 如果目前的情況得不到改善, 到2050年全球每年將有1000萬人因此死亡,

損失GDP100萬億美元, 中國每年將有100萬人因此死亡, 損失GDP20萬億美元。

細菌還在不斷的進化, 如果耐多粘菌素細菌和同能抵抗其他抗生素的細菌一旦結合起來, 演變出能夠對抗所有抗生素的“超級細菌”, 那攻破抗生素的最後一道防線或許只是時間問題了。

應對抗生素耐藥, 我們不能無所作為!

倪語星教授說, 微生物中超級耐藥菌的不斷進化和流行播散使得耐藥菌的監測和防控迫在眉睫。 微生物耐藥防控需要對重要微生物進行監控、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大資料分析, 搞清感染源頭、耐藥成因及機制, 最終形成行之有效的綜合控制措施以遏制耐藥菌株的進一步流行和大範圍播散, 這需要頂層設計, 涉及多個部門、多個學科。

抗生素耐藥是一個需要多方解決的複雜問題,要遏制抗菌藥物在人及畜牧業上的不當使用;要激勵研發新型抗菌藥物、診斷檢測方法及疫苗;要進行監管,以確定不斷變化的需求並對干預措施進行評價,這些都需要良好的協調及多部門多學科協同謀劃,共同應對。

上海市微生物學會微生物耐藥防控專委會以遏制微生物耐藥為共同目標,下一步計畫通過積極宣傳遏制微生物耐藥、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理念,普及科學知識,舉辦關於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的系列宣傳活動,提高各專業人員和民眾合理用藥的自覺性。並加大與各領域、跨學科專家在新型抗菌藥物研發、微生物快速、精准檢測技術開發、感染性疾病防控、細菌耐藥性監測、細菌耐藥機制研究等多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同時努力辦好每年一次的“上海微生物耐藥防控國際論壇”以及“eMIC”細菌耐藥監測掌上移動平臺。

抗生素耐藥是一個需要多方解決的複雜問題,要遏制抗菌藥物在人及畜牧業上的不當使用;要激勵研發新型抗菌藥物、診斷檢測方法及疫苗;要進行監管,以確定不斷變化的需求並對干預措施進行評價,這些都需要良好的協調及多部門多學科協同謀劃,共同應對。

上海市微生物學會微生物耐藥防控專委會以遏制微生物耐藥為共同目標,下一步計畫通過積極宣傳遏制微生物耐藥、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理念,普及科學知識,舉辦關於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的系列宣傳活動,提高各專業人員和民眾合理用藥的自覺性。並加大與各領域、跨學科專家在新型抗菌藥物研發、微生物快速、精准檢測技術開發、感染性疾病防控、細菌耐藥性監測、細菌耐藥機制研究等多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同時努力辦好每年一次的“上海微生物耐藥防控國際論壇”以及“eMIC”細菌耐藥監測掌上移動平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