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雲豹”加155火炮,台軍新寵?

人民網5月17日報導, 台軍在今年舉行了“漢光33號”實兵演習, 意圖“以武拒統”。 演習結束後, 台軍進行“戰後檢討會”, 提出“瀕海防禦”, 並著手開始了一系列相關裝備研發。

據台媒報導, 臺灣“國防部”已經向“立法院”提出報告, 準備以臺灣批量生產的“雲豹”裝甲車底盤為基礎, 研製一款全新的輪式自行火炮。 而更加令人驚訝的是, 這款武器所選用的火炮, 竟是一種從1942年就開始生產的“古董武器”。

台軍裝備的美制M114型155毫米榴彈炮, 該炮於1942年研發, 在台軍中的服役期已超過60年

從作戰需求角度來說, 臺灣軍隊的確需要一款大口徑的自行火炮。 目前台軍的自行火炮裝備包括225輛M109和75輛M110自行火炮。 其中203毫米的M110A2自行火炮主要裝備台軍軍團直屬的炮兵指揮部, 而M109主要裝備台軍裝甲旅, 台軍的機械化步兵旅和步兵旅炮兵營裝備的依然還是M114/T-65型155毫米牽引榴彈炮。

台軍“自研”155毫米榴彈炮的開端, XT-69型39倍155毫米榴彈炮, 現已下馬(圖片來自台軍網站)

M114的老邁與不堪, 台軍心知肚明。 1980年, 台軍202廠派遣參觀團赴南非參觀先進的45倍155毫米G-5榴彈炮, 以目視記憶等方式偷偷抄襲了G-5的設計, 並加以逆向仿製, 定名為XT-69型155毫米榴彈炮。 由於臺灣當時完全無法生產5米以上的炮管鋼,

202廠只能把2根炮管焊成7米並加以修改。 如此“湊合”而成的XT-69的最大射程僅為25公里, 不及原版。

1981年臺北閱兵式上的“自產”榴彈炮, 由於只抄了外形沒能獲得身管材料和彈藥原料, XT-69的性能始終不如人意(圖片來自台軍網站)

儘管如此,

XT-69也比T-65強多了。 1981年, 台軍為了趕上“民國70周年閱兵”, 將XT-69裝在美制M108型105毫米自行榴彈炮底盤上, 匆匆趕制出了台軍第一款“自研”自行榴彈炮。 事後, 還惹來了南非方面的抗議。 由於不瞭解材料配方, 臺灣又無法生產高倍徑炮管, XT-69最終下馬。

如果說XT-69還有“自研”的成分,

那台軍202廠在2007年推出的155毫米“卡車炮”就是純粹的樣子貨了。 該炮的炮管是整體進口的(圖片來自台軍網站)

除了炮的問題, 車的問題也不小。 眾所周知, “雲豹”裝甲車的結構強度不足, 想要安裝155毫米榴彈炮已非常勉強了, 更不可能像解放軍炮兵的PLL09型122毫米榴彈炮一樣使用帶裝甲的防護炮塔。 更尷尬的是, 解放軍的122毫米榴彈炮射程達15.6公里, 已經超過了台軍預備上車的M114。

按照台媒的說法,儘管M114在上車前只能打14公里,但上車之後,就能打30公里了,實在令人費解(圖為三立電視臺截圖)

三立新聞等台媒表示,“輪甲炮車”的射程可達30公里,因此其“改裝難度非常大”。一般來說,一款榴彈炮在發射普通榴彈時的射程如果達到了30公里這個級別,那麼這門火炮的身管不會低於45倍徑。即使是發射底排彈或火箭增程彈,這門火炮的身管也不會低於39倍徑。而自XT-69專案下馬後,臺灣至今沒有生產39及以上倍徑炮管的能力。

台軍自研高性能155毫米榴彈炮的夢想,永遠停留在了1980年代

按照台媒的說法,儘管M114在上車前只能打14公里,但上車之後,就能打30公里了,實在令人費解(圖為三立電視臺截圖)

三立新聞等台媒表示,“輪甲炮車”的射程可達30公里,因此其“改裝難度非常大”。一般來說,一款榴彈炮在發射普通榴彈時的射程如果達到了30公里這個級別,那麼這門火炮的身管不會低於45倍徑。即使是發射底排彈或火箭增程彈,這門火炮的身管也不會低於39倍徑。而自XT-69專案下馬後,臺灣至今沒有生產39及以上倍徑炮管的能力。

台軍自研高性能155毫米榴彈炮的夢想,永遠停留在了1980年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