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食管炎=反酸?別先入為主

作者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廣州市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 鄧祺

來源丨醫學界消化頻道

食管炎是一種上消化道最常見的一種疾病。 對於食管炎, 許多醫生, 包括消化科的醫生, 第一反應就是只考慮反酸引起的反流性食管炎, 這就是典型的慣性思維, 往往也是漏診或誤診的開始。

的確, 胃食管反流病所導致的主要結果是食管炎。 然而, 當遇到沒有明顯反酸且有不能解釋的上消化道症狀的病人時, 就更應該考慮該症狀是否由感染性疾病、系統性疾病或者是化學性刺激等因素引起。

比如嗜酸性食管炎(EoE),

是一種食管壁全層以嗜酸性粒細胞浸潤為特徵的慢性炎症。 臨床表現主要為上腹痛、反酸和燒心, 部分患者伴有吞咽困難、食管狹窄、食物嵌頓、胸骨後疼痛等不適。 最新流行病學資料估計其發病率約為(0.9~1.3)/萬, 儘管其發病率並不高, 但有前瞻性研究表明, 90%以上的EoE患者內鏡下可以發現異常。 [1]

(圖1)嗜酸性食管炎

另外, 儘管發生在食管的克羅恩病[2]並不十分常見, 但在診斷炎症性腸病所導致的上消化道損傷症狀的時候, 這種情況也應該考慮在內。 其臨床表現, 根據管壁的受累情況, 從輕微的消化不良到嚴重的梗阻均可發生。

(圖2)食管克羅恩病

免疫系統受損(不管是因為免疫系統性疾病所導致抑或是免疫抑制治療)的病人患感染性食管炎[3]也有多種形式, 包括真菌性、病毒性和細菌性。 其中單皰病毒是食管損傷的主要生物學因素;男性比女性多見。 該病變主要發生在食管的下三分之一。 臨床表現為:吞咽痛、吞咽困難、胸骨後疼痛, 部分患者會伴有發熱、全身酸痛、咽喉痛等上感症狀。 另一種常導致感染性食管炎的生物學因素是念珠菌。

(圖3)念珠菌性食管炎

藥源性食管炎[4]一直以來都不受重視, 實際上許多藥物都會對食管壁有潛在的不良影響, 包括藥物對粘膜的直接毒性作用和其產生的具有腐蝕性的酸性或鹼性物質。 這類藥物主要是口服抗生素, 包括:多西環素、阿莫西林、環丙沙星、甲硝唑、利福昔明等常用抗生素。 許多醫生對此認識不足, 導致病人長期服用該類藥物, 加重病情或使病情複雜化。

(圖4)藥源性食管炎

部分腫瘤患者, 食管黏膜造成損傷可以由放療和化療所引起, 包括:放線菌素D、博來黴素、阿糖胞苷、甲氨蝶呤等。 由化療藥所引起的食管炎通常是嚴重的口咽黏膜炎進一步發展的結果。 胸部放療可能會導致食管粘膜的明顯損傷, 其機制包括射線的直接作用和對射線敏感的輔助化療藥經射線輻射作用後形成的產物對食管粘膜有毒性作用, 如多柔比星和博來黴素。此類食管炎的臨床特徵:血管、食管平滑肌及腸系膜神經叢的進行性纖維化和變性。[3]

對於攝入腐蝕劑引起的(常為鹼性液體)食管炎[5],食管粘膜常在數秒之內被破壞並進展為液化性壞死。吞服腐蝕劑後患者即感口腔、咽喉及胸骨後有燒灼感或劇痛,常伴有噁心、嘔吐、吞咽困難及吞咽痛,嚴重病例可出現高熱、嘔血、休克等。當腐蝕性物質引起喉頭水腫時,可出現呼吸困難。食管穿孔時常有胸骨後劇痛,縱隔積氣、積液和炎症表現。

食管炎的診斷流程圖[2]:

(點擊查看大圖)

總結:

吞咽困難是嗜酸性食管炎的主要症狀,而感染、腐蝕性物質和藥物所導致的損傷通常是引起胸痛和吞咽痛。

綜上所述,當患者出現上消化道損傷症狀且診斷胃食管反流病並不是非常有把握的時候,我們應該認真詢問病人的病史來考慮其他非胃反流疾病的可能性。

References:

[1].李燕妮, 曹曉滄與王邦茂, 嗜酸性食管炎的最新研究進展. 中華消化內鏡雜誌, 2015. 32(12): 第860-863頁.

[2].Grossi, L., A.F. Ciccaglione and L. Marzio, Esophagitis and its causes: Who is "guilty" when acid is found "not guilty"?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7. 23(17): p. 3011-3016.

[3].王軍民, 感染性食管炎的診治進展. 中國全科醫學, 2006(23): 第1933-1934頁.

[4].崔書華, 藥源性食管黏膜損傷的原因分析及預防. 中華護理雜誌, 2006(10): 第942-943頁.

[5].葉惠鳳, 腐蝕性食管炎. 中級醫刊, 1996(06): 第5-6頁.

如多柔比星和博來黴素。此類食管炎的臨床特徵:血管、食管平滑肌及腸系膜神經叢的進行性纖維化和變性。[3]

對於攝入腐蝕劑引起的(常為鹼性液體)食管炎[5],食管粘膜常在數秒之內被破壞並進展為液化性壞死。吞服腐蝕劑後患者即感口腔、咽喉及胸骨後有燒灼感或劇痛,常伴有噁心、嘔吐、吞咽困難及吞咽痛,嚴重病例可出現高熱、嘔血、休克等。當腐蝕性物質引起喉頭水腫時,可出現呼吸困難。食管穿孔時常有胸骨後劇痛,縱隔積氣、積液和炎症表現。

食管炎的診斷流程圖[2]:

(點擊查看大圖)

總結:

吞咽困難是嗜酸性食管炎的主要症狀,而感染、腐蝕性物質和藥物所導致的損傷通常是引起胸痛和吞咽痛。

綜上所述,當患者出現上消化道損傷症狀且診斷胃食管反流病並不是非常有把握的時候,我們應該認真詢問病人的病史來考慮其他非胃反流疾病的可能性。

References:

[1].李燕妮, 曹曉滄與王邦茂, 嗜酸性食管炎的最新研究進展. 中華消化內鏡雜誌, 2015. 32(12): 第860-863頁.

[2].Grossi, L., A.F. Ciccaglione and L. Marzio, Esophagitis and its causes: Who is "guilty" when acid is found "not guilty"?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7. 23(17): p. 3011-3016.

[3].王軍民, 感染性食管炎的診治進展. 中國全科醫學, 2006(23): 第1933-1934頁.

[4].崔書華, 藥源性食管黏膜損傷的原因分析及預防. 中華護理雜誌, 2006(10): 第942-943頁.

[5].葉惠鳳, 腐蝕性食管炎. 中級醫刊, 1996(06): 第5-6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