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中國華錄在中國軟交會上講述創新轉型的故事

本報訊 從代工到亮出自己的品牌, 從錄影機到大資料、智慧城市、文化產業, 中國華錄已走出了一條轉型發展之路。 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尹松鶴接受採訪時表示, 在即將舉行的中國國際軟體和資訊服務交易會上, 華錄將有一系列代表創新轉型的產品亮相。

尹松鶴介紹, 華錄多年來通過參加中國軟交會, 不僅結識了許多客戶, 也通過軟交會的開放平臺, 瞭解到開放、合作比單獨賣一種產品更加重要。 華錄一直爭取在軟交會上展示新東西, 今年將重點推介資料湖概念和藍光光盤庫等產品。

數據湖是什麼?尹松鶴表示, 現在大家都在討論大資料、雲計算, 而這些技術的前提是要有足夠的資料做支撐, 把資料集中在一起並進行有效管理, 資料才能發揮作用。 目前, 政府、企業、個人的資料都散落在各個地方, 華錄提出, 通過資料湖把企業、政府、個人的資料集中在一起, 水是資料, 湖就是存儲單元。 然後, 把這些資料通過大資料進行有效過濾, 提供給各個行業和企業。 資料湖建設的核心是資料存儲, 藍光光盤庫就是存儲的核心關鍵產品。 以往, 資料存在磁帶或硬碟裡, 存儲成本較高、資料丟失風險較大。 為解決這些問題, 華錄通過四五年的研發, 利用光存儲的特性, 推出了藍光光盤庫產品, 受環境影響較小,

光碟壽命長, 能大大降低資料保存的成本。

這些產品都是華錄創新轉型發展的體現。 尹松鶴說, 華錄雖是一家央企, 但一直處在競爭性行業中。 從1993年開始做錄影機, 就與國外企業和民營企業競爭, 介入市場的程度高、時間早, 為以後的轉型奠定了基礎。

目前, 華錄不僅有資訊產業的相關產品, 還推出很多文化內容產品。 對此, 尹松鶴表示, 有人對華錄“跑”到文化內容領域感到奇怪, 其實不然。 當前, 文化產品和科技產品的融合越來越緊密, 可用資訊技術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 反過來也可用文化產品促進資訊技術的升級, 華錄的文化產品融合了華錄的終端產品和服務產品, 形成軟體+硬體的產業鏈。 華錄轉型成功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做有基礎的事,

有業內人士說, 華錄是資訊行業裡最懂文化產業的, 也是文化產業裡最懂資訊行業的。

記者徐伯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