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錢鍾書讀《伏爾泰評傳》

十來年前, 我買過一本英文的《伏爾泰評傳》(Voltaire), 作者是英國文人、政客約翰·莫雷 (John Morley, 1838—1923), 可惜承塵多年, 從未展讀。 前些時, 翻閱《錢鍾書手稿集·外文筆記》, 在第6冊的目錄裡看見《伏爾泰評傳》的書名, 不禁自愧。 於是下了決心, 將書從頭到尾讀一遍, 同時也想比照錢鍾書先生的筆記, 看看吾輩讀書與前修相較究竟差距何在。

錢先生讀《伏爾泰評傳》 所記筆記, 共六頁, 摘錄了四十一條, 因為我讀得也還算細, 遂逐條標出所屬頁碼。 可以看出, 錢先生是認真讀完了的, 頁碼遍及全書。 所摘內容, 以妙語、軼事為主。 這裡權且舉一個例子:“伏爾泰說,

霍爾巴赫《自然的體系》中所用文字是應該用的四倍的量, 而拉伯雷的書大可精簡到八分之一, 貝爾(Bayle)的則可減至四分之一。 簡直沒有哪一本書經了繆斯的妙手卻不會被刪減的。 可反過來, 也有伏爾泰這樣的作家, 文集百卷, 竟沒一個字是浪費的。 ”

▲伏爾泰

在《伏爾泰評傳》筆記的末尾, 有一段用英文寫就的短評:Cacophonous, turgid, ponderous, rhetorical verbiage not even grammatically unexceptionable.No wonder Ker should detest Morley( Lucas:Reading, Writing, Remembering).What he says of V., s style in Chap III ";style is independent of quantity - not waste a word in100vols";might be advantageously studied by himself.試譯如下:音調不諧, 用語浮誇, 行文滯重, 喜飾詞, 而不無語法錯誤。 無怪克爾殊厭之(見盧卡斯《讀、寫、憶》)。 其于第三章評伏爾泰文風, 謂風格優劣無關乎用詞多寡, 伏氏著書百卷而無一字冗贅, 此語差堪莫雷撫躬自省。

克爾是英國的一位評論家。 盧卡斯則指英國文人E.V.Lucas。

顯然, 錢先生對《伏爾泰評傳》一書評價不高,

認為作者文筆太差。 說起來, 莫雷的文風有時的確彆扭。 但我讀了《伏爾泰評傳》, 心裡只有佩服。 書中識見深刻、論斷精闢的地方實在多得很, 作者不只對伏爾泰吃得透、看得准, 對18世紀法、英、德的政治、思想、宗教、文化的情形也都有很深的瞭解。 我以前讀以賽亞·伯林的名文《兩種自由概念》(1958), 以為“消極自由”、“積極自由”的二分法是伯林發明的, 看了《伏爾泰評傳》(1872), 才知道莫雷在書中 (第80頁)已揭出此說。 我並無意說伯林的概念借自莫雷, 但這多少證明《伏爾泰評傳》的作者思想是敏銳的。 錢先生讀書, 最看重的始終在修辭方面, 我們當然不是說這樣讀書有什麼不對, 只不過, 天底下的書形形色色, 撰著目的各不相同, 總不好都用同一把修辭的尺去量罷。
無論如何, 我得謝謝錢先生, 要不是他在外文筆記里加以抄錄, 我可能永遠錯過《伏爾泰評傳》這本好書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