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未來無人機空戰現雛形!中國完成119架固定翼無人機集群試驗

新華社北京6月10日電記者從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獲悉, 該集團成功完成了119架固定翼無人機集群飛行試驗, 刷新了此前2016年珠海航展披露的67架固定翼無人機集群試驗記錄, 這標誌著智慧無人集群領域的又一突破, 奠定了我國在該領域的領先地位。

試驗中, 119架小型固定翼無人機成功演示了密集彈射起飛、空中集結、多目標分組、編隊合圍、集群行動等動作。 據瞭解, “集群智慧”作為一種顛覆性技術, 一直被各國視作無人系統人工智慧的核心, 是未來智慧無人系統的突破口。 大規模、低成本、多功能的無人機集群通過空中組網、自主控制、群智決策,

可以應用於多種探測感知、應急通信等任務。

119架!我國再次刷新固定翼無人機集群試驗紀錄

可以肯定地說, 目前無人戰機多以單機方式執行作戰任務, 尚未具備無人機編隊及協同作戰能力。 原因在於無人機的起飛重量、探測系統、有效載荷等方面與有人戰機仍舊有較大差距。

而且現有的人工智慧技術還不足以讓無人機具備自主判斷、攻擊目標的能力。

在這種情況下, 各國提出了“蜂群作戰”的概念, 即讓多架無人機像蜜蜂一樣能夠協同分工作戰。 這樣, 多架無人機組成的編隊能夠充分利用每架無人機的資源, 發揮整體作戰能力, 作戰效能明顯大於各自為戰的無人機。

2架X-45無人機

為了驗證無人機編隊作戰能力, 在2004年, 美國波音公司利用2架X-45無人機試驗了無人機雙機編隊飛行能力。

2012年, 美空軍又利用2架“全球鷹”無人機成功完成了模擬無人機空中加油試驗, 標誌著近年來無人機在編隊飛行及協同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美軍全球鷹無人機首次進駐日本

但從實戰角度看, 各國在無人機編隊及協同方面的技術還不成熟, 在編隊隊形、航跡規劃、資訊交換等方面還有許多難關需要突破, 距離實用推廣還有一段距離。

一些軍事專家認為, 有人隱身轟炸機更適合擔任有人機/無人機混合編隊的指揮機, 而美軍正在研發中的“2018轟炸機”很可能成為第一種具備指揮無人機能力的隱身戰機。

MQ-4C海軍型“全球鷹”無人機資料圖

各國雖已在有人機與無人機混合編隊飛行和協同交戰能力取得了較大的進展, 但實戰應用仍有距離, 目前有人機/無人機混合編隊還存在著一些缺點需要克服。

理想的有人“指揮機”最好是隱身戰機(四代機), 這樣不易出現因有人機暴露後, 進而暴露隱身無人機位置的情況。 由於現役的四代機均為單座戰機, 儘管其在航電系統的集成化、智慧化水準上取得了突破性進步, 但要讓一名飛行員“身兼數職”,負擔還是很大。一些軍事專家認為,類似B-2的隱身轟炸機或許更適合充當無人機編隊“指揮機”。

美軍確定採購百架2018轟炸機取代B-2

美軍在提出研製新一代隱身轟炸機(代號“2018轟炸機”)時,就明確要求它能夠指揮X-47B隱身戰機作戰。由此看來,“2018轟炸機”有可能成為第一種具備有人/無人機協同作戰能力的作戰飛機。據美軍已公佈的官方資料,這種轟炸機或將在2020年左右交付使用,屆時X-47B應已具備實戰能力,美國在該領域的發展受到各方的高度關注。

有人機/無人機混合編隊及協同作戰只是發展未來無人機集群協同作戰的第一步,但也將是很長一段時間內,未來空中戰爭的一種發展趨勢。無人戰機未來發展的方向應該還是無人機之間的集群協同,這樣可以更大的發揮無人機自己的優勢,這也是各國研究的下一個重點目標。

你對這件事怎麼看?歡迎點擊下方評論按鈕,立刻參與話題討論!

但要讓一名飛行員“身兼數職”,負擔還是很大。一些軍事專家認為,類似B-2的隱身轟炸機或許更適合充當無人機編隊“指揮機”。

美軍確定採購百架2018轟炸機取代B-2

美軍在提出研製新一代隱身轟炸機(代號“2018轟炸機”)時,就明確要求它能夠指揮X-47B隱身戰機作戰。由此看來,“2018轟炸機”有可能成為第一種具備有人/無人機協同作戰能力的作戰飛機。據美軍已公佈的官方資料,這種轟炸機或將在2020年左右交付使用,屆時X-47B應已具備實戰能力,美國在該領域的發展受到各方的高度關注。

有人機/無人機混合編隊及協同作戰只是發展未來無人機集群協同作戰的第一步,但也將是很長一段時間內,未來空中戰爭的一種發展趨勢。無人戰機未來發展的方向應該還是無人機之間的集群協同,這樣可以更大的發揮無人機自己的優勢,這也是各國研究的下一個重點目標。

你對這件事怎麼看?歡迎點擊下方評論按鈕,立刻參與話題討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