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西安“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大家談

榮華控股企業集團黨委書記兼董事長崔榮華:

讓政商關係“清上加親”

崔榮華

“現在政府的服務意識提高了, 見到企業之後笑容多了,

遇到問題會主動告訴你怎麼去解決, 不用重複跑, 少做無用功, 政府和企業之間形成了一種‘親上加清’的相處模式。 ”榮華控股企業集團黨委書記兼董事長崔榮華如是說。

企業辦事省心的背後, 是西安漸已形成的“親”“清”新型政商關係。 對於“親”和“清”的要求, 企業家們有著清晰的認識。 在崔榮華看來, “清”是為了厘清存在不正當利益的政商關係, “親”是為了推動政商之間加強溝通形成良性互動, 良好的政治生態環境給民營企業營造了幹事創業的氛圍。

“過去, 有些企業覺得信心不足, 自從永康書記上任以後, 現在西安變化很大, 大家提神、提勁、提心, 努力要把我們的家園建設得更美、更靚、更適合百姓生活。 ”採訪中崔榮華告訴記者,

政企雙方應正確看待、正確認識、正確處理新型政商關係, 把握住底線後, 才能更輕鬆、愉快地做好經濟發展的各項工作。

“許多外來企業都看好西安的發展勢頭, 紛紛來這裡投資興業, 本土企業有什麼理由不去努力呢?”崔榮華表示, 作為一家在西安紮根23年之久的企業, 榮華控股企業集團將在養老事業、民生工程和小城鎮建設中, 發揮自身作用, 聯繫海內外資源, 為建設“大西安”添磚加瓦。

天朗控股集團董事長孫茵:

建議職能部門提高自身“專業度” 幫企業放開手腳大步走

孫茵

“作為本地企業, 我們與政府打交道的機會特別多。 ”天朗控股集團董事長孫茵說, 長期以來, 雖然政府多個部門給予企業很多幫助、扶持, 但也因為某些職能部門辦事效率低下, 導致不少專案進展緩慢或中途擱淺, 時間最長的一個項目在交了定金後擱置長達4年。

孫茵說, 最近這3個月, 她感受最明顯的就是政府服務意識增強, 工作效率提高, “從我們專案上反映的最直接, 因為政府的行政效能提升、辦事流程簡化,

今年以來天朗陸續開工建設或進入前期準備階段的項目已達15個, 這一下子讓企業甚至整個行業上上下下歡欣鼓舞、充滿信心。 ”

西安恒安消防器材有限公司總經理姜健:

“親”商就是讓企業家 在西安找到歸屬感

薑健

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政商關係是始終繞不開的重要話題。 構建健康、清廉、公開、透明的新型政商關係, 是順應經濟新常態的大勢所趨。 西安恒安消防器材有限公司總經理、西安市江山商會會長姜健說, 以“親”“清”二字定調新型政商關係, 是對其形態與內涵準確而生動的詮釋。

“政府與企業家最好的狀態應該是既相互依存, 又互有底線和距離。 ”姜健介紹說, 江山市是浙江省衢州市代管的一個縣級市。 可能因為地方較小, 給他的感覺是政府與企業很親、對接很好, 每年回老家, 江山市政府都會組織企業家聚會, 可是這些年在西安, 雖然掙到了錢, 但歸屬感卻不強。 “直到今年, 才感受到了西安市著力改善政商關係, 外地人在西安創業、生活漸漸有了到家的感覺, 所以我們適時成立了西安市江山商會。”

西安市寧波商會會長孫建光:

政府當好“引路人” 讓企業向對的方向跑上快車道

孫建光

西安市寧波商會會長孫建光認為,好的政商關係,政府應該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一方面領導幹部坦蕩真誠地同民營企業接觸交往,幫助其開拓思路、掃清困難障礙;另一方面也要求企業家誠信經營,並且主動承擔社會責任。

“‘親’,重在拉近距離;‘清’,重在分清品行。再優秀的企業,也需要在好的營商環境中發展。政府應該制定和藹溫柔的政策,樹立清正廉潔的政治作風,做好引導工作,讓企業放心。”孫建光說,從宏觀上,政府要高瞻遠矚,找准站位,優化佈局,加強對行業和產業的引導;從微觀上,政府要“俯下身子”,幫助和引導企業厘清發展思路和路徑,用精准的政策和細緻的服務説明企業健康、快速發展。

孫建光說,當好“引路人”,做好整體發展規劃的同時,政府支持民營經濟發展還應該做好“加法”,各區縣想要結合區位優勢發展“特色小鎮”,在基礎設施建設時就應更多地對民營經濟開放,同時完善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時的相關法規,保護合作各方權益,才能為企業發展營造更好的環境,讓企業跑上快車道,同時促進區域經濟繁榮。

本組文/記者魏鑫 見習記者康喬娜

所以我們適時成立了西安市江山商會。”

西安市寧波商會會長孫建光:

政府當好“引路人” 讓企業向對的方向跑上快車道

孫建光

西安市寧波商會會長孫建光認為,好的政商關係,政府應該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一方面領導幹部坦蕩真誠地同民營企業接觸交往,幫助其開拓思路、掃清困難障礙;另一方面也要求企業家誠信經營,並且主動承擔社會責任。

“‘親’,重在拉近距離;‘清’,重在分清品行。再優秀的企業,也需要在好的營商環境中發展。政府應該制定和藹溫柔的政策,樹立清正廉潔的政治作風,做好引導工作,讓企業放心。”孫建光說,從宏觀上,政府要高瞻遠矚,找准站位,優化佈局,加強對行業和產業的引導;從微觀上,政府要“俯下身子”,幫助和引導企業厘清發展思路和路徑,用精准的政策和細緻的服務説明企業健康、快速發展。

孫建光說,當好“引路人”,做好整體發展規劃的同時,政府支持民營經濟發展還應該做好“加法”,各區縣想要結合區位優勢發展“特色小鎮”,在基礎設施建設時就應更多地對民營經濟開放,同時完善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時的相關法規,保護合作各方權益,才能為企業發展營造更好的環境,讓企業跑上快車道,同時促進區域經濟繁榮。

本組文/記者魏鑫 見習記者康喬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