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自閉症的病因到底是什麼?如何診斷與治療?

(音訊詳細解讀)

到目前為止, 自閉症的病因到底是什麼, 我們現在還不知道。 現在對自閉症成因有各種各樣的研究, 已經引起各個方面的重視和合作,

現在在分子遺傳, 神經免疫, 神經解剖, 神經化學各個領域都在合作研究, 我們等待著水落石出的一天, 在這裡就不詳細的說各種假設了。

我們在這裡不講真正的病因是什麼, 希望大家不要說, 你們連病因都不知道, 那你們說的自閉症就是假的吧, 沒有自閉症這一說吧, 或者有的人就乘機說, “我們知道是什麼原因, 只要用我們的藥, 打我們的針, 接受我們的治療, 包好。 ”希望家長千萬不要被騙。

特別要強調一下, 自閉症絕對不是因為家長沒有陪伴孩子, 沒有跟孩子多說話、沒有給孩子愛而造成的!下面, 我就澄清幾個常見的自閉症病因的錯誤觀點。

錯誤觀點一:“冰箱媽媽”造成自閉症

在美國的30年代到70年代,

有一個B博士, 名字叫 Bruno Bettelheim, 他自稱是維也納大學的心理學博士, 精神分析學派的, 他來到美國以後, 聲稱自閉症是由於“冰箱媽媽”造成的。

是媽媽沒有愛, 冷酷, 就像納粹分子一樣(因為他曾經在納粹集中營被關押過), 所以造成孩子自閉症, 他的康復機構還宣傳, “跟著我訓練, 康復率能達到43%, ”而他的康復標準是我認為康復了就康復了。

他曾經廣泛的受到追捧, 而且生財有道, 他的書籍和雜誌在當時特別暢銷, 曾風靡一時, 但是我們在這裡要提醒大家, 這個理論在國外早就被推翻了, 早就被證明是錯誤的了。

現在, 國際上一致認可, 自閉症和後天的父母養育方式是沒有關係的, 這個必須強調又強調。

錯誤觀點二:養育人與孩子互動少

因為國內有很多家庭是老人帶孩子, 結果就有很多埋怨老人的, 是不是爸爸媽媽上班以後, 老人和孩子互動的少, 說話少, 或者是老人對孩子管的太嚴了沒有愛等, 去責怪養育人, 造成婆媳關係差等情況, 我再次強調, 肯定不是養育人的態度和養育方式等等的問題。

錯誤觀點三:電子產品接觸多, 導致自閉症

現在還有一個更新的說法, 說孩子看手機, 看iPad看多了, 最後變成自閉症了。 這個肯定也不是的, 他一定是和基因遺傳有關係, 如果家裡第一個孩子是自閉症, 第二個孩子得自閉症的概率高達10%, 甚至更高, 這個就可以看出來, 明顯有遺傳的因素影響。

不容忽視的環境因素

雖然是遺傳因素高相關, 但是越來越高的發病率。

即便去除原來的誤診因素, 仍然是逐年高發, 這讓人不得不考慮外在的環境因素。

有一項研究證實, 嬰兒出生第一年, 環境中的白色雜訊太多造成聽覺發育受損連帶的感知覺發育受損是重要原因。

孩子在2-3個月的時候, 能把頭轉向聲音源, 說明他的認知在發展, 他要去聯繫聽到的和看到的, 去明白是怎麼一回事。 嬰兒能夠聽到的聲音比成年人多, 因此也更容易受干擾。

一旦環境中的噪音和白噪音過多, 就會干擾孩子早期的感知覺的發展, 在辨別不同人的聲音以及語調意義等方面發生了阻礙。

在此呼籲, 嬰兒需要安靜的自然的環境, 遠離噪音, 尤其是白噪音, 更不要給一歲以內的嬰兒人為製造各種雜訊。

自閉症的診斷

說到診斷, 我們國內的診斷力量確實不足, 國際上對自閉症的認識也是這些年才確認, 國內普通兒科醫生很多都沒有這個概念, 沒有這個經驗, 有一些幹了很多年的兒科醫生, 他們憑直覺, 憑觀察就能看出來這樣的孩子和別的孩子在很多地方不一樣, 但是具體怎麼不一樣, 什麼原因, 是不是自閉症等等, 很多的普通兒科醫生也不好判斷。

希望更多的兒科醫生和學校老師能補足這方面的知識, 對行為表現有基本認識, 這樣才能早期預警, 早發現, 早診斷, 早干預。

什麼樣的人能夠診斷呢?

有些醫院是兒童保健科, 有醫生專門做診斷測量, 還有就是兒童醫院的精神科, 心理科, 還有就是精神病專科醫院, 像在北京就是北大六院,精神病專科醫院的兒科或者是專門的孤獨症門診,他們能做診斷。

除此之外,其他人只能懷疑,不能夠診斷,因為診斷起來,不是我講的前面那些就夠了,我們還要有一些行為上的觀察,還有家長的敘述,有很多項的表要填,通過這些表,還有和孩子的對話,瞭解孩子的現場應對情況,要觀察孩子完成一些小任務的能力如何,等等。

自閉症的治療

說到治療,因為病因不知道,所以就沒辦法治療了,現在沒有有針對性的,沒有對孩子在康復意義上的治療辦法,希望家長們能夠接受現實,沒有任何藥物,沒有任何手術能夠治癒自閉症,但是通過有一些行為矯正方法,包括感統訓練,是各種矯正訓練之一。

這裡我要特別聲明,感統失調不是自閉症的原因,更不是唯一的干預自閉症的方法,通過感統訓練不可能治癒自閉症,但是能對感統失調造成的行動和行為上有問題的孩子有一定的改善。感統失調不是注意力不集中,多動症,自閉症的原因。

社會上有一些感統機構的確有市場化的嫌疑,把正常孩子也說成需要感統訓練,或者在市場宣傳中造成人們的誤解,以為感統失調是病因,通過感統訓練,都能治好。大家一定要小心別被忽悠。

也有一些機構是在國家的醫院和訓練機構不足的情況下,有些媽媽自己組織的,請專家來協助的。

我聽到過一個感統訓練媽媽說,有些家長不願意聽人說自己的孩子有問題,說感統失調還是願意聽的,說孩子有自閉症,多動症,智力缺陷這些,媽媽就不願意聽,也不願意去查,那就讓孩子先來做感統訓練,逐漸的引導這個家長去接受現實,去做其他檢查。

那我在這裡強調一下,家長們一定要正視現實,如果有懷疑的話,一定要到正規的醫院去診斷,診斷以後該做感統訓練還是該做教育上的調整再視具體情況而定。

很多人都知道一個比喻,自閉症的孩子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早期持續的干預,雖然不能讓孩子走出他的世界,至少能夠讓他的世界的範圍變大一些。很多孩子到了十幾歲仍然不會使用馬桶、不會看紅綠燈等等,真等到問題出現,就晚了。

像在北京就是北大六院,精神病專科醫院的兒科或者是專門的孤獨症門診,他們能做診斷。

除此之外,其他人只能懷疑,不能夠診斷,因為診斷起來,不是我講的前面那些就夠了,我們還要有一些行為上的觀察,還有家長的敘述,有很多項的表要填,通過這些表,還有和孩子的對話,瞭解孩子的現場應對情況,要觀察孩子完成一些小任務的能力如何,等等。

自閉症的治療

說到治療,因為病因不知道,所以就沒辦法治療了,現在沒有有針對性的,沒有對孩子在康復意義上的治療辦法,希望家長們能夠接受現實,沒有任何藥物,沒有任何手術能夠治癒自閉症,但是通過有一些行為矯正方法,包括感統訓練,是各種矯正訓練之一。

這裡我要特別聲明,感統失調不是自閉症的原因,更不是唯一的干預自閉症的方法,通過感統訓練不可能治癒自閉症,但是能對感統失調造成的行動和行為上有問題的孩子有一定的改善。感統失調不是注意力不集中,多動症,自閉症的原因。

社會上有一些感統機構的確有市場化的嫌疑,把正常孩子也說成需要感統訓練,或者在市場宣傳中造成人們的誤解,以為感統失調是病因,通過感統訓練,都能治好。大家一定要小心別被忽悠。

也有一些機構是在國家的醫院和訓練機構不足的情況下,有些媽媽自己組織的,請專家來協助的。

我聽到過一個感統訓練媽媽說,有些家長不願意聽人說自己的孩子有問題,說感統失調還是願意聽的,說孩子有自閉症,多動症,智力缺陷這些,媽媽就不願意聽,也不願意去查,那就讓孩子先來做感統訓練,逐漸的引導這個家長去接受現實,去做其他檢查。

那我在這裡強調一下,家長們一定要正視現實,如果有懷疑的話,一定要到正規的醫院去診斷,診斷以後該做感統訓練還是該做教育上的調整再視具體情況而定。

很多人都知道一個比喻,自閉症的孩子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早期持續的干預,雖然不能讓孩子走出他的世界,至少能夠讓他的世界的範圍變大一些。很多孩子到了十幾歲仍然不會使用馬桶、不會看紅綠燈等等,真等到問題出現,就晚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