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部首字詞關聯總結人教版一年級下語文第二單元生字

這周我們學完語文園地二。 先來總結一下語文園地一我們用思維導圖總結的使用情況。 (詳情請看《一年級下冊語文如何進行單元複習》)

我把導圖列印出來, 按照最麻煩的方式, 即讓孩子看著課本後的生字表和寫字表, 根據我提的分類要求來找字。 比如:雨字頭的字有哪幾個?草字頭呢等等。 孩子玩得不亦樂乎, 還提出了幾點我沒注意到的地方, 例如“霜”字也有目, 應該歸到有目字的那類。 “春”字有日, 該歸到有日字的那類。

我自己也發現還可以把三點水的“遊、清、池”歸為一類, “霜、雙”可歸為同音字一類。

最後全都補充到圖上。

除了其他部分, 一圈全部找完後, 餘下的工作就沒那麼輕鬆了。

我的目標是指哪讀哪, 全部沒有問題才能叫完全掌握。 配合空心字填色、老師佈置的課後作業等複習了兩三天, 三會字沒有問題。 二會字剩下“相、霜、害、事、淨、陣、降”記不住。

生字卡上的組詞和在白板上組詞熟讀幾次, 每天早上上學前再過一遍, 甚至是讓他抄上一行之後, “相、害、陣、降”單獨拎出來怎麼也記不住。

我開始意識到這幾個“老頑固”的字記不住是因為出現和重複的頻次不夠多, 尤其是在平日的課外閱讀裡。 (當然, 也不排除我可能有點操之過急, 或許再過段時間孩子也能記住了。 )目前為了鞏固拼音拼讀, 我們選的閱讀書目多是注音版的。 這也養成了孩子依賴注音的習慣, 即便出現了這幾個字, 他下意識地還是會去看拼音, 而非記字形。

如果不死記硬背、不死磕課本, 有沒有適當的閱讀材料適合這個階段的小朋友呢?即內容的70%都是上學期學過的字, 並且是沒有注音的。

這個想法其實挺矛盾的。

一方面要練習拼音所以得讀注音版書籍, 另一方面為了鞏固字形, 又不能用注音版。

我想起安妮鮮花的《出國 不出國 北美金字塔教育的啟示》一書中“閱讀中的因材施教”裡提及的分級閱讀。

“老師對每個孩子的閱讀水準, 分階段都有測試,

一般是用一個Benchmark(標杆)的書讓孩子讀, 然後做Running Record(流水記錄), 記錄Phonics(自然拼讀)水準及詞彙情況, 再通過提問、讓孩子重述故事等方式看理解水準。 閱讀的時候孩子自己去找已經進行過分類級別處理的盒子裡的書。 ”

“安妮二年級開始有單詞拼寫要求, 每週15個單詞。 這是配合Phonics學習規律的拼寫, 和孩子閱讀中出現的生詞沒有關係。 閱讀是閱讀, 同樣一個詞, 第一次不認識, 通過圖片知道個大概, 以後在不同的分級讀物中會不斷地重複, 這樣一個場景一個場景地交叉印證, 使得孩子不但知道單詞是什麼意思, 還能具體運用。 ”

給我啟發的是最後這幾句話“同一個詞, 知道個大概, 以後在不同的分級讀物中不斷重複, 交叉印證”這和我們學中文的生字不是一個道理麼。

老師在課堂上根據課文給孩子講了生字的大概意思, 我們採用的是反復抄寫和刷題的方式來讓孩子記住生字。 而北美那邊則是用不同的分級閱讀材料多頻次把這些生字重現, 達到在閱讀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去理解和領會生字在不同語境、句式中的不同含義記用法。

這是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的地方。 國內語文的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沒有花大力氣把這項工作做起來, 其中社會大力支持閱讀這點在國內來說幾乎是微乎其微。 有興趣的朋友看看安妮鮮花這本書, 對比下北美全社會在孩子的閱讀中下的工夫就知道了。 我們的課外閱讀基本靠家庭教育。

這塊缺陷既然我看到了, 就只能由自己去彌補。

從哪裡去找合適的分級閱讀材料呢?

目前我只想到了兩點:歌詞和幼兒期繪本。

為了讓孩子記住“相”字,我把一首經常聽的《我相信》抄在白板上讓孩子讀或者唱。

這招果然好使,那次之後他就把“相”字攻克了。

幼兒期的繪本中字數比較少,而且意思簡單,最重要的是沒有注音。這個方法目前我只試了一次,還沒有太多的經驗可以總結。以後再開文分享。

上圖中為了讓孩子記“害”,我用了類似拼音便利貼思維導圖的那種形式。這次第二單元的生字總結,我決定用回這種形式,換成按偏旁部首分類。

我在PPT中簡單地用多個小圓圈將同類別的字關聯起來。由偏旁部首到字,再由字到組詞。每個字組三個詞,如圖。

注意,圓圈之間應該有線,PPT裡的線不好對齊,我乾脆就捨棄了。打算列印出來後再手工畫上去。

PPT裡把單張圖總結完之後插入word排版,橫向、分兩欄,得到下麵這幾張圖。仔細看就能看明白其中的意思了。

這些圖我計畫照原來的方式,先讓孩子找,然後再用它們來進行每日的複查。

對了,還可以讓孩子在圓圈中填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哦!

使用心得將在下一次單元複習中總結分享。

就只能由自己去彌補。

從哪裡去找合適的分級閱讀材料呢?

目前我只想到了兩點:歌詞和幼兒期繪本。

為了讓孩子記住“相”字,我把一首經常聽的《我相信》抄在白板上讓孩子讀或者唱。

這招果然好使,那次之後他就把“相”字攻克了。

幼兒期的繪本中字數比較少,而且意思簡單,最重要的是沒有注音。這個方法目前我只試了一次,還沒有太多的經驗可以總結。以後再開文分享。

上圖中為了讓孩子記“害”,我用了類似拼音便利貼思維導圖的那種形式。這次第二單元的生字總結,我決定用回這種形式,換成按偏旁部首分類。

我在PPT中簡單地用多個小圓圈將同類別的字關聯起來。由偏旁部首到字,再由字到組詞。每個字組三個詞,如圖。

注意,圓圈之間應該有線,PPT裡的線不好對齊,我乾脆就捨棄了。打算列印出來後再手工畫上去。

PPT裡把單張圖總結完之後插入word排版,橫向、分兩欄,得到下麵這幾張圖。仔細看就能看明白其中的意思了。

這些圖我計畫照原來的方式,先讓孩子找,然後再用它們來進行每日的複查。

對了,還可以讓孩子在圓圈中填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哦!

使用心得將在下一次單元複習中總結分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