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凡事都需下番“繡花”功夫

今年全國兩會上,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四川代表團審議時指出, 改進脫貧攻堅動員和幫扶方式, 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 全過程都要精准, 有的需要下一番“繡花”功夫。 用下一番“繡花”功夫比喻脫貧攻堅, 通俗易懂、形象生動, 蘊含深刻的哲理, 是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的一種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風。

繡花是慢工出細活, 刺繡需要精心、耐心和恒心, 繡花功夫成於細、貴在精。 其實, 豈止是脫貧攻堅需要“繡花”功夫, 做任何工作都需要下一番“繡花”功夫。 凡事只有找准物件、明確目標, 用細緻的工作和精准的手段,

用心下一番功夫, 才能真正把工作做到位、做得精緻、做出成效。

抓任何工作都要有“繡花”一樣嚴謹細緻的精心。 繡花功夫是在“方寸間盡顯乾坤”, 多一針少一針都不行。 任何工作都要精當準確、有的放矢, 扎實細緻、具體實在, 落實到位、注重實效, 避免大而化之、籠而統之。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這就要求我們既要強化精准意識, 把精准當作工作理念和追求, 思考問題時以精准為指導, 謀劃建設時以精准為目標, 實施計畫時以精准為標準, 使追求精准成為行動自覺, 又要擯棄不拘小節的思維陋習, 做有心人、細心人、耐心人, 遇事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 在每一個細小處從嚴把關, 去虛、去空、去粗, 抓小、抓細、抓到位, 幹一項工作就創一個精品,

取得最佳效果。

抓任何工作都要有“繡花”一樣執著專一的耐心。 繡花需要“按圖施工”“照圖作業”, 真正做到一張好的藍圖一干到底, 不能東一榔頭西一棒子。 就像釘釘子一樣, 往往不是一錘子就能釘好的, 而是要一錘一錘接著敲, 直到把釘子釘實釘牢, 釘牢一顆再釘下一顆, 不斷釘下去, 必然大有成效。 如果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地幹, 結果很可能是一顆釘子都釘不上、釘不牢。 我們要保持戰略定力, 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 一張好的藍圖, 只要是科學的、切合實際的、符合人民願望的, 就要一茬一茬接著幹, 幹出來的都是實績, 廣大幹部群眾都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事業的穩定性, 切不可一屆領導一套思路、一個幹法,

更不要為了顯示所謂“政績”去另搞一套。

抓任何工作都要有“繡花”一樣久久為功的恒心。 繡花是慢工, 需一針一針刺、一線一線繡, 不可能一針下去就繡出美麗的花朵。 人若無恒, 萬事不成。 “欲速則不達”的道理告訴我們, 無論是制定政策措施, 還是推動工作落實, 一味求快和立竿見影效果, 註定會留下粗糙、浮躁的弊端。 抓工作要滴水穿石, 踏石留印、抓鐵有痕, “咬定青山不放鬆”, 一以貫之、層層深入、一抓到底, 不斷積小勝為大勝。 只要認准的事, 就要發揚愚公移山精神、螞蟻啃骨頭精神和燕子銜泥壘窩精神, 堅定恒心, 一鼓作氣, 一干到底。 只有持之以恆者, 才能義無反顧, 邁著堅定不移的步伐, 最終到達勝利的彼岸。

世間事, 作于細, 成于嚴。 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 絕非一朝一夕之功, 需要謀略, 需要智慧, 更需要靜下心來, 執著專一、永葆初心, 下一番扎實的“繡花”功夫, 持之以恆、久久為功, 以嚴的要求、實的作風、硬的擔當, 真正把美好藍圖變成生動的現實。 □沈小平

新媒體編輯:劉爽

責任編輯:符成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