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空射運載火箭的前世今生,軍事專家權威解讀中國為何尚未發展!

傳統意義上講, 運載火箭, 由多級火箭組成的航太運輸工具。 用途是把人造地球衛星、載人飛船、空間站、空間探測器等有效載荷送入預定軌道。 是在導彈的基礎上發展的, 一般由2~4級組成。 每一級都包括箭體結構、推進系統和飛行控制系統。 末級有儀器艙, 內裝制導與控制系統、遙測系統和發射場安全系統。 級與級之間靠級間段連接。 有效載荷裝在儀器艙的上面, 外面套有整流罩。

美空射成功

在這當中, 發射基地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正因此, 當空中發射運載火箭提上日程時, 人們驚呆了!

地面發射

用飛機發射火箭商業價值在於更高性價比, 因為這種發射方式比在地面發射同樣重量的負載便宜20%至30%。 目前空中發射的成本約為3億美元, 隨著技術完善, 費用會降低。

利用空中發射技術, 重型運輸機可將輕型運載火箭攜帶到巡航高度再分離發射, 由於高空中火箭承受壓力相對較小, 對火箭結構強度要求也不會太高, 火箭發動機可在更理想環境下工作。

目前, 美國在這一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中國火箭

其實, 早在1990年, 美國軌道科學公司就取得了空中發射技術上的突破, B-52轟炸機空射運載火箭。 用其還空射了搜尋黑洞探測器。

俄羅斯於1998年12月啟動“空中發射”計畫, 在空中發射火箭方面的技術已相當成熟。 對於啟動安124完成這樣使命充滿信心。

中國產品亮相珠海航展

安124是龐大的。 安-124機腹貼近地面, 方便裝卸工作。 起落架為前三點式, 採用24個機輪。 其貨艙分為上下兩層。 上層艙室較狹小, 6名機組人員和1名貨物裝卸員組成的機組的座位均在此, 另外上層艙室還可載88名乘客。

巨獸124

下層主貨艙尺寸為36×6.4(寬)×4.4(高)米, 容積1013.76立方米, 載重可達150噸, 起飛重量達405噸。 這一指標約為美國C-17的2倍, C-5的1.25倍, 安-22的1.875倍。 貨艙前後艙門採用液壓裝置開閉, 分別可在7分鐘和3分鐘內打開。 貨艙頂部裝有2個起重能力為10噸的吊車, 地板上還另外有2部牽引力為3噸的絞盤車。 由於貨艙空間很大, 安-124能夠運載普通飛機機身、化工廠塔件等大型貨物。

對此, 中國權威軍事專家表示, 世界各國研究空中發射是為了讓火箭能夠重複使用, 希望將來能夠將一級二級甚至三級火箭都能重複使用,但是難度非常大。

目前的空中發射,包括太空梭,也只是對火箭的部分重複使用,還不能完全代替火箭。因此空中發射運載火箭只是現在各國研究火箭重複使用的一種方式,目前還有這樣的研究,將火箭的飛行器設計成能返回的,火箭帶上翅膀也可以重複使用等。

戰機發射也不是事兒

最大優勢在於,空中發射不受地形、地理位置的限制,具有較高的自主性和機動性。

空中發射使用費用和發射成本低,不需建立龐大地面基礎設施,也無需花巨額資金建設道路、電力、賓館和醫院等附屬設施。

空中發射運載火箭燃料採用對環境危害相對較小的碳氫化合物。

對於中國來說,其實這方面技術早已具備,裝備、技術都不是事兒。說白了,中國並非不屑為之,只是時機未成熟,也尚無太大必要性!

希望將來能夠將一級二級甚至三級火箭都能重複使用,但是難度非常大。

目前的空中發射,包括太空梭,也只是對火箭的部分重複使用,還不能完全代替火箭。因此空中發射運載火箭只是現在各國研究火箭重複使用的一種方式,目前還有這樣的研究,將火箭的飛行器設計成能返回的,火箭帶上翅膀也可以重複使用等。

戰機發射也不是事兒

最大優勢在於,空中發射不受地形、地理位置的限制,具有較高的自主性和機動性。

空中發射使用費用和發射成本低,不需建立龐大地面基礎設施,也無需花巨額資金建設道路、電力、賓館和醫院等附屬設施。

空中發射運載火箭燃料採用對環境危害相對較小的碳氫化合物。

對於中國來說,其實這方面技術早已具備,裝備、技術都不是事兒。說白了,中國並非不屑為之,只是時機未成熟,也尚無太大必要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