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面試真題丨談談你對都市老漂族的看法

[真題]

有這麼一群老人, 他們本該在熟悉的故土安度晚年, 卻漂泊異鄉;他們本該沉醉兒孫繞膝之樂, 卻要體驗異鄉的酸甜苦辣;他們肩上背著書包, 步履蹣跚地接送孫子女上學;他們做好飯菜, 孤獨地等待著兒女回家……為減輕兒女負擔、照顧孫兒孫女, 他們遠離故土, 來到異鄉, 體驗另一番酸甜苦辣…這些老人, 形成了一個特殊群體:“老漂族”。 對此請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

“老漂族”是指為照顧第三代而遠離家鄉、來到陌生大城市的父母。 我國“老漂族”大致分為三種類型:支援幫助型、投靠子女型、提高生活品質型,

其中以支援和投靠類型為主。 這些老人大多從農村或者較小城市轉移向較大較發達的城市, 因其子女在城市安家立業而移居, 他們來與子女同住主要是緩解子女的工作和生活壓力, 為子女料理家務或幫助照顧兒孫。

“老漂族”的出現是我國當下社會快節奏發展的產物, 隨著人口流動和城市化發展, “老漂族”所占比例越來越大。 同時“老漂族”的出現也與中國傳統的家庭觀念密不可分, 我國的父母們覺得有義務“養育”孩子, 至少為他們解決後顧之憂, 再加上和孩子甚至孫子生活在一起這樣美好的願望, 很多老人甘願背井離鄉, 來到大城市生活。

隨著“老漂族”的壯大, 和兒女孫輩生活在一起, 幫兒女接送、照顧孫輩,

不僅是在為家庭作出貢獻, 而且也填補了一些公共服務的空缺, 為社會節約大量的支出。 同時也出現了一系列問題, 如老年人遠離熟悉生活圈, 沒朋友, 而產生孤獨感;沒醫保, 生病了自己扛;以及雖在兒女身邊, 但因工作太忙, 而缺少精神關愛等。

為了讓“老漂族”得到應有的關愛, 讓他們由“異鄉”變“故鄉”,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國家應大力推進戶籍、醫療保險報銷制度改革, 推到“戶籍牆”, 讓“老年漂”儘快融入所住的城市。 在就醫、乘公交、養老金領取等方面, 讓“老漂族”享受市民待遇, 使他們心有所屬, 不再有漂泊感。

全社會要營造一種關心和關注“老漂族”的良好社會氛圍, 社區可以多開辦老年書畫班、舞蹈班、攝影班等等,

為“老漂族”提供豐富多彩的活動, 同時要顧及他們的心理需求, 通過更為人性化的關心和關注, 幫助他們儘快融入城市。

“老漂族”應學會自我娛樂, 積極主動融入周邊環境、培養新的興趣愛好, 在日常空閒時做些自己感興趣的事。

對於子女, 要定期瞭解和滿足老人的情感需求, 關注“老漂族”的心理健康, 同時可以幫助老人與同社區的其他老人相識, 請一些熱心開朗的鄰家父母來家裡做客, 幫父母在新環境中建立新的人際關係, 走出封閉的小天地。

更多內容進入國考大師·刷課君或加入2017國考筆試交流群:203357342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