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頤和園中有一塊石頭,因為原因特殊,遊客最好不要跟它一起合影!

頤和園中有一座樂壽堂, 這座樂壽堂是乾隆為慶祝他母親60歲大壽, 而修得一座堂皇的建築, 在這座建築的前院中, 有一塊長八米, 寬兩米, 高有四米的巨石, 這塊巨石, 有人說它像是一顆靈芝, 也有人說它像是一塊巨大的屏風, 不管像靈芝或者屏風, 它橫臥在了院子中, 最終成為了中國的四大名石之一。

乾隆皇帝在這塊石頭上, 御筆親提青芝岫三個字, 使這塊石頭更是名聞遐邇, 遊人遊覽至此, 多希望與這塊青芝岫拍上一張合影。

其實, 明白這塊石頭根底的人, 是不會與這塊石頭拍照的。 因為青芝岫是乾隆給它起的名字, 它原來還有一個名字叫敗家石。

談起這塊“敗家石”必須要提起一個人——米萬鐘, 米萬鐘是米沛的後人, 他是明末的書法家, 並與董其昌齊名, 有南董北米之稱。

米萬鐘有一個號叫——友石。 從這個名號可以看出, 米萬鐘一定是愛石成癖, 藏石界有句名言, 叫石來運轉, 可是米萬鐘藏石十年, 卻一點好運都沒有得到, 有個朋友曾經贈給他一首詩:米公弄石如弄丸, 十年改邑不改官。

米萬鐘一心撲在藏石之上, 不善於專營, 想要升官, 自然是比登天還難。

有一次, 米萬鐘訪石來到了大房山, 發現了這塊百穴千孔, 瘦透嶙峋的巨石。 這塊石頭昂首而俯, 足跋而斂, 濯之色而青, 叩之聲而悅, 心中不由大喜, 當即做出了一個決定, 那就是一定要將此石, 運到北京的芍園收藏。

他首先雇傭了幾百人, 再加上了44匹健壯的騾馬, 整整幹了七日, 才將這塊石頭請下了上,

下山之後, 這塊巨石可以說是寸步難行, 米萬鐘就採用了工頭的建議, 在沿途每隔著三裡路, 就打一眼水井, 然後在冬天的時候, 在路上潑水為冰, 巨石在人推馬拉的冰路之上, 就緩緩地向京城移步了。

可是這塊石頭來到了良鄉的時候,

米萬鐘的錢財用盡, 又受到了奸党魏忠賢的誣告, 而被朝廷下旨去職。 這塊石頭被幹活的老百姓認為不吉利, 起名為敗家石, 而丟棄在了路旁。

清朝的時候, 乾隆去西陵祭祖, 騎馬回來, 路過良鄉, 他發現渾身泥漬, 被丟棄在亂草之中的“敗家石”, 乾隆對石頭也有超一般的喜愛, 管他敗家不敗家, 先運回京城在說。

敗家石被運回京城後, 安放在哪裡, 就成了一個難題, 乾隆的意思是, 扒開樂壽堂的院牆, 將其安放在樂壽堂的院子裡, 可是他的提議, 卻遭到了皇太后的反對。

要知道敗家石原本就是不祥之物,如果再破牆而入,豈不是更不吉利。最後,乾隆採納了劉墉的辦法,將這塊敗家石,當做屏風一樣,橫在樂壽堂的門口。並在上面提寫了青芝岫三個字。

樂壽堂後來成為慈禧太后一個很重要的辦公處所,特別是晚清時期,很多禍國殃民、向列強屈膝投降、對國內民眾殘酷鎮壓的決策,都是出自“敗家石”正對著的樂壽堂……

青芝岫原名敗家石,至於您是否和它照相,這個純屬個人的自由,小編不便多說,但在國內,曾經叫過敗家的石頭,僅此一塊而已……

要知道敗家石原本就是不祥之物,如果再破牆而入,豈不是更不吉利。最後,乾隆採納了劉墉的辦法,將這塊敗家石,當做屏風一樣,橫在樂壽堂的門口。並在上面提寫了青芝岫三個字。

樂壽堂後來成為慈禧太后一個很重要的辦公處所,特別是晚清時期,很多禍國殃民、向列強屈膝投降、對國內民眾殘酷鎮壓的決策,都是出自“敗家石”正對著的樂壽堂……

青芝岫原名敗家石,至於您是否和它照相,這個純屬個人的自由,小編不便多說,但在國內,曾經叫過敗家的石頭,僅此一塊而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