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愛吃淡菜的三明人注意!近期謹慎食用!已有36人因它中毒入院

!突發!

近日,

漳州一則突發食物中毒事件

刷爆福建省

一共有36人中毒

出現頭暈、嘔吐、四肢麻木等症狀。

其中一人病情較重!

中毒者大多是食用了

青蛤(淡菜、貽貝)

突發 !多人緊急送醫

8號晚上, 多名網友報料稱, 漳浦佛曇、赤湖多人因食用淡菜中毒, 出現頭暈、嘔吐、四肢麻木等症狀, 部分已送往漳州救治。

據瞭解, 當天下午

漳州市醫院先後接診6名食物(淡菜)中毒患者

部門通報

6月9日淩晨1時許,

漳浦縣相關部門發佈通報,

通報稱,

一共有36名村民送往當地和市級醫院救治,

其中一人病情較重,

其餘患者病情均相對穩定!

通報全文如下:

關於漳浦縣多名群眾疑似貝類中毒事件的情況通報

6月8日下午, 漳浦縣佛曇鎮多名群眾疑似使用貝類海產品後,

出現頭暈、四肢麻痹等中毒症狀, 先後到市縣兩級醫院就診。

接報後, 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 立即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縣長黃慶華第一時間帶領縣分管領導和有關部門、鄉鎮領導親赴醫院, 看望慰問患者。 並召開會議彙集情況, 研究部署及時救治和全面防範措施。 同時指派縣領導到市級醫院看望慰問住院人員。

截止6月8日24時, 先後有36名村民被送往漳州市級醫院和漳浦縣級醫院檢查救治, 其中有1人病情較重, 其餘患者病情均相對穩定。

據初步瞭解, 中毒者大多是食用青蛤(淡菜、貽貝)引起的, 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漳浦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漳浦縣衛生和計劃生育局

2017年6月8日

你愛吃淡菜嗎?

淡菜也叫殼菜或青口

是貽貝科動物的貝肉

殼呈青黑褐色

生活在海濱岩石上

是大家喜愛一道美食

不過, 它也很容易受到污染!

事實上,

因為食用淡菜而導致食物中毒的事件,

在全國多地都發生過!

淡菜中毒的危害性不言而喻

初期症狀均為口唇、手腳麻木

後期伴有噁心嘔吐、頭暈等症狀

重症患者呼吸困難、四肢無力、伴有昏迷!

淡菜為何吃了會中毒?

專家分析淡菜中毒有可能是這種情況產生的:

淡菜體內毒素一般通過攝食有毒單胞藻, 在體內富集形成。 淋痹性貝類毒素一般可能存在於雙貝類體內, 烹煮並不能把該種耐熱的毒素消除。

受赤潮影響

而對於此次漳州中毒事件

有網友指出

引發原因

是這些貝類海鮮受海洋赤潮影響

緊急提醒

漳浦縣食安辦、市場監管局

發佈提醒資訊稱,

因海洋赤潮影響,

該縣沿海出現個別群眾

食用青蛤(淡菜、貽貝)

引起頭暈、手腳麻痹等

身體不適症狀。

為確保群眾飲食全全,

有效預防貝類毒素,

請各餐飲單位嚴禁制售青蛤類食物,

同時提醒廣大群眾

近期暫時不要購買和食用青蛤,

慎食貝殼類海產品。

8日晚間在福建省海洋預報台官方網站看到,當天該網站發佈的福建沿海赤潮發生條件預測(2017年第41期)中顯示,據福建省赤潮災害監視監測網報告,6月6日,泉州石獅市梅林碼頭附近海域(位於預警海區Ⅶ區)發現赤潮,面積約2平方公里,赤潮水體呈暗紅色,呈片狀分佈。赤潮生物第一優勢種為鏈狀亞歷山大藻。

6月9日 09時

繼續發佈赤潮預警公告:

據我省赤潮災害監視監測網報告,7日泉州石獅市梅林碼頭附近海域(位於預警海區Ⅶ區)赤潮仍在持續,面積約3平方公里,赤潮水體呈暗紅色,呈片狀分佈。赤潮生物第一優勢種為鏈狀裸甲藻。

9-10日,受西南氣流影響,我省沿海風浪較小,天氣以陰到多雲為主,氣溫、水溫較高,此類天氣形勢有利於我省沿海赤潮的發生和維持。

根據沿海生態浮標的即時監測顯示,閩江口、泉州大港灣附近海域葉綠素濃度有所上升,其它海域浮標水文、生物、化學等各項指標均在正常範圍內波動。

對於其他海鮮貝類

食用時要注意一下幾點:

1、在烹飪貝類時,要煮熟煮透,高溫下會大大降低微生物污染所造成的食源性風險;

2、避免食用貝類周邊內臟、生殖器及卵子等發黑的部位;

3、儘量減少食用頻率,單次食用量不宜太多;

4、到信譽良好、有檢測證書的商家購買,儘量避免購買來自赤潮地區的貝類。

最後

如何更安全放心的吃各種海邊海鮮

一張圖趕緊GET起來!!

食品安全

不可麻痹大意!

趕緊告訴給身邊的親朋好友!

提醒大家注意:千萬別中毒啊!!!

烹煮並不能把該種耐熱的毒素消除。

受赤潮影響

而對於此次漳州中毒事件

有網友指出

引發原因

是這些貝類海鮮受海洋赤潮影響

緊急提醒

漳浦縣食安辦、市場監管局

發佈提醒資訊稱,

因海洋赤潮影響,

該縣沿海出現個別群眾

食用青蛤(淡菜、貽貝)

引起頭暈、手腳麻痹等

身體不適症狀。

為確保群眾飲食全全,

有效預防貝類毒素,

請各餐飲單位嚴禁制售青蛤類食物,

同時提醒廣大群眾

近期暫時不要購買和食用青蛤,

慎食貝殼類海產品。

8日晚間在福建省海洋預報台官方網站看到,當天該網站發佈的福建沿海赤潮發生條件預測(2017年第41期)中顯示,據福建省赤潮災害監視監測網報告,6月6日,泉州石獅市梅林碼頭附近海域(位於預警海區Ⅶ區)發現赤潮,面積約2平方公里,赤潮水體呈暗紅色,呈片狀分佈。赤潮生物第一優勢種為鏈狀亞歷山大藻。

6月9日 09時

繼續發佈赤潮預警公告:

據我省赤潮災害監視監測網報告,7日泉州石獅市梅林碼頭附近海域(位於預警海區Ⅶ區)赤潮仍在持續,面積約3平方公里,赤潮水體呈暗紅色,呈片狀分佈。赤潮生物第一優勢種為鏈狀裸甲藻。

9-10日,受西南氣流影響,我省沿海風浪較小,天氣以陰到多雲為主,氣溫、水溫較高,此類天氣形勢有利於我省沿海赤潮的發生和維持。

根據沿海生態浮標的即時監測顯示,閩江口、泉州大港灣附近海域葉綠素濃度有所上升,其它海域浮標水文、生物、化學等各項指標均在正常範圍內波動。

對於其他海鮮貝類

食用時要注意一下幾點:

1、在烹飪貝類時,要煮熟煮透,高溫下會大大降低微生物污染所造成的食源性風險;

2、避免食用貝類周邊內臟、生殖器及卵子等發黑的部位;

3、儘量減少食用頻率,單次食用量不宜太多;

4、到信譽良好、有檢測證書的商家購買,儘量避免購買來自赤潮地區的貝類。

最後

如何更安全放心的吃各種海邊海鮮

一張圖趕緊GET起來!!

食品安全

不可麻痹大意!

趕緊告訴給身邊的親朋好友!

提醒大家注意:千萬別中毒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