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劉建華:探秘美女村

2009年底, 我率隊到雲南省貢山縣獨龍江鄉完成農村信用社建設的選址任務。 在返回州府所在地的途中, 同行的怒江州李副州長一再邀請我們到他家那個村子做客, 說這個村子叫美女村, 而且名副其實, 美女如雲。

一個村子稱為“美女村”, 這個名字本身就有極大的誘惑力。 但我卻不以為然, 因為我從事過旅遊行業的管理工作, 對旅遊地的名稱非常敏感, 在地名上編故事, 往往是旅遊部門炒作旅遊專案的一個噱頭。 再說我興致也不高, 獨龍江之行, 山路險峻, 一路顛簸, 來回近20小時的折騰, 已經相當疲憊,

總想早一些回到州府所在地踏踏實實地睡上一覺。 在猶豫不決之際, 一行同事們的積極性已經被李副州長調動起來, 大家興致盎然, 想到美女村看一個究竟。

美女村的真實名字叫古當, 隸屬于福貢縣馬吉行政村, 位於怒江東岸, 碧羅雪山山麓, 清一色傈僳族聚居。 李副州長把他的家鄉描繪得美輪美奐, 不是仙境, 勝似仙境。 當然“誰不說俺家鄉好”呢!我們一行人都被他濃郁的家鄉情結所感動, 哪怕言過其實, 也是情理之中。 感到如果不去一趟, 真是對不起他。

我們的越野車駛上了這條山路, 沿著碧羅雪山逶迤而行, 山路的盡頭, 就是所謂“美女如雲”的古當。 李副州長的描繪得到印證:這裡確實是一個景色秀美之所在。 村子被山峰環抱,

依山臨水, 森林掩映, 溪流輕唱, 鳥兒低吟。 我們登到村子最高處俯瞰, 滔滔怒江奔來眼底, 對岸的高黎貢山峻峭無言。 耳畔傳來幾聲狗吠雞鳴, 一陣微風襲來, 帶著霧氣, 透著清涼, 我不由得深深呼吸幾口, 頓覺神清氣爽, 恰如杜甫詩句:“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鳥香。 ”

我早年插隊當知青的山村, 也是在一條江邊, 依山傍水, 離此地有兩千里之遙, 但與古當村何其相似乃爾!漫步在古當村的山間小道, 腦海裡卻追尋著遠去的記憶, 一股淡淡的鄉愁湧上心田, 由衷感歎:一層山水一層人, 白雲深處情亦深。

李副州長帶著我們一行人到了他家。 院子裡聚集起全村的男女老少, 已經換上節日盛裝在等待我們。 我們一進院子, 三弦琴、笛子彈奏起來,

青年男女唱起了傈僳族的迎賓曲, 幾個傈僳族姑娘端著酒碗, 嫋嫋婷婷迎著我們走了過來。 盛情難卻, 我只好接過酒碗, 一飲而盡。 看到我喝酒這麼爽快, 幾位傈僳族姑娘馬上大方地跳起了傈僳族舞蹈, 院落一下子沸騰起來了。

我忙中偷閒瞅一下正在翩翩起舞的傈僳族姑娘, 一個個倒也長得相貌端正, 身材苗條。 顯著的特點是皮膚白皙, 輪廓鮮明。 李副州長介紹, 省裡面舉辦的一些選美活動, 這裡的姑娘曾經被選中, 授予“金花”、“銀花”之類的稱號。 由此看來, 古當的“美女村”稱號, 還是實至名歸。 李延年詩雲:“北方有佳人, 絕世而獨立。 ”我加一句:華夏西南隅, 舉目是佳麗。

我的這句話也不是空穴來風, 怒江大峽谷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比重是92.2%。

這是一個以傈僳族為主體, 有怒族、獨龍族、白族、普米族、景頗族、藏族、漢族等22個民族共同居住的民族自治州。 各民族的婦女, 只要穿上自己民族的盛裝, 都是各具特色的美女。 以傈僳族為例, 瀘水縣一帶的傈僳族, 稱為黑傈僳, 服飾崇尚黑色, 姑娘打扮出來, 就是一朵朵驚豔的黑牡丹。 福貢縣一帶的傈僳族稱為白傈僳、花傈僳, 女性服飾從上身的緊身袖褂到下身百褶長裙, 花紋鑲邊, 紅藍相間, 豔而不俗;頭戴用白色的珠子和貝殼串成的“歐勒帽”, 再配上從左肩到右腰斜挎的、用瑪瑙串珠做成的“拉貝”等等, 真是五彩繽紛, 美不勝收……我曾在怒江州建州50周年慶典上看到各民族的少女們身著節日盛裝翩翩起舞,
搖曳生輝, 真是花的世界, 美的海洋。

怒江大峽谷的美女, 不僅在於姑娘們的容貌和服飾, 還體現在她們甜美動人的歌聲當中。 峽谷的各個少數民族, 都有反映其民族特點和歷史文化的民歌。 像傈僳族以“擺時”、“優葉”、“木刮”為代表的多聲部民歌, 在世界音樂史上都屬於極其罕見的多聲部原始複式音樂的珍貴遺產。 1999年, 在昆明舉辦中國電影節期間, 怒江大峽谷一個叫百花嶺村的傈僳族姑娘們, 用傈僳語以無伴奏、多聲部的演唱方式, 唱了一首《友誼地久天長》, 頓時傾倒觀眾、震驚中外。 她們的歌聲被稱為“天籟之聲”, 她們被形容為“赤腳走進音樂殿堂的人”。 我聽過她們唱的“擺時”, 一人領唱, 眾人合唱, 姑娘們隨著節拍, 扭動腰肢,婀娜迷人;歌聲那麼和諧整齊,那麼委婉動聽,仿佛天上飄來,而又隨風飄去。

美女村的美是勤勞之美,在田間的耕種與收割中,在山野上的放牧和採摘中,美也體現得淋漓盡致。沿著怒江大峽谷邊的公路驅車前行,你都會看到各個民族的姑娘們在辛勤勞作。她們淳樸姣好的臉上滾動著晶瑩的汗珠,澆灌著這片偏僻而又古老的土地。她們的生活是清貧的、艱辛的,這裡仍然是全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但她們依然堅韌地頑強抗爭,用她們的勤勞,維繫著怒江大峽谷人煙的生生不息。

人說,美麗往往是脆弱的,紅顏易老。我不以為然,像怒江峽谷的美女,是經過歲月磨礪過的美麗,永遠洋溢著旺盛的生機與活力。無論哪個年齡段的女子,都透出一種質樸雋永的美麗。她們素面朝天,從不整容裝飾,卻有一種恬淡超然的美麗。尤其是她們與世無爭、樂觀坦蕩,使青春常駐、紅顏難老。一位養生學家說:如果一個人一天到晚焦慮煩躁、擔驚受怕、惶惶而不可終日,長期在這種憂愁苦悶的心境下衰老很快。比起怒江峽谷這些美女們的悠然自得,我們生活在喧囂繁鬧的都市里確實活得很累。古詩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我認為,恬淡超然,似乎應該是女人美麗的最高境界了。

“美女村”古當的活動組織得豐富多彩,歌舞,樂器彈奏起來,姑娘們翩翩起舞,熱情邀約我們參與其中。美景、美女、美食,古當村美不勝收,目不暇給。歸途,我用半醉的眼睛再次欣賞古當村的景色。房舍周圍的柿子熟了,與掛在屋簷的玉米串相映,構成一幅金黃色的秋景;此時豔陽高照,林中霧氣正在升騰,化成一縷縷白雲,在山腰舒緩流連;山澗流淌著來自碧羅雪山的溪水,清澈見底,幾個傈僳族婦女心無旁騖地在溪邊浣洗衣服,見我們走過,抬頭嫣然一笑,那樸實無華的笑容,充滿友善與純真,比我們剛才喝的“蘇裡瑪”酒還醉人。那一刻,我真羡慕山間的那一縷縷雲彩,在這山林間縈繞、在山寨裡漂蕩、相伴著傈僳族姑娘們地老天荒的美麗,駐守著這夢一般的年年歲歲。

我在想,怒江峽谷的美女村依然是貧困的,由來已久,十分艱難。為了擺脫貧困,很多女孩子只有選擇外出務工,這既是一種必然,也是一種無奈。在家的婦女還是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耕種著陡峭危險、水土流失的地,收穫著愈來愈渺茫的希望。但是,這裡的山水與人文,這裡的神秘和美麗,對外界又具有強大的魅力和吸引力,是獨有的資源,運作得好就是發展的優勢。能否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群眾參與,將美女村作為一個文化旅遊的平臺載體,整合自然風光、民族歌舞、民族服飾、民族飲食、民間傳說、民間工藝等元素,既打造旅遊景區,又打造文化精品,做成一張靚麗的旅遊名片、一個響亮的文化品牌。讓中外遊客到怒江峽谷、到若干美女村領略和享受這一自然風光與民族文化深度融合的旅遊“大餐”,說不定就能走出一條告別傳統生產方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極具特色和競爭力的發展道路。

我相信,這一天應該為期不遠了。

(作者系雲南省政協秘書長)

扭動腰肢,婀娜迷人;歌聲那麼和諧整齊,那麼委婉動聽,仿佛天上飄來,而又隨風飄去。

美女村的美是勤勞之美,在田間的耕種與收割中,在山野上的放牧和採摘中,美也體現得淋漓盡致。沿著怒江大峽谷邊的公路驅車前行,你都會看到各個民族的姑娘們在辛勤勞作。她們淳樸姣好的臉上滾動著晶瑩的汗珠,澆灌著這片偏僻而又古老的土地。她們的生活是清貧的、艱辛的,這裡仍然是全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但她們依然堅韌地頑強抗爭,用她們的勤勞,維繫著怒江大峽谷人煙的生生不息。

人說,美麗往往是脆弱的,紅顏易老。我不以為然,像怒江峽谷的美女,是經過歲月磨礪過的美麗,永遠洋溢著旺盛的生機與活力。無論哪個年齡段的女子,都透出一種質樸雋永的美麗。她們素面朝天,從不整容裝飾,卻有一種恬淡超然的美麗。尤其是她們與世無爭、樂觀坦蕩,使青春常駐、紅顏難老。一位養生學家說:如果一個人一天到晚焦慮煩躁、擔驚受怕、惶惶而不可終日,長期在這種憂愁苦悶的心境下衰老很快。比起怒江峽谷這些美女們的悠然自得,我們生活在喧囂繁鬧的都市里確實活得很累。古詩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我認為,恬淡超然,似乎應該是女人美麗的最高境界了。

“美女村”古當的活動組織得豐富多彩,歌舞,樂器彈奏起來,姑娘們翩翩起舞,熱情邀約我們參與其中。美景、美女、美食,古當村美不勝收,目不暇給。歸途,我用半醉的眼睛再次欣賞古當村的景色。房舍周圍的柿子熟了,與掛在屋簷的玉米串相映,構成一幅金黃色的秋景;此時豔陽高照,林中霧氣正在升騰,化成一縷縷白雲,在山腰舒緩流連;山澗流淌著來自碧羅雪山的溪水,清澈見底,幾個傈僳族婦女心無旁騖地在溪邊浣洗衣服,見我們走過,抬頭嫣然一笑,那樸實無華的笑容,充滿友善與純真,比我們剛才喝的“蘇裡瑪”酒還醉人。那一刻,我真羡慕山間的那一縷縷雲彩,在這山林間縈繞、在山寨裡漂蕩、相伴著傈僳族姑娘們地老天荒的美麗,駐守著這夢一般的年年歲歲。

我在想,怒江峽谷的美女村依然是貧困的,由來已久,十分艱難。為了擺脫貧困,很多女孩子只有選擇外出務工,這既是一種必然,也是一種無奈。在家的婦女還是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耕種著陡峭危險、水土流失的地,收穫著愈來愈渺茫的希望。但是,這裡的山水與人文,這裡的神秘和美麗,對外界又具有強大的魅力和吸引力,是獨有的資源,運作得好就是發展的優勢。能否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群眾參與,將美女村作為一個文化旅遊的平臺載體,整合自然風光、民族歌舞、民族服飾、民族飲食、民間傳說、民間工藝等元素,既打造旅遊景區,又打造文化精品,做成一張靚麗的旅遊名片、一個響亮的文化品牌。讓中外遊客到怒江峽谷、到若干美女村領略和享受這一自然風光與民族文化深度融合的旅遊“大餐”,說不定就能走出一條告別傳統生產方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極具特色和競爭力的發展道路。

我相信,這一天應該為期不遠了。

(作者系雲南省政協秘書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