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矮行星冥王星的地位再受挑戰,其可能不是柯伊伯帶最大天體

人類對宇宙、銀河系、太陽系乃至所居住的地球的認識是在不斷的發展變化,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 人類對於事物的認知不斷的更新和反覆運算, 不斷的推翻和修正之前的認識, 再形成新的認識。 在宇宙探索方面, 曾經被列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就是很好的例子, 目前冥王星為矮行星。

冥王星

冥王星是人類在1930年發現的, 是第一顆被發現的柯伊伯帶天體, 當時人類對於柯伊伯帶的認識還很少, 所以把冥王星列為第九大行星, 但是隨著對柯伊伯帶的不斷研究和探索, 發現了越來越多的柯伊伯帶天體, 冥王星的地位也不斷的受到挑戰, 目前冥王星是柯伊伯帶體積最大、品質第二(品質比鬩神星小)的矮行星。

小行星帶和柯伊伯帶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 除了八大行星如, 水星、金星、地球等以及他們的衛星以外, 還有兩個聚集了大量天體的區域, 他們分別是小行星帶和柯伊伯帶。 小行星帶位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 距離地球也較近, 所以人類對其的認識也較多, 估計小行星帶內的小行星數量超過50萬顆以上, 絕大多數小行星個頭很小, 呈不規則形態。 在小行星帶中最大的天體是矮行星:穀神星,

直徑為950千米, 小於冥王星2371千米的直徑。

小行星帶示意圖

但是, 柯伊伯帶的情況就不是十分明朗了, 由於柯伊伯帶位於海王星軌道以外, 距離太陽和地球都非常遙遠, 距離太陽約30個天文單位, 也就是45億千米之外, 所以人類目前對柯伊伯帶的認識還不全面,

還處於不斷的探索階段。 目前在人類發射的航天器中, 只有少數的幾個, 如旅行者1號和2號到達柯伊伯帶。

已知的柯伊伯帶天體

柯伊伯帶是太陽系形成時遺留下來的一些團塊物質, 在45億年前, 有許多這樣的團塊在更接近太陽的地方繞著太陽轉動,

它們互相碰撞, 有的就結合在一起, 形成地球和其他類地行星, 以及氣體巨行星的固體核。 在遠離太陽的地方, 那裡的團塊處在深度的冰凍之中, 就一直原樣保存了下來, 柯伊伯帶估計就是這些物質的保留區。

柯伊伯帶示意圖

在柯伊伯帶廣闊的區域中, 也和小行星帶一樣存在著數以萬計的天體,只不過由於距離遙遠,目前人類對其的認識還十分有限,但是隨著探測的深入,越來越多的柯伊伯帶天體將被發現,到時候冥王星的地位將會再次受到挑戰,目前冥王星在柯伊伯帶體積最大的地位恐將不保。

冥王星

冥王星是柯伊伯帶體積最大的嗎? (單選) 0人 0% 是 0人 0% 不是 0人 0% 不知道 投票

也和小行星帶一樣存在著數以萬計的天體,只不過由於距離遙遠,目前人類對其的認識還十分有限,但是隨著探測的深入,越來越多的柯伊伯帶天體將被發現,到時候冥王星的地位將會再次受到挑戰,目前冥王星在柯伊伯帶體積最大的地位恐將不保。

冥王星

冥王星是柯伊伯帶體積最大的嗎? (單選) 0人 0% 是 0人 0% 不是 0人 0% 不知道 投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