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ASCO專家專訪系列:EGFR-TKI耐藥二線化療進展後治療

隨著EGFR-TKI耐藥臨床研究的逐漸深入, 傳統RECIST療效評價標準對於靶向治療耐藥的判定顯示出一定的局限性。 在臨床實踐中, 部分僅僅出現影像學進展的患者, 如果為緩慢進展且症狀不顯著, 繼續給予EGFR-TKI治療仍可觀察到一定的獲益。 本次大會上公佈了Re-challenge 研究(CTONG1304)的試驗結果, 現在我們就來聽聽宋勇教授對它的看法。

腫瘤資訊:恭喜宋教授您的Rechallenge研究在本次ASCO大會上中了Poster, 您能否給我們簡單的介紹一下這個試驗的設計構想?

宋勇教授:CTONG1304研究設想是基於真實世界的臨床需求, 設計該試驗時奧希替尼還未上市, 對於一代TKI進展以後二線化療的病人再進展的治療確實是難題。 如果能夠在化療進展以後再用原先所使用的TKI做re-challenge, 能否改善病人的生存, 給病人帶來更好的生活品質和生存獲益, 這是初步設計思路。

該研究結果證實了當初的設想, 第一, 第一代TKI的re-challenge確實可以給病人帶來一定時間的生存, PFS超過了四個月。 第二, 過程中間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 治療後給病人外周血做動態的基因檢測, 尤其是T790M的檢測, 發現如果病人的T790M是陰性則獲益更多, 陽性的病人則獲益相對較少。 該研究告訴我們如果一代TKI進展以後,

二線化療再進展以後, 一代TKI的re-challenge可能是一種可選的方式(針對T790M陰性患者)。

腫瘤資訊:既往獲益于吉非替尼一線治療並接受過二線化療的EGFR突變陽性晚期NSCLC患者再次接受三線吉非替尼治療仍可獲得療效, 您認為其機制是什麼?

宋勇教授:確切機制到目前為止仍然不是十分清楚, 需要更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但是我個人理解可能和以下的因素有關。 腫瘤對一個藥物的治療反應, 尤其是對分子靶向藥物的治療反應, 往往用克隆選擇學說來理解可能相對恰當一些。 在一線進展以後, 二線化療所消滅的這部分腫瘤的細胞群體有可能對化療敏感, 也有可能把原先對一代TKI敏感的這部分細胞選擇出來, 所以在化療失敗以後,

相對於一代TKI來說, 這部分細胞群體的敏感性提高了, 所以這有可能是re-challenge的機制。

腫瘤資訊:在當今三代EGFR TKI已經上市, 針對EGFR T790M陽性患者成為標準治療的情況下, Rechallenge試驗結果對於EGFR T790M陰性患者的指導意義?

宋勇教授:該研究雖然完成以後奧希替尼在中國已經上市, 如果一代TKI耐藥進展以後,

EGFR T790M陽性的病人應該給予三代TKI治療, 但是該研究仍然有現實意義。 第一, 奧希替尼雖然在中國上市, 但是價格相對較貴, 不是所有人能承擔昂貴的治療費用, 從經濟學的角度上來講是有相對合理性。

第二, 該研究發現對一部分EGFR T790M陰性的病人獲益會更明顯, 如果一代TKI進展以後, 或者是在二線化療進展以後, 對EGFR T790M陰性的病人再用一代TKI的re-challenge可能也是相對理想的治療方式。

腫瘤資訊:從研究結果看, EGFR T790M的檢測意義和預測預後意義得到了進一步證明, 請發表一下您的觀點

宋勇教授:EGFR T790M是三代TKI療效的預測分子, EGFR T790M陽性則三代TKI可以發揮更好的作用, 但是其在預後中的意義並不十分清楚, 但就該研究而言, T790M陰性的病人對一代TKI的治療反應是好的, 從機理、作用機制上講是可以理解的,但並不認為可以作為愈後的預測分子。所以關於這方面的研究還需要繼續深入。

從機理、作用機制上講是可以理解的,但並不認為可以作為愈後的預測分子。所以關於這方面的研究還需要繼續深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