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劉洪冰作品|感動的憶念

感動的憶念

〇劉洪冰

1

傾聽之旅, 從每一扇大門開始。

沒有雲彩的晴天, 陽光炙熱。 本來作為束縛女性青絲的帽子, 怕長髮落地, 影響清潔生產,

但眾人多討要了戴上, 就變成了遮陽帽。 也像貼了標籤, 妥妥的, 不顯走樣, 反倒促成了整體感。

帽子底下的傾聽, 也是交流方式的一種。 有時候, 更勝於翻開書本與文字對話, 跳出紙上談兵的印象。

跟著團, 隨著引導, 雲朵一樣漂移。 不同的參觀地點, 不同的講解風格, 不同的領會與體悟。 各有千秋, 獨具特色。 有突出企業亮點的, 有展示創新成果的, 有凸顯產品市場的, 有宣傳競爭核心的, 也有推介領航舵手的。

無論怎樣的講解, 都似一隻溫暖的手, 打開了那個封閉的空間, 拉著眾人一腳踏進行業, 等於拉扯門外漢邁入圈子的門檻。

與之相向同行, 場景切換, 還有不同的伴奏。 那鋼鐵車床憤怒咆哮般的巨聲撞擊, 那滑鼠鍵盤輕快飄逸的劈啪敲擊,

那軌道傳輸帶上成品頑皮的擁抱撲擊, 那自動生產線嚴絲合縫的對沖射擊......都跟隨在明眸皓齒的解說之中, 彼此包容, 相互融解, 渾然構成絕妙的和絃。

這種質樸的節拍, 一點點, 一滴滴, 浸潤了或許端嚴的心扉, 撬開了或許挑剔的眼簾。

每一處介紹帶著章法, 每一個措詞經過推敲。 沒有一處不用心, 沒有一處不盡力。

出得門來, 脫了帽子, 交還之後, 就像撕掉標記, 又是一樣的平頭, 彼此無差別。 不由含笑, 不免莞爾, 也不禁頷首。

大道無邊。 對於大多數傾聽者, 簡潔一點, 淺顯一點, 直觀一點, 就是最親熱的家常拉近。

但我知道, 不管哪一種方式, 哪一種表達, 都花費了功夫凝聚了心血。 都應該學習, 都應該尊重,

都應該首肯。

2

在綠樹掩映的廊道裡, 在高廣空曠的車間裡, 在巨幅寬屏的監控裡, 在狹促擁擠的實驗室裡, 在琳琅滿目的商品展示廳裡, 在排列有序的生產線裡, 甚至, 在抽煙休憩的茶水間裡, 在停放電動車的牆邊角落裡......佇立四顧, 我們是旁觀者。

曾在多年以前, 如同朝聖般, 在廠門外有一個夢想, 幻生出種種的憧憬。 站在產業鏈埠的勞動者, 是怎樣地測量是怎樣地焊接, 是怎樣地刻畫怎樣地描繪, 是怎樣地加工怎樣地製作, 又怎樣地交接怎樣地回歸。 他們是否也會和神秘的生產流程一樣, 經過繁雜的工序, 不斷地在昇華, 變成了生活裡另外的一個人?

而今在廠區, 清風一樣拂過。 看到了設計, 看到了勞作, 看到了凝思, 看到了精煉,

看到了資料的跳躍, 也看到了跟自己一樣的身影。

我們依然是路人, 只是遠遠地觀看, 但留下的已經不僅僅是一瞥。

不管是富麗堂皇的門廳, 還是鏽跡斑斑的車床, 或者是框邊蹭掉了漆皮的椅子, 都是一種存在。 不管是南國風情的椰林, 還是土生土長的冬青, 或者是精巧無比的盆景, 都是一種狀態。

靜物只是一個襯托, 留得住影跡, 見證了變遷。

所有的高巍和亮麗, 或者說相對而言的粗礪和陳舊, 最後都會變成時光的孩子。 就像前幾天被狂風撲倒的大樹——伐木而盡, 如同機緣巧合遇見五彩飛揚華光四溢的日暈——普照天宇、大寫的句號, 終會消散。

所有的產品從這裡經過, 最後變成了商品。

循著許多人、許多天、許多次走過的路,

懷著不可名狀的心情, 悄悄地跟隨, 輕輕地躡足, 慢慢地感悟。 在我的眼裡, 它們都是一樣的平等, 一樣的莊嚴, 一樣的偉大。

3

鐵屑的味道略帶尖厲, 煙葉的味道刺激嗆鼻, 注塑的味道有清冷的苦澀, 焊縫的味道有烘烤的焦灼......

每一份職業都有不經意的窪地和不為人知的痛點。 常人看重的是外在的光鮮, 對於掩藏其中的流弊通常忽略不計。 可是, 誰都知道, 雨水澆過大地, 沒有枝葉遮擋的地方, 都是一樣被淋濕。

嗅著不同的味道, 聞著不同的氣息, 站在不同的角度, 說著不同的話語。 不管是體力的掙揣, 還是智力的傾注, 每一名勞動者習慣于站在自己的角度判斷是非, 衡量得失。

對於一名普通的工友而言, 帕累托最優標準是遙遠的, 價值與使用價值是遙遠的,貨殖列傳是遙遠的。時光流逝汗水流淌,付出了,收成何在?月終曲盡,不關心人類,只關心收入。

勞有所得,天經地義。

對於一名富有膽識的企業家而言,經濟下行壓力是實在的,市場殘酷競爭是實在的,疊加成本與工資報酬是實在的。左手托道義,右手托存亡,此情誰訴?若非鐵打銅鑄,千斤重負不敢輕吐。

為正不易,實業難立。

每個人都是天地間飄蕩的塵埃,看誰離泥土的距離更近一些。

有時候,回味那些胸羅天下的籌畫謀略,不能不離開地面的平視,需要再高一些的俯瞰。

譬如縱橫闔閭,不但講絕對優勢、比較優勢,還能知發展短板、道能力不足;橫看同地域、同行業,比市場、抓機遇,豎看上下游產業,關聯領域企業;遠觀前景,談變數講應對,近收眼底,論管理比效益。譬如卓越雄辯,闡釋產業政策競爭政策,列舉動態產能行業標準,對比科技創新經濟結構調整......

一貫固執地認為,實業興國不枉空談。莊農沒有豐收,再多的市場都是空殼;種不出上好的糧食,除非荒年,秕穀子定賣不上好價錢;各家的洋芋磨不成粉,別人的蕎麥就會湧來。無論網路如何強勁,沒有傳統實業根芽的滋養,離開實體經濟的強勢支撐,終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好像算不得真正的強大。

每見眉間堆愁霜,獨憐風雨起蒼黃。銘刻于心的操勞,其實應該是不忘初心的操守。至今猶記,那個撲面而來的標語——精品戰略,讓員工過上好日子!

且莫論其他,唯此一斑,足窺苦心經營,良心企業,堪為實業脊樑,業界希望。

字裡行間的實誠,令人難忘,令人溫暖,令人感動。

價值與使用價值是遙遠的,貨殖列傳是遙遠的。時光流逝汗水流淌,付出了,收成何在?月終曲盡,不關心人類,只關心收入。

勞有所得,天經地義。

對於一名富有膽識的企業家而言,經濟下行壓力是實在的,市場殘酷競爭是實在的,疊加成本與工資報酬是實在的。左手托道義,右手托存亡,此情誰訴?若非鐵打銅鑄,千斤重負不敢輕吐。

為正不易,實業難立。

每個人都是天地間飄蕩的塵埃,看誰離泥土的距離更近一些。

有時候,回味那些胸羅天下的籌畫謀略,不能不離開地面的平視,需要再高一些的俯瞰。

譬如縱橫闔閭,不但講絕對優勢、比較優勢,還能知發展短板、道能力不足;橫看同地域、同行業,比市場、抓機遇,豎看上下游產業,關聯領域企業;遠觀前景,談變數講應對,近收眼底,論管理比效益。譬如卓越雄辯,闡釋產業政策競爭政策,列舉動態產能行業標準,對比科技創新經濟結構調整......

一貫固執地認為,實業興國不枉空談。莊農沒有豐收,再多的市場都是空殼;種不出上好的糧食,除非荒年,秕穀子定賣不上好價錢;各家的洋芋磨不成粉,別人的蕎麥就會湧來。無論網路如何強勁,沒有傳統實業根芽的滋養,離開實體經濟的強勢支撐,終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好像算不得真正的強大。

每見眉間堆愁霜,獨憐風雨起蒼黃。銘刻于心的操勞,其實應該是不忘初心的操守。至今猶記,那個撲面而來的標語——精品戰略,讓員工過上好日子!

且莫論其他,唯此一斑,足窺苦心經營,良心企業,堪為實業脊樑,業界希望。

字裡行間的實誠,令人難忘,令人溫暖,令人感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