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考的意義是一場成人禮,而非命運的判決書

部分文章出處/簡書-梅若惜

路遙曾在小說《人生》中寫到,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 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 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對於現代的大部分人來說, 高考, 就是這緊要的幾步當中最重要的第一步。

高考在一個人一生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對每一個經歷過高考的人來說, 都是一輩子不可能忘記的。

又是一年高考完成時。 “年年歲歲花相似, 歲歲年年人不同。 ”一年年的高考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莘莘學子。 每年高考結束後, 總是幾家歡喜幾家憂, 淚水和汗水並存。

得意者, 一朝成名天下知, 失意者,

十年寒窗苦讀付之一炬, 踏上與眾庸庸學子相同的道路。

其實, 高考不過是途徑之一, 而非目的, 高考沒有成功並不是對你人生失敗的宣判。 高考成功, 並不意味著從此鵬程萬里、衣食無憂, 它只以為著你有了一個更好的環境和資源。 不成功, 也不代表今後的人生就徹底失敗, 再沒有翻身的可能, 更何況, 在這個互聯網飛速發達的時代, 時時存在變化, 處處充滿機遇, 比起從前, 各種好的資源更為豐富, 或許途徑也更為公平。

很久以前, 在大學畢業還分配的時候, 很多人把高考當成改變命運的唯一手段, 尤其是農村家庭的孩子, 改變面朝黃土背朝天生活的唯一出路恐怕就是高考了, 因此那時候會有很多連續複讀很多年的青年,

我知道的一個人是複讀了五年才考上了大學, 從此跳出了農門。 當問他有沒有為浪費了五年的青春後悔過的時候, 他說高考改變了自己一生的命運何談後悔呢?而現在的他僅僅是一家國企的老職員, 身材發福, 過著平常的小康生活。

但時至今日, 大學早已不分配工作, 隨著高校的擴招, 大學生的數量越來越多, 很多人大學畢業之後未必能夠找到合適且體面的工作, 北大的畢業生去賣了豬肉而不是如同眾人想像中那樣, 站在社會舞臺的中央, 而三本的孩子卻考上了清華研究生。 未來如何, 並不取決於高考的好壞, 更重要的在於, 考高之後, 面對未來的生活, 你所做出的努力。

因為, 高考不是終點, 而是起點。 高考以後,

你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但重點是, 你要清楚自己是去上大學, 而不是被大學給上了。 你是大學四年的主宰, 而別讓大學主

如果你寒窗苦讀十二年, 只是為了再沒有人管束你打遊戲, 恭喜你, 你很幸運的被大學給上了, 並且已經默認加入了“畢業就失業軍團”的預備團。

如果你帶著相當明確的目的性奔向了大學, 你就要時刻告訴自己, 我是來掌控大學四年的, 是來上大學的。

1.學會獨立生活的能力。

幾年前, 流行陪讀。 眾多家長因為孩子考上了大學而提前在大學附近租房陪孩子讀書, 原因是從小“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孩子讓家長擔心孩子不能適應大學的生活, 選擇陪讀, 是想讓孩子慢慢適應大學生活, 可是結果卻往往事與願違, 孩子的依賴性越來越強, 身體雖然長大, 可是心理年齡卻極低, 慢慢成長為“社會巨嬰”, 這樣的大學生, 不僅無法在日後的人生道路中發揮本身的價值, 反而有可能成為啃老一族, 不僅是父母的負擔, 還是社會承載的負擔。 他們, 就是被陪讀毀掉的一類。

進入大學, 很多大一學生, 因為到了新的環境, 家離得又遠, 難免會有些茫然, 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雖然在大學裡能得到老師的輔導和同學的説明, 但是絕大多數人需要靠自己適應轉變的過程。

尤其對於女生來講, 會特別想家。 我至今仍記得上大學後收到母親第一封來信時, 只念了“見字晤面”四個字便已經哽咽了, 瞬間眼淚便如決堤的江水滔滔不絕, 將信紙都打濕了。 想念歸想念, 但時間是從來不會等人成長的, 我們必須, 必須, 必須要在這匆匆而過的時間洪流中用最快的速率成長起來, 第一步, 就是斷奶獨立。

獨立的過程, 雖然艱難, 但卻是每個人都必須要經歷的必修課。

有的人是在軍營學會了獨立, 更多的人則是在大學。

不僅僅要學會獨立的生活,更要學會自我管理,自我規劃,這樣才能更好的迎接未來的挑戰。青年人常常嚷嚷著要自由要自由,不獨立,何來自由?

2.把大學當做社會,提升你的人際交往能力。

進入大學,就要和形形色色的人相處,四海八方不同的思想,不同的三觀,不同的風俗,不同的家境,乃至不同的階層……這樣的情況大概會令許多初離家的孩子應接不暇,手忙腳亂。我們要用新的眼光去看問題,用新的思維去考慮問題,如果改變不了環境,就不得不去適應這個環境。

進入大學,和人相處,有友情,關愛,有時充滿溫馨;也有嫉妒,仇恨,有時佈滿陷阱。或許,舍友不等於朋友,戀愛不等於愛情。

從中學進入大學,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同學們相處,大家的習慣不同,基礎不同,對世界的認知不同,有時候產生問題和矛盾也在所難免。關鍵是,在面對這些問題和矛盾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去跟別人相處,如何用別人可以接受、覺得舒服的方式去化解問題和矛盾。

大學,有學生會,有各種各樣的社團可以參加,有各種各樣的兼職機會可以去賺錢,也有各種各樣的聚會可以輕鬆地花掉錢。大學就是一個小社會,想要在其中有品質的生活,有時候需要我們去學習、去適應、去磨合,這樣才能在不斷的改變包容中提升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學會與人相處的智慧。有了提前的磨礪,等將來畢業到了更加複雜的社會上時,才能順理成章生活得如魚得水。

3.培養自學能力。

大學與中學最大的不同,是教學方式的不同,大學之前都是老師督促著學習,是被動的,到了大學以後,老師的授課非常快,如果沒有提前預習常常是跟不上的,而且大學對於學生學習的管理相對寬鬆,不會有老師一直跟在屁股後面督促你。事實上,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這一點在大學表現的非常明顯。因此,在大學往往會出現兩個極端,想學習的人,提前預習,課後複習,自由的時間也常常去圖書館、自習室主動的學習;而不想學習的人,則缺少了約束,不僅在業餘時間很少學習,聽課的品質也不高。

缺少了老師的督促,一切都要靠自己,因此,很多人的自學能力也常常在大學時代被培養起來。不少學有所成的人士在接受採訪時,都表示自己的自學能力是從大學培養的,也正是因為有了自學能力,才使他們在離開校園之後知道如何通過自學來提升自己,最終獲得了成功。

有了自學能力,你將受益終生。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可是有很多人,往往到了很大的年紀,也沒有掌握自學的能力,學習的品質就可想而知了。

4.給自己的大學時代訂立一個一個的目標。

在一九五三年時,美國哈佛大學曾對當時的應屆畢業生做過一次追蹤研究,在這個研究中詢問當時那些畢業生是否對未來有清楚明確的目標以及達成目標的書面計畫,結果只有不到百分之三的學生有肯定的答覆。

而在二十年後,一九七三年時,再次訪問了當年理解調查的畢業生,結果發現那些有明確目標及計畫的百分之三的學生,在二十年後他們不論在事業成就,愉悅及愉悅程度上都高於其他的人。尤有甚者,這百分之三的人的財富總和,居然大於另外百分之九十七的所有學生的財富總和,而這就是設定目標的力量。

另一個例子是,曾有人做過一個實驗:組織三組人,讓他們分別沿著十公里以外的三個村子步行。

第一組的人不知道村莊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遠,只告訴他們跟著嚮導走就是。剛走了兩、三公里就有人叫苦,走了一半時有人幾乎憤怒了,他們抱怨為什麼要走這麼遠,何時才能走到一半時有人甚至坐在路邊不願走了,越往後走他們的情緒越低。

第二組的人知道村莊的名字和路段,但路邊沒有里程碑,他們只能憑經驗估計行程時刻和距離。走到一半的時候大多數人就想知道他們已經走了多遠,比較有經驗的人說:"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於是大家又簇擁著向前走,當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時,大家情緒低落,覺得疲憊不堪,而路程似乎還很長,當有人說:"快到了!"大家又振作起來加快了步伐。

第三組的人不僅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上每一公里就有一塊里程碑,人們邊走邊看里程碑,每縮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陣的愉悅。行程中他們用歌聲和笑聲來消除疲勞,情緒一向很高漲,因此很快就到達了目的地。

當人們的行動有明確的目標,並且把自我的行動與目標不斷加以對照,清楚地知道自我的進行速度和與目標相距的距離時,行動的動機就會得到維持和加強,人就會自覺地克服一切困難,發奮到達目標。

高考前,大家都有一個具體的目標,那就是考大學,每天都在拼命學習,為了實現考大學的目標而努力。可是高考之後,這個目標消失了,沒有人再為我們設定目標,再驅使我們前進,很多人就是因為這樣到了大學常常感到迷茫,沒有了方向和動力,漸漸地頹廢了。

因此,在大學裡,需要好好為自己的將來做一個規劃,制定一個目標。這個目標或許是考研、或許是出國、或許是考取公務員、也或許是當偉大的科學家,無論選擇何者為目標,你都將會比現在更有奮鬥的力量。

5.感受青春

大學是舞動青春的舞臺,在這裡,每一個人每一天都可以笑聲飛揚,每一時每一刻都可以充滿激情。

在大學裡,還應該做的一件事就是用心去經營自己的青春,讓青春以最美的姿態、最絢爛的色彩、最動人的天籟,留存在我們的生命裡。

珍惜在大學的時光,它是邁向社會之前最後的校園生活。在大學裡,你可以用真心結交三五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談一場關於青春的戀愛,可以利用假期時間與同學結伴去勇闖天涯。

如果說之前的生活是含苞待放的花朵,那麼高考之後的大學生活就是初綻的花蕾,它嬌豔、明媚,帶著舞動的青春傲立在枝頭,一切都是那麼陽光充滿著希望。

高考之後的大學生活,在等待著你。

如果你有幸進入了一流的大學,那麼恭喜你,你獲得了對你成長來講更好的資源與環境,在這裡,有更好的老師、更好的平臺、更好的物質條件來滿足你成長的需要。如果你進入了一所普通的高校,那麼也不要氣餒,人生的比拼並沒有結束,真正考驗你是否能夠成長為一個棟樑之才的時刻才剛剛開始,在這裡,你將學會獨立、學會如何與人相處、培養自己良好的自學能力,用辛勤和汗水讓自己的青春之花綻放。

《超級演說家》第二季的冠軍得主劉媛媛曾在演講中說,她曾經的夢想是考北大,但是高考卻並沒有將她送入北大,高考後她進入了一所普通高校。但她並未就此認輸,四年後,她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北大的研究生,最終來到了北大,實現了最初的夢想。

因此,高考以後,無論分數如何,它只是決定你未來的三、四年在何處生活,並不能真正決定你的未來。

真正的較量,才剛剛開始。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趁年輕,好好努力,真正屬於你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不僅僅要學會獨立的生活,更要學會自我管理,自我規劃,這樣才能更好的迎接未來的挑戰。青年人常常嚷嚷著要自由要自由,不獨立,何來自由?

2.把大學當做社會,提升你的人際交往能力。

進入大學,就要和形形色色的人相處,四海八方不同的思想,不同的三觀,不同的風俗,不同的家境,乃至不同的階層……這樣的情況大概會令許多初離家的孩子應接不暇,手忙腳亂。我們要用新的眼光去看問題,用新的思維去考慮問題,如果改變不了環境,就不得不去適應這個環境。

進入大學,和人相處,有友情,關愛,有時充滿溫馨;也有嫉妒,仇恨,有時佈滿陷阱。或許,舍友不等於朋友,戀愛不等於愛情。

從中學進入大學,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同學們相處,大家的習慣不同,基礎不同,對世界的認知不同,有時候產生問題和矛盾也在所難免。關鍵是,在面對這些問題和矛盾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去跟別人相處,如何用別人可以接受、覺得舒服的方式去化解問題和矛盾。

大學,有學生會,有各種各樣的社團可以參加,有各種各樣的兼職機會可以去賺錢,也有各種各樣的聚會可以輕鬆地花掉錢。大學就是一個小社會,想要在其中有品質的生活,有時候需要我們去學習、去適應、去磨合,這樣才能在不斷的改變包容中提升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學會與人相處的智慧。有了提前的磨礪,等將來畢業到了更加複雜的社會上時,才能順理成章生活得如魚得水。

3.培養自學能力。

大學與中學最大的不同,是教學方式的不同,大學之前都是老師督促著學習,是被動的,到了大學以後,老師的授課非常快,如果沒有提前預習常常是跟不上的,而且大學對於學生學習的管理相對寬鬆,不會有老師一直跟在屁股後面督促你。事實上,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這一點在大學表現的非常明顯。因此,在大學往往會出現兩個極端,想學習的人,提前預習,課後複習,自由的時間也常常去圖書館、自習室主動的學習;而不想學習的人,則缺少了約束,不僅在業餘時間很少學習,聽課的品質也不高。

缺少了老師的督促,一切都要靠自己,因此,很多人的自學能力也常常在大學時代被培養起來。不少學有所成的人士在接受採訪時,都表示自己的自學能力是從大學培養的,也正是因為有了自學能力,才使他們在離開校園之後知道如何通過自學來提升自己,最終獲得了成功。

有了自學能力,你將受益終生。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可是有很多人,往往到了很大的年紀,也沒有掌握自學的能力,學習的品質就可想而知了。

4.給自己的大學時代訂立一個一個的目標。

在一九五三年時,美國哈佛大學曾對當時的應屆畢業生做過一次追蹤研究,在這個研究中詢問當時那些畢業生是否對未來有清楚明確的目標以及達成目標的書面計畫,結果只有不到百分之三的學生有肯定的答覆。

而在二十年後,一九七三年時,再次訪問了當年理解調查的畢業生,結果發現那些有明確目標及計畫的百分之三的學生,在二十年後他們不論在事業成就,愉悅及愉悅程度上都高於其他的人。尤有甚者,這百分之三的人的財富總和,居然大於另外百分之九十七的所有學生的財富總和,而這就是設定目標的力量。

另一個例子是,曾有人做過一個實驗:組織三組人,讓他們分別沿著十公里以外的三個村子步行。

第一組的人不知道村莊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遠,只告訴他們跟著嚮導走就是。剛走了兩、三公里就有人叫苦,走了一半時有人幾乎憤怒了,他們抱怨為什麼要走這麼遠,何時才能走到一半時有人甚至坐在路邊不願走了,越往後走他們的情緒越低。

第二組的人知道村莊的名字和路段,但路邊沒有里程碑,他們只能憑經驗估計行程時刻和距離。走到一半的時候大多數人就想知道他們已經走了多遠,比較有經驗的人說:"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於是大家又簇擁著向前走,當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時,大家情緒低落,覺得疲憊不堪,而路程似乎還很長,當有人說:"快到了!"大家又振作起來加快了步伐。

第三組的人不僅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上每一公里就有一塊里程碑,人們邊走邊看里程碑,每縮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陣的愉悅。行程中他們用歌聲和笑聲來消除疲勞,情緒一向很高漲,因此很快就到達了目的地。

當人們的行動有明確的目標,並且把自我的行動與目標不斷加以對照,清楚地知道自我的進行速度和與目標相距的距離時,行動的動機就會得到維持和加強,人就會自覺地克服一切困難,發奮到達目標。

高考前,大家都有一個具體的目標,那就是考大學,每天都在拼命學習,為了實現考大學的目標而努力。可是高考之後,這個目標消失了,沒有人再為我們設定目標,再驅使我們前進,很多人就是因為這樣到了大學常常感到迷茫,沒有了方向和動力,漸漸地頹廢了。

因此,在大學裡,需要好好為自己的將來做一個規劃,制定一個目標。這個目標或許是考研、或許是出國、或許是考取公務員、也或許是當偉大的科學家,無論選擇何者為目標,你都將會比現在更有奮鬥的力量。

5.感受青春

大學是舞動青春的舞臺,在這裡,每一個人每一天都可以笑聲飛揚,每一時每一刻都可以充滿激情。

在大學裡,還應該做的一件事就是用心去經營自己的青春,讓青春以最美的姿態、最絢爛的色彩、最動人的天籟,留存在我們的生命裡。

珍惜在大學的時光,它是邁向社會之前最後的校園生活。在大學裡,你可以用真心結交三五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談一場關於青春的戀愛,可以利用假期時間與同學結伴去勇闖天涯。

如果說之前的生活是含苞待放的花朵,那麼高考之後的大學生活就是初綻的花蕾,它嬌豔、明媚,帶著舞動的青春傲立在枝頭,一切都是那麼陽光充滿著希望。

高考之後的大學生活,在等待著你。

如果你有幸進入了一流的大學,那麼恭喜你,你獲得了對你成長來講更好的資源與環境,在這裡,有更好的老師、更好的平臺、更好的物質條件來滿足你成長的需要。如果你進入了一所普通的高校,那麼也不要氣餒,人生的比拼並沒有結束,真正考驗你是否能夠成長為一個棟樑之才的時刻才剛剛開始,在這裡,你將學會獨立、學會如何與人相處、培養自己良好的自學能力,用辛勤和汗水讓自己的青春之花綻放。

《超級演說家》第二季的冠軍得主劉媛媛曾在演講中說,她曾經的夢想是考北大,但是高考卻並沒有將她送入北大,高考後她進入了一所普通高校。但她並未就此認輸,四年後,她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北大的研究生,最終來到了北大,實現了最初的夢想。

因此,高考以後,無論分數如何,它只是決定你未來的三、四年在何處生活,並不能真正決定你的未來。

真正的較量,才剛剛開始。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趁年輕,好好努力,真正屬於你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