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易跌難漲,2017豬價何去何從?

雖然2017年被稱為所謂的“銀豬年”, 但春節過後豬價便一路下滑, 養殖利潤也隨之大幅縮減。 據統計, 目前每頭豬的利潤已經在約200元的區域。

大週期下跌勢難改

由於前期大規模養殖場跑馬圈地式擴充產能投產以及養殖戶跟隨進行產能擴張, 目前豬價仍處於大週期下跌通道。 與此同時, 規模養殖場擴張動作仍不減, 例如正邦集團2017年4-5月投資超290億元加碼生豬養殖, 延伸下游產業鏈, 可以預見, 17年下半年至18年, 生豬產能恢復速度將加快, 豬價整體行情跌勢難改。

“捂欄惜售”是主因

四川省農業廳資訊中心原主任錢亮表示, 由於去年養豬行情好, 大量養殖戶積極增欄, 同時去年養殖戶普遍存在“捂欄惜售”養大豬的行為, 而今年年初生豬存欄恢復時, 大豬也面臨出欄, 使得市場豬肉供應迅速增長。

市場需求持續疲軟

雖然市場豬肉供應開始迅速增長, 但4月到7月缺都是豬肉消費淡季,

由於春夏季節蔬菜、禽蛋奶及牛羊肉供應充分, 消費者餐桌豐富度提高, 豬肉替代品充裕, 消費需求持續疲軟。 在需求量不變、甚至減少的情況下, 價格必然會下降。

後期豬肉什麼價

有關人士認為, 五一、端午均未對豬價起到提振作用, 可見當前需求不振的低迷現狀。 當下隨著氣溫升高, 市場消費逐步疲軟, 從需求端的角度來看, 短期內豬價沒有大幅上漲的動力。

而供應端方面, 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養殖戶補欄較高, 前兩季度也沒有出現重大疫情, 所以豬價也沒有大幅上漲的基礎。

總體來看, 未來一段時間內豬價依舊弱勢難改, 難有大的起色。 同時多名有經驗的商販也認為, 豬肉價格有可能還會繼續下降, 除非出現特殊原因, 否則難以回升。

生豬養殖有待規模化

近年來, 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 土地流動、人口流動相對集中, 養豬行業的生產方式有所轉變, 但生豬養殖行業集中度尚待提高。 錢亮認為, 豬肉價格波動大與集約化程度不高、散戶抗風險能力差有一定關係,

大多散養戶都有著“逢賤就砍”、“逢漲必追”的特點。

對此錢亮認為, 養殖戶應加大與市場、超市及團購的對接, 增大網點銷售, 減少中間環節, 加快現代農牧業的發展步伐, 實現養殖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產業化和品牌化。 同時,

養殖戶應積極購買生豬保險, 參與“企業+育肥戶”的代養模式, 並即時關注市場供需變化, 這樣在遭遇市場行情低迷時, 至少能保障養殖效益。 (呱呱三農編輯:蒿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