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直播推介鄉土味 深山農民成網紅

蔣金春在直播推介家鄉的好山好水。

開手機直播,廣結好友,讓山外的人瞭解山裡的風土人情。 在橫峰縣新篁辦事處山黃林場早田村的鄉親們看來,蔣金春幹了一件新鮮事。

特別是,筍乾、甜茶葉、枇杷、楊梅甚至是人工竹製品,這些不起眼的山貨成為“水友”們的搶手貨。 蔣金春靠著直播,每天都收到數十個訂單,月入近萬元。

直播用壞8個手機

每月流量費3000元

6月8日14時,陽光熾烈,山風吹得讓人昏昏欲睡。 這時,風塵僕僕的蔣金春回到半山腰自家兩層的土坯房,腳剛跨進家門母親就端來裝滿飯菜的大湯碗。 只見他從筷桶裡摸了一雙筷子,往腰間的衣服上一抹就狼吞虎嚥起來。

“你們看,我吃飯就用湯碗,飯菜混在一塊就一盆,圖的就是個方便。 你們別笑話我哈,我就是一個粗糙的農民。 今天去義烏給汽車辦年檢,一路飛奔回來。 ”沒吃幾口,蔣金春就拿出手機,打開一款名為“YY”手機直播APP,用逗趣搞笑的語言與觀看自己直播的粉絲們打招呼。

不一會兒,粉絲們越來越多,從數十名迅速增長至500人。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在直播頁面留言互動。 “別開快車,安全最重要”“老蔣,到山東來啊,我請你吃海鮮”“老蔣,給我看看你們大山風景,枇杷還有吃麼?”圍觀的“水友”們紛紛附和,時不時送出禮物。

吃完一湯碗飯菜,直播也階段性結束。 “開直播常常就是晝夜不分、場合不分,結交了五湖四海的朋友,但有時也會惹惱家人朋友。 因為常常在山上播,手機掉地摔壞或潮濕損壞,蔣金春為此連續換了8個手機。 如今,單單一個月手機流量上的錢就要3000多元。 ”蔣金春不時向記者致歉,他說,每個平臺粉絲量或多或少,同時線上觀看人數最高超過1萬人。

儘管直播花費很大,蔣金春卻依舊帶“水友”們進山看自家的竹林果樹林,還把家鄉的一些土山貨介紹給大家。 “直播圍觀的粉絲通常被稱為‘水友’,逐漸熟絡起來的‘水友’看了直播後就會私信買一點筍乾甜茶葉。 ”蔣金春說,往往一天會有幾十單這樣的需求,不僅填補了直播的花銷,算下來每個月還能掙到1萬元。

走南闖北學電商

林場旅遊想推廣

15時,蔣金春拿著三腳架,放上手機,帶著“水友”們在屋前屋後溜達。 妻子邢召多次提醒他發貨後還得去縣城接孩子放學,他才勉為其難地向“水友”們說“byebye”。 在老屋後院,記者發現,上午打包好的數十個包裹還等著蔣金春開車送到縣城的快遞點,這些山裡的土貨將乘汽車火車甚至飛機,發到千里之外的“水友”手上。

現如今,筍乾、甜茶葉、枇杷、杏子這些過去不起眼的山貨,在蔣金春的“水友”群裡成了搶手的寶貝,賣出去的都是“友情價”。 就連隔壁村的村民都知道,只要有能賣的土貨,蔣金春家就是“收購站”。 “奇怪得很,還真有人買!”鄰居周榮生興奮地說,“去年,我家有百把斤筍乾,拿到鎮上幾乎沒賣什麼,金春端個手機上我家邊照邊嘀咕,嘿!不到一個月就賣得差不多了。 ”

村民朱鳳民還說,金春嘴嚴實得很,1萬元的月收入肯定是保守數字,從他給哥哥開的180元一天的工資就猜得出來。

蔣金春妻子邢召來自陝西,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學院。 “我倆是在福州相識相愛,當時是他追求我的咧!”邢召打開話匣子說,在福州沒多久,就一起去義烏做服裝貿易。

考慮父母年邁,身體不好,照顧孩子,便回到了家鄉,在橫峰電商眾創產業園繼續做服裝貿易。

“他就好折騰。 ”縣裡常常會請外地老師給產業園的店主們做培訓,引導和開闊電商創業思路。 邢召說,2016年下半年,聽一個朋友說直播正成為一種新的行銷手段。 於是,丈夫就買來幾部手機和三腳架開始直播。

直播伊始,並沒有多少人看。 為此,蔣金春沒少花心思琢磨如何“漲粉”。 “很偶然的一次,他和哥哥在屋前做吊鍋菜,過了沒多久觀看直播的觀眾越來越多,還在留言欄說要他在山裡轉轉。 ”妻子邢召覺得,現在生活在都市里的人往往離鄉土越來越遠,丈夫在大山裡直播,將最原始、最親近自然的生活點滴和原生態的東西展現給直播觀眾,除了滿足一部分人獵奇心理外,更多的是喚醒隱藏在內心深處的鄉愁。

“把老房子改成民宿,承包100多畝毛竹山,全部種上楊梅。”家鄉的好山好水好空氣吸引力很大,越來越多的“水友”想來橫峰看看,邢召說丈夫最近萌發了做鄉村旅遊的新想法,將來為來橫峰的“水友”們提供簡樸而自然的原生態生活體驗,同時帶動更多村民脫貧致富。(

記者 劉 斐文/圖)

“把老房子改成民宿,承包100多畝毛竹山,全部種上楊梅。”家鄉的好山好水好空氣吸引力很大,越來越多的“水友”想來橫峰看看,邢召說丈夫最近萌發了做鄉村旅遊的新想法,將來為來橫峰的“水友”們提供簡樸而自然的原生態生活體驗,同時帶動更多村民脫貧致富。(

記者 劉 斐文/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