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恐龍尾巴樣本 可以根據DNA克隆恐龍嗎?

尾巴樣本大約長3.7 cm

近期發表於《當代生物學》期刊中的報告, 一幫科學家最近竟在一塊琥珀中發現了一條幾乎完好無缺的恐龍尾巴。

科學家推斷, 這尾巴的主人應該隸屬虛骨龍科, 是暴龍及似鳥龍的近親, 也是現代鳥類的遠房親戚。 但這琥珀最珍貴的地方, 在於它裡面封存著9900 萬年前的骨頭、軟組織及羽毛。

雖然過去科學家曾在琥珀中發現恐龍時期的羽毛, 亦曾經在化石中找到帶羽毛恐龍存在的證據, 但這是科學家首次獲得恐龍羽毛的立體樣本, 有望能説明他們進一步瞭解羽毛的進化過程。

古生物學家麥克拉教授(Ryan McKellar)表示, 他把樣本放在手中的時候, 感覺就如接觸一隻活生生的恐龍:「當我收到這個樣本時, 感覺非常震撼。 」

科學家以顯微鏡觀察恐龍羽毛

羽毛的謎團

透過顯微鏡進一步觀察, 麥克拉發現了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這羽毛的結構非常奇特。 」

他解釋, 現代鳥類羽毛的中央, 是一條稱為羽軸的軸心, 然後在羽軸的左右兩方, 能找到羽小枝和羽小枝上的羽小鉤。 但琥珀樣本中的羽毛, 卻只有羽小枝及羽小鉤, 而並沒有羽軸的蹤影。

根據這發現, 科學家估計羽小枝及羽小鉤應該比羽軸更早進化出現,

而由於羽軸是幫助鳥類飛行的工具之一, 所以這發現代表恐龍的羽毛只是用來調節體溫、作保護色或視覺訊號用途, 而並非用以飛行。

科學家是否要克隆恐龍?

看過《侏羅紀公園》的讀者看到琥珀和恐龍四個字, 相信也好奇這個樣本是否足夠讓科學家克隆一隻活生生的恐龍。

但麥克拉說不要太過期待恐龍恐龍出現。 他解釋, 近年研究發現恐龍DNA 根本無法從恐龍時代存活到現代。 以DNA 521 年的半衰期計算, 大約在700 萬年內, 生物的DNA 便會完全消失。 而由於這個琥珀樣本來自 9900 萬年前的白堊紀, 相信DNA 經已完全失效。

麥克拉亦指出, 琥珀記憶體在各種各樣的泥石及昆蟲, 所以即使能成功抽取DNA 樣本, 這DNA 也很大可能屬於另一種生物, 甚至屬於分泌樹汁的大樹。 他笑說, 未來的科學家如果在萬眾期待之下克隆出一棵9900 萬年前的大樹, 情況必定非常有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