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談爛了的細節,到底多少人注意了?

本周我看到兩條新聞, 引起一些思考。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3月11日在發佈會上說, 中國機器人產業的重複建設問題已經引起工信部的高度重視。

辛國斌說, 中國有20多個省市把機器人作為重點產業進行培育, 全國已建成和在建的機器人產業園區超過40個, 機器人企業數量超過800個。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大眾汽車發動機廠高級經理徐小平說:“我曾經去一個民營企業調研, 發現這個企業的產品做得非常好。 但是我問企業老總, 有沒有國產的零部件?他回答:很少, 連一個國產螺栓都不敢買。 因為螺栓雖小, 但用在關鍵部位, 凡有受力要求的都是一次性的。 並且劣質的螺栓裝在某個部位, 時間一長就松掉了, 造成安全事故。 ”

這兩條新聞放在一起, 有些諷刺, 一方面我們國內企業在機器人產業上突飛猛進;另一方面, 我們國內企業連一個放心的螺栓都做不出來。

另外在年後我看到一條新聞, 我國在2017年終於自主研發出了圓珠筆的筆頭, 看到這條新聞後, 我才知道原來之前幾十年我國連一支完整的圓珠筆都造不出來。

企業如此, 人是否也如此呢?

古有雲,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由於身處過創業圈, 我身邊不少的創業者, 都把藍圖畫的很大, 動不動就是生態、平臺, 然而卻不顧及細節, 不太關注產品與使用者體驗。 創業者中如雷軍, 已經把一個問題看的足夠透徹, 有足夠的經驗積累, 一上來就建小米生態沒有任何問題。 (其實也是從MIUI、手機一步步打造的)如我目前在的新美大, 可謂全線開展, 打造O2O帝國, 這也是老闆王興九敗一勝後帶來的格局。 (美團從團購起家, 其實也是從餐飲、電影等一個個點切入的)可更多的企業,

在早期其實壓根不會知道如今能做的如此之大, 我不就不提阿裡、騰訊, 比如餓了麼這家企業, 根據朱嘯虎的分享, 其在投張旭豪的時候, 壓根沒有考慮這個項目會走出校園, 更不用說後來做的配送, 以及未來的新增長點餐飲B2B。 而這大部分企業的共性都是從單點開始, 深耕細節, 以至於有了如今, 而不是像大部分當下創業者那樣, 一開口就是所謂的生態、平臺, 畫一張大大願景。

我們都知道細節決定成敗, 可你真的在學習、工作中去刻意注意了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