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人類首次在琥珀中發現“雛鳥” 距今已近1億年

西媒稱, 在琥珀中發現數百萬年前的昆蟲並不奇怪, 但如果是一隻完整的小鳥就有點不同尋常了。 科學家日前就在緬甸找到的一塊有著1億年歷史的琥珀中發現了這樣一隻小鳥。

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6月10日報導, 這只在琥珀中被發現的小鳥剛剛破殼不久, 卻不幸被大樹分泌的樹脂困住。 在琥珀裡可以清晰看到小鳥的頭、頸、翅膀、尾巴和腳趾, 這些細節的清晰程度讓科學家都歎為觀止。

此項研究的作者之一、加拿大皇家薩斯喀徹爾博物館研究員里安·麥凱勒對英國《新科學家》週刊表示:“如此完整清晰的細節是我們過去從未遇到過的。

”他還表示:“在琥珀中看到如此完整的動物令人震撼。 ”

雖然琥珀中的小鳥栩栩如生, 但是它的皮肉並非完好保存下來, 而是已經降解為碳元素, 無法提取到有利用價值的DNA資訊。 琥珀雖然保存了小鳥羽毛的顏色, 但是其色澤並不耀眼奪目, 因為據麥凱勒稱, 這是一隻棕色的雛鳥。

這只小鳥屬於與現代鳥類祖先生活在同一時期的反鳥類, 在6600萬年前與恐龍同時滅絕。 此前曾有證據顯示反鳥類能夠飛翔, 此項新研究再次提供了證據。 因為這只小鳥擁有可用於飛行的羽毛, 而且在死亡前尾部的羽毛依然在生長。 但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 與現代的雛鳥不同, 它的身體並未被羽毛覆蓋,

而是光禿禿的。

麥凱勒表示, 也許反鳥類出生在陸地上, 具有攀爬樹木的能力, 但這種能力讓它們更容易被樹脂包裹住。

去年中國地質大學研究人員也是在緬甸找到的琥珀中發現了距今9900萬年前的鳥類翅膀化石。 翅膀的主人生活在白堊紀, 當時恐龍依然生活在地球上。 這些包括骨骼、羽毛和皮膚在內的標本顯示, 當時的鳥類羽毛已經和現代鳥類十分相似。

一塊有著1億年歷史的琥珀中發現了反鳥類雛鳥(英國《新科學家》週刊網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