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周家班“樂風”吹北大 醇美“鄉音”受熱捧

中青線上訊6月10日晚七點, 來自安徽靈璧菠林村、傳承數百年的民間樂班“周家班”受邀, 首次走進北京大學, 在北大百周年紀念講堂的多功能廳舞臺, 舉辦專場音樂會。 當晚演出反響熱烈, 到場的專家、學者、學生、觀眾都紛紛為周家班的精湛演出點贊叫好。

“周家班”自明朝洪武年間形成以來, 已有六百多年歷史, 有明確記載七代。 目前, 周姓直系有男女老幼樂手百餘人, 外姓徒眾上千人, 橫跨皖蘇魯豫各省, 形成了龐大的民間音樂族群。 “周家班”以嗩呐為主打樂器, 並加入各種最具中國風格、鄉土氣息的民間吹打樂器,

演奏內容包括婚嫁壽誕之喜慶祝福類、祭祀廟會之民俗生活類、政事喪葬之重要典儀類、應景即興之民間表演類, 一般8人成一班, 進行表演。

當晚的專場音樂會上, 在第五代班主周本鳴的帶領下, “周家班”演奏了包括《梵字調·萬年紅》、《慶賀令》、《小開門》、《花鼓戲》、《雁落沙灘》、《清揚》、《大悲調》、《雙管對棚》八首曲目。 值得一提的是, 其中《雁落沙灘》作為周家班獨有的曲子, 又名《三起三落》, 是為逝去的老人演奏的, 音樂通過嗩呐來模仿大雁的叫聲, 並形象地表現出大雁的美麗姿態以及昂揚的生命力。

舞臺上, 一張八仙桌圍坐著演出者們, 他們從各地趕來凝結成一個演出團體, 默契地變換著不同型號的嗩呐, 配合笙、笛子、鼓等樂器,

陶醉地演奏, 前仰後合帶動著樂器上纏繞的紅綢帶迎風飛舞, 讓觀眾的心也為之跳躍。 其中最刺激的莫過於周家班兵分兩隊演奏《對棚》——也就是平時打擂時所專門用到的曲目, 民間藝人們為了打擂成功, 紛紛使盡渾身解數, 各種炫技, 讓各種才藝輪番登場, 奉獻出了一場精彩絕倫的即興“pk”。

演奏結束後, 觀眾們的掌聲、叫好聲此起彼伏。 “周家班”還與現場觀眾進行了交流。 很多觀眾表示這是第一次聽到如此純正的民間傳統音樂, 非常震撼。 周本鳴也希望通過“周家班”的演奏, 能夠讓更多的觀眾瞭解民間傳統音樂, 熱愛中國傳統文化。

責編:董志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