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小爐匠”李振川:老手藝人的火紅晚年燕趙都市報數字報

本報記者 侯豔甯

本報通訊員 郭雲民/文 郭雲民/圖

“沒有金剛鑽, 別攬瓷器活”, 這句老話的來源, 現在的年輕人, 知道的不多了。 這說的是一門古老的民間手藝——鋦鍋鋦碗鋦大缸, 走街串巷的老鋦匠們吆喝聲響起, 平民百姓家的碗破了, 缸漏了, 鍋壞了, 經他們的手修修補補就可以繼續使用了。 對這樣的老鋦匠, 以前叫作“鋦大缸的”, 但民間真正的叫法應該叫作“小爐匠”。 時代在變遷, 人們的審美觀念在更新, 現在會這門手藝的人不多了。 在衡水冀州, 85歲的李振川, 就是這樣一位“小爐匠”。

早春二月的一天, 從石家莊出發,

驅車前往一百公里開外的冀州市碼頭李鎮西崔家寨村, 李振川就生活在這裡。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

頭戴黑色呢子帽, 身穿紫紅色中式緞面上衣的李振川, 看起來很精神。 他炯炯有神的眼睛加上高高翹起的紅鼻頭, 給人平添了幾分喜劇色彩。 而“小爐匠”在民間流傳下來的童謠頗多, 比如, “鋦盆子鋦碗鋦大缸啊, 小孩的褲子掉水缸啊, 水缸有個小金魚啊, 紅嘴巴啊白肚皮啊”。 足見這一行當給人們帶來了濃濃的生活情趣, 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這門手工技藝在民間生活所占的一席之地,

李振川很健談, 說起過去的故事, 老人很興奮。 他說這門手藝已有上千年歷史, 走街串巷時, 肩上挑著一副擔子, 擔子兩頭是兩只有抽屜的木箱子。

李振川給記者展示的木箱子, 早已蒙上了歲月的痕跡。 每個箱體都不大, 但功能齊全, 裡面裝的、外面掛的, 都是各種用具和材料, 從弓子、鑽把、鉗子、錘子, 到金剛鑽、白灰粉、鋦釘和頂帽, 大小家什一應俱全。 李振川告訴記者, 東西雖多, 卻放置有序毫不雜亂。 此外, 其中一個箱子的下方還配有燒火煆制鋦釘時用的風箱。

李振川向記者描述了鋦碗時的狀態, 鋦匠們坐在小板凳上, 膝蓋上蒙一塊厚布, 先用小刷子把要鋦的碗的裂紋處刷乾淨, 然後把裂縫對好, 用一根帶鉤的線繩, 把鉤掛在碗沿上, 線繩從碗底繞幾圈把壞碴固定住。 接著拿出類似琴弓的“鑽弓子”, 在碗縫上鑽出成對的小槽, 再用砸扁的銅絲做成的鋦子嵌入槽內固定住,

外面抹上油灰就算補好了。 幹這種活最重要的是那根“無堅不摧”的杆鑽, 鑽頭是用金剛石做的, 所以稱為“金剛鑽”, 因此民間有“沒有金剛鑽, 別攬瓷器活”的說法。

靠手藝吃飯受村民愛戴

說到他幾十年游走四方靠手藝吃飯的苦樂生涯, 老人隨口說了一段順口溜:“北京豐收北京去, 南京豐收南京遊, 南北二京都不收, 條河兩岸過春秋。 ”意思是說, 不論南京北京, 哪裡豐收了, 老百姓手頭寬餘了, 才有生意做。 哪裡都不行, 就在家鄉條河兩岸的十裡八鄉找活幹。 李振川的兒子李迎秋告訴記者, 李振川老人自幼家境貧寒, 12歲開始拜師學藝, 學藝三年當中, 跟著師傅起早貪黑, 走遍了周圍的十幾個村落, 邊幹活邊學手藝。

學藝期滿後, 他就獨自挑著工具, 游走在大江南北, 長城內外, 餓了啃口饃, 困了睡破廟, 以微薄的收入維持生計。 說到激動處, 老人還搬出了多年不用的工具箱, 拿起一個破瓦盆, 興致勃勃地表演起了他當年的老營生。

老人雖已85歲高齡, 但動作敏捷, 精神矍鑠, 幽默善談, 而且記憶力特強。 他70多年前上小學時學過的文化課內容及音樂課的樂譜, 都能一字不差地背誦出來。 說話間, 他拿出了自製的樂器, 一個長約半米的鐵杆, 兩端各系幾個銅鈴, 舞動起來聲音清脆悅耳, 他說這叫“打落子”。 他連唱帶表演, 給記者們表演了自創的歌曲。 據村裡人介紹, 李振川年輕時就很受鄉親們喜愛, 現在上了年紀, 仍然是村裡的紅人,

幾年前, 在他的帶領和張羅下, 組織起了老年秧歌隊, 至今仍活躍在鄉間。 村裡的老人和孩子, 都愛找他聊天, 聽他講山南海北的經歷和故事, 聽他說笑話, 對村裡人來講是一種放鬆和享受。

李振川說, 現在人們用不著鋦鍋鋦碗鋦大缸了, 但勤儉節約是咱中國人的優良傳統。 他這手藝沒什麼人學了, 記者問他遺憾不, 老人說, 手藝失傳, 他心裡不好受, 但從經濟拮据時代走過來的人, 都懂得惜物才能惜福的道理, 這個道理丟了他才最難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