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帶著好奇,我去體驗了一下女大學生遊戲陪玩

近兩年在遊戲的相關產業鏈中, 衍生出一個新興的環節——陪玩。

顧名思義, 陪玩就是陪人玩遊戲。 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人都很疑惑, 陪人玩遊戲也能發展出產業鏈?2015發佈於百度貼吧的一個帖子裡, 一位女性陪玩者寫道:“半年時間, 本姑娘陪玩次數大概15次, 賺了2萬大洋。 ”在這篇名為《我就要做遊婊, 你們有意見嗎?》的文章中, 作者坦承自己從一開始的純陪玩遊戲, 逐漸發展成了後來的也“挑人”提供其它服務引發了大量線民和媒體的熱議。

如今, 隨著市場資料和資方湧入, 讓這個行業逐漸成為焦點。 今年3月,

王思聰掌舵的上海普思投資有限公司也對某主打遊戲陪玩的平臺進行直接控股, 也足夠說明陪玩業務從“上不得檯面”逐漸走向資本化的正規方向。

陪玩究竟會為玩家帶來什麼體驗?從事陪玩業務的人又是什麼樣?帶著這些好奇, 我選擇了一款知名度較高的遊戲陪玩APP進行體驗。

| 15元一局, 我選了個妹子陪玩

簡單的註冊, 明確分類的主頁, 各式各樣的陪玩。 這是我對這個APP的第一印象。 點開遊戲陪玩分類, 裡面主要包含了《英雄聯盟》、《王者榮耀》、《守望先鋒》、《DOTA2》等熱門遊戲。 各個遊戲收費方式不同, 《英雄聯盟》、《DOTA2》按小時計費, 《王者榮耀》則是按每一場對局計費。

選擇進入了《王者榮耀》的遊戲陪玩, 裡面接單陪玩的人還挺多, 男男女女都有。 平臺上列出的陪玩人員至少有100多個, 普遍年紀在19-26歲之間, 而且不少陪玩生意都挺好——這比我想像中的更火爆。 大概流覽了一遍陪玩資料, 我選擇了一個評價多, 成交單數多的妹子陪玩, 叫緋紅。 資料中顯示緋紅可以開麥, 偶爾可以視頻, 價格是15元一局。

整個陪玩的過程大致是“交談詳情-下單-陪玩-完成訂單-評價”。

下單後緋紅發來消息:

“老闆需要語音視頻麼?”

“視頻不用了, 語音就好。 ”(兩個妹子語音聊天有啥樂趣?)

“好吧, 那老闆你加下我QQ吧。 ”

加上QQ後開遊戲, 緋紅連了QQ語音, 手機另一端傳來一個聲音:“老闆你能聽到我說話麼?聽得到的話, 我就拉你排遊戲了。 ”緋紅聲音挺甜挺有活力, 說話語速有點小快, 語氣軟軟的聽著年齡不大。

拉進組開始遊戲, 緋紅選了露娜。 第一局打得很順利, 緋紅技術挺好, 帶節奏打點指揮, 拿了MVP。 在遊戲過程中也一直有事無事找我說著話, 活躍著氣氛, 聊聊天, 而我就負責躺贏就好。 一局下來的感覺挺輕鬆愉快的, 當然也可能是因為自己段位低對局好打的緣故。

| 鉑金段位元的我, 全程劃水躺贏

後面的幾句在緋紅的發揮下也都贏了, 而這位妹子都是作為團隊核心主力, 我則是負責跟著混團戰, 基本算是出工不出力。

在連贏的幾局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小插曲, 比如第二局有路人和緋紅搶打野的位置, 兩者在頓時起了衝突。 最後緋紅直接說自己是代打, 讓她打野吧。 路人不說話了, 但是也沒有讓位置, 開局依舊和緋紅搶打野位置。 遊戲前期, 緋紅戰績不怎麼好, 準確說應該是我們這邊開局就挺差的, 開場5分鐘, 戰績4:10。

路人打野罵罵咧咧了幾聲, 點名說緋紅技術不行, 然後退出了遊戲。 本來局勢就逆風了, 又變成了4打5, 我當時心想這把可能要翻車了。 看了看緋紅的反應, 她也沒在遊戲打字,

依舊打點指揮著, 遊戲中一直傳來“穩住, 我們能贏!”的遊戲語音。 另一頭緋紅在QQ語音和我說:“老闆你別點投降, 信我, 我能1打四。 你自己先發育, 看看兵線, 我去帶節奏, 等會兒團你記得上就好。 ”於是我就按照緋紅指揮, 簡單地清清兵, 和其它兩位同樣一臉茫然的隊友參加了幾次團戰——最後居然贏了。

當時覺得緋紅真是厲害極了, 還順便鄙視了下自己, 只會躺贏, 啥用沒有。

| 說出來你也許不信, 男陪玩生意更火

最後約定的陪玩局數打完, 我沒忍住好奇問了緋紅:“你為什麼想來做陪玩?聽你聲音應該還是學生吧?”

緋紅頓了頓, 也沒惱我問這種問題, 淡淡回答道:“是啊, 還在上大學, 無聊了就來做做唄, 賺點零花錢還可以玩遊戲, 挺好的。”

“會不會有人認為陪玩不正經,來騷擾之類的事情發生?”

“哈哈哈,老闆我發現你們剛開始找陪玩的都喜歡問這些問題。還好吧,大部分都是純粹找個陪著玩遊戲的,男的女的都有,有些老闆輸了會埋怨下。騷擾的也有,不過不多,具體看你怎麼處理,不喜歡可以拒絕啊,這邊條例也有寫騷擾辱駡人身攻擊都可以取消訂單的。”

之後隨便聊了幾句,緋紅又有了新的單子,我們也就沒再進行交談了。我給緋紅打了好評,第一次找陪玩的經歷到此結束。總體感覺這次陪玩經歷還是挺愉快的,陪玩妹子夠犀利,性格也是很好交流的那種,在躺贏的路上也讓我對自己的遊戲意識有了一定提升(至少我知道了在水準不高的路人局如何把握機會翻盤)。

回到陪玩APP本身,體驗結束後我又逛了挺久的陪玩APP,發現陪玩這一塊,並不是想像中的萌妹陪玩居多——確切地說,男女陪玩的比例相當。

而且在找陪玩的玩家中也存在一些現象:在妹子陪玩的留言評論中,大部分以男性玩家居多;而在男性陪玩的評論下方則是可以發現,男女顧客人數是比較平均的,尤其段位越高,陪玩下面評論的男性玩家越多。

從這點可以看出,大部分玩家不論男女都還是奔著“有高手帶我飛”的目的而來,至於特殊服務我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過,至少極少數的陪玩在接單簡介下有疑似暗示性的語句。如果理性的看,這種特殊服務的灰色地帶在互聯網上到處都有,反而讓我感到有趣的是玩家五花八門的評論。其中不乏輸了罵人的,或給高人氣陪玩表白比心的,當然占比例最多的評論還是按兩下666、拜大神的讚美。

| 陪玩越專業,收入越高

根據目前這款陪玩APP的線上資料,我粗略估算了下陪玩人員的收入,馬上意識到這是個令人吃驚的數字——甚至比代練還高。

目前在周榜上成績最好的《王者榮耀》陪玩,從週一晚上到週四白天,一共是接單了1000餘次,按照15元一局的單價來算,三天收入超過了一萬五千元。哪怕去掉APP平臺10%的抽成,那這些陪玩高手的收入也超過一萬元。

為了獲取更多的資料,我又去體驗另外幾個目前比較熱門的陪玩平臺,其中不乏電競戰隊、直播平臺、連鎖網咖注資搭建的,這些平臺也為玩家提供比較“官方”的專業教練進行陪玩指導——比如陪玩教練有VG的徐林森和Easyhoon,也有戰旗TV的Lilith。這些大腕的陪玩價格則是從30元一小時到2500一小時不等,原因自然是相比普通的陪玩,他們的人氣和粉絲要多了許多。

另外關於規範化經營,這些有戰隊或知名資方作背書的平臺無疑要嚴格許多。比如平臺招募的DOTA2教練,就對申請做陪玩的人有著以下最低要求(女性教練要求可略微降低):

1. 5000單排天梯分 ;

2. 有至少5年的電競遊戲經驗 ‘’

3. 有高水準隊長模式比賽的經驗,熟悉陣容banpick ;

4. 個別招牌英雄勝率超過60%;

5. 有一個清晰穩定的麥克風;

6. 對電競教育有積極和專業的態度。

與那些主打高手玩家和普通玩家互動娛樂的配外APP相比,這些要求確實要嚴肅正規許多,而且從受訪的好友和個人體驗來看,下單的顧客們也普遍比較認可。我們打了10年DOTA的老編表示:“找過的教練陪玩都挺好的,耐心不甩鍋,有時也能學到不少東西,不過也有那種就純粹帶你贏個幾把,不怎麼說話的。總體還行,要學技術比普通的陪玩好點。”

從目前的市場分佈不難看出,陪玩業務已經細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大神陪玩,主要負責帶玩家贏得遊戲勝利,部分也可以教玩家遊戲技巧,提高玩家技術。還有一類則是純粹的萌妹/小哥哥陪玩,主要是能與玩家一起進行遊戲,通過語音交流給玩家帶來更愉快的遊戲體驗,這類陪玩則對技術沒有那麼高的要求。

| 陪玩並不糟糕,也不冷清

陪玩除了以上的各種平臺陪玩,其實還有一種存在更久的細分領域——YY公會陪玩。這種業務可能要追溯到當年《傳奇》、《征途》的大規模PK活動,當時一些高手玩家往往以雇傭軍的形式,被大R玩家邀請來指揮某場重要的團戰。這些“全職高手”不僅PK操作一流,更重要的是擅長團戰指揮和調動士氣,在YY頻道裡經常能聽到他們聲嘶力竭的吼叫和播放著的激昂音樂。

此外,現在的線下遊戲陪玩一般和網咖有著合作,存在時間比線上陪玩更久,價格相比線上陪玩也翻了好幾番,通常都是至少120一小時起。不過線下陪玩在許多玩家的印象中,多數停留在美女陪玩甚至帶有情色交易的階段。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如今越來越火的遊戲陪玩業務,並沒有部分人想的那麼亂,很多陪玩都是單純無聊賺點零花錢的學生或者說年輕人。從一開始的私人組織,YY公會組織,到現在的普通APP平臺、專業陪玩教練平臺,陪玩業務正在不斷的規範和發展中。未來它會不會在遊戲產業鏈中佔有一席之地尚未可知,但至少從目前來看,它並不糟糕,也並不冷清。

挺好的。”

“會不會有人認為陪玩不正經,來騷擾之類的事情發生?”

“哈哈哈,老闆我發現你們剛開始找陪玩的都喜歡問這些問題。還好吧,大部分都是純粹找個陪著玩遊戲的,男的女的都有,有些老闆輸了會埋怨下。騷擾的也有,不過不多,具體看你怎麼處理,不喜歡可以拒絕啊,這邊條例也有寫騷擾辱駡人身攻擊都可以取消訂單的。”

之後隨便聊了幾句,緋紅又有了新的單子,我們也就沒再進行交談了。我給緋紅打了好評,第一次找陪玩的經歷到此結束。總體感覺這次陪玩經歷還是挺愉快的,陪玩妹子夠犀利,性格也是很好交流的那種,在躺贏的路上也讓我對自己的遊戲意識有了一定提升(至少我知道了在水準不高的路人局如何把握機會翻盤)。

回到陪玩APP本身,體驗結束後我又逛了挺久的陪玩APP,發現陪玩這一塊,並不是想像中的萌妹陪玩居多——確切地說,男女陪玩的比例相當。

而且在找陪玩的玩家中也存在一些現象:在妹子陪玩的留言評論中,大部分以男性玩家居多;而在男性陪玩的評論下方則是可以發現,男女顧客人數是比較平均的,尤其段位越高,陪玩下面評論的男性玩家越多。

從這點可以看出,大部分玩家不論男女都還是奔著“有高手帶我飛”的目的而來,至於特殊服務我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過,至少極少數的陪玩在接單簡介下有疑似暗示性的語句。如果理性的看,這種特殊服務的灰色地帶在互聯網上到處都有,反而讓我感到有趣的是玩家五花八門的評論。其中不乏輸了罵人的,或給高人氣陪玩表白比心的,當然占比例最多的評論還是按兩下666、拜大神的讚美。

| 陪玩越專業,收入越高

根據目前這款陪玩APP的線上資料,我粗略估算了下陪玩人員的收入,馬上意識到這是個令人吃驚的數字——甚至比代練還高。

目前在周榜上成績最好的《王者榮耀》陪玩,從週一晚上到週四白天,一共是接單了1000餘次,按照15元一局的單價來算,三天收入超過了一萬五千元。哪怕去掉APP平臺10%的抽成,那這些陪玩高手的收入也超過一萬元。

為了獲取更多的資料,我又去體驗另外幾個目前比較熱門的陪玩平臺,其中不乏電競戰隊、直播平臺、連鎖網咖注資搭建的,這些平臺也為玩家提供比較“官方”的專業教練進行陪玩指導——比如陪玩教練有VG的徐林森和Easyhoon,也有戰旗TV的Lilith。這些大腕的陪玩價格則是從30元一小時到2500一小時不等,原因自然是相比普通的陪玩,他們的人氣和粉絲要多了許多。

另外關於規範化經營,這些有戰隊或知名資方作背書的平臺無疑要嚴格許多。比如平臺招募的DOTA2教練,就對申請做陪玩的人有著以下最低要求(女性教練要求可略微降低):

1. 5000單排天梯分 ;

2. 有至少5年的電競遊戲經驗 ‘’

3. 有高水準隊長模式比賽的經驗,熟悉陣容banpick ;

4. 個別招牌英雄勝率超過60%;

5. 有一個清晰穩定的麥克風;

6. 對電競教育有積極和專業的態度。

與那些主打高手玩家和普通玩家互動娛樂的配外APP相比,這些要求確實要嚴肅正規許多,而且從受訪的好友和個人體驗來看,下單的顧客們也普遍比較認可。我們打了10年DOTA的老編表示:“找過的教練陪玩都挺好的,耐心不甩鍋,有時也能學到不少東西,不過也有那種就純粹帶你贏個幾把,不怎麼說話的。總體還行,要學技術比普通的陪玩好點。”

從目前的市場分佈不難看出,陪玩業務已經細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大神陪玩,主要負責帶玩家贏得遊戲勝利,部分也可以教玩家遊戲技巧,提高玩家技術。還有一類則是純粹的萌妹/小哥哥陪玩,主要是能與玩家一起進行遊戲,通過語音交流給玩家帶來更愉快的遊戲體驗,這類陪玩則對技術沒有那麼高的要求。

| 陪玩並不糟糕,也不冷清

陪玩除了以上的各種平臺陪玩,其實還有一種存在更久的細分領域——YY公會陪玩。這種業務可能要追溯到當年《傳奇》、《征途》的大規模PK活動,當時一些高手玩家往往以雇傭軍的形式,被大R玩家邀請來指揮某場重要的團戰。這些“全職高手”不僅PK操作一流,更重要的是擅長團戰指揮和調動士氣,在YY頻道裡經常能聽到他們聲嘶力竭的吼叫和播放著的激昂音樂。

此外,現在的線下遊戲陪玩一般和網咖有著合作,存在時間比線上陪玩更久,價格相比線上陪玩也翻了好幾番,通常都是至少120一小時起。不過線下陪玩在許多玩家的印象中,多數停留在美女陪玩甚至帶有情色交易的階段。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如今越來越火的遊戲陪玩業務,並沒有部分人想的那麼亂,很多陪玩都是單純無聊賺點零花錢的學生或者說年輕人。從一開始的私人組織,YY公會組織,到現在的普通APP平臺、專業陪玩教練平臺,陪玩業務正在不斷的規範和發展中。未來它會不會在遊戲產業鏈中佔有一席之地尚未可知,但至少從目前來看,它並不糟糕,也並不冷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