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王長海和他的笨玉米

深入推進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 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 促進農業節本增效。

——2017年中央一號檔

王長海和他的笨玉米

■河北農民報記者 李月鋒

說到笨雞蛋, 大家都見過、食用過, 而對笨玉米這個詞兒, 十有八九的人感到陌生。 其實, 笨玉米是指幾十年前的老玉米品種, 種地不用化肥、農藥, 用的是發酵好的農家糞肥, 也叫有機肥, 用這種方式種出來的笨玉米口感純正、無公害, 具有原生態的玉米香味。

圖片上的這位元農民名叫王長海, 家住邢臺市廣宗縣馮家寨鎮陳莊村。 他左手拿著兩穗笨玉米, 右手拿的是普通玉米品種。 單從個頭上看, 笨玉米要比普通玉米矮一半多, 籽粒瘦小, “身材”也格外苗條, 但是其效益卻是普通玉米的3至4倍。

去年5月, 面對玉米價格低迷的行情, 王長海也曾為“種, 還是不種”猶豫不決。 這時候, 邢臺市農業科學院副院長李文治經過實地調研,

建議王長海種植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玉米品種, 並且不施化肥、不打農藥, 生產綠色無公害、非轉基因的笨玉米。 於是, 王長海費盡周折找來了籽小、軸細、產量低的“老玉米”品種, 8畝承包地都種上了笨玉米。

王長海對記者說:“秋收時, 我對8畝地笨玉米實打實收, 一共收了5000來斤籽粒, 一畝地合600斤, 比現今時興的玉米大棒子品種每畝減收七八百斤。 ”別看產量低了, 但玉米麵10元一斤的身價給他帶來可觀的效益, 畝收入可達5000多元。

通過口口相傳, 王長海種笨玉米的消息在廣宗縣、邱縣和威縣傳開了。 有關單位開著車來王長海家買禮盒笨玉米麵、笨玉米糝, 作為饋贈親友的“健康禮品”;一些熱愛健康的人士紛至遝來, 購買笨玉米麵熬粥喝,

享受原汁原味的玉米香味。 這下, 8畝地笨玉米春節前就“斷貨”了。 王長海說:“不能再賣了, 再賣的話, 連種子都沒有了。 ”

小試成功, 王長海信心十足。 眼下, 他已流轉耕地500畝, 打算全部種上笨玉米。 他說:“隨著生活水準不斷提高, 人們對食品的安全和健康非常關注, 笨玉米的需求量會更大。 我打算擴大笨玉米種植面積, 把這個產業做大, 帶動更多的農民致富增收。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