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果你不能心理一直強大,那就早點做個虎媽吧

關於孩子的教育一直是每個家庭的頭等大事。 家有學童, 父母聊天, 最終的落腳點基本都是教育。

我家有學童, 二年級。 算是相對淡定的家長(因為自己當年是某高考大省的學霸之一,

沒緣由的對娃的基因自信)。

我家孩子小學之前, 除了滿五歲後報了鋼琴班, 以及幼稚園的舞蹈興趣班, 其他的課外班都沒報。 孩子沒上過一天學前班。 直接上小學。 我們家上小學之前識字量算是比較大的, 愛讀書。 上小學後我感覺得壓力沒那麼大。 除了大概兩周孩子拼音不會組合拼(單個都認識, 合起來拼的就不對, 例shao,能拼出“找”的音)。 目前孩子在班上成績算是上游吧。

我們孩子從上小學開始, 一年級到二年級上成績中等, 或許因為沒上學前班。 從二年級下開始成績逐步變好, 二年級下我沒怎麼管過學習, 熱愛讀書, 每天閱讀差不多1小時, 語文生字從來沒管過, 在學校聽寫基本都不會錯,

看圖寫話也還可以。 數學一般, 上小學時是20以內加減法算不利索的那種。 目前校內課程沒問題, 這學期5個單元測試, 3個100, 一個99, 一個98.我原計劃3年級給報奧數, 後來因為擔心3年級大家一起報, 搶不到合適自己的班級, 就提前到2年級下學期。 最開始不太跟得上, 大概3次課的時間, 適應奧數節奏進度, 目前已經沒什麼問題。 在奧數班裡學的也還算不錯的。 當然主要因為2年級還沒啥難度。 英語, 幼稚園從中班起當時每個學期交2000塊錢, 據說每天上半小時。 效果什麼的, 我都沒過問, 也不是很掌握孩子水準。 上小學第一學期, 英語沒報課外班, 我自己在家稍微教一下。 一年級下報了個小機構的英語班, 一直到現在。
每天聽英語20分鐘, 讀10分鐘。 英語水準在班上一般。

上了小學的體會是, 如果在學前孩子識字量不夠, 還是報個學前班吧, 否則家長壓力實在太大, 1年級上學期, 語文中文拼音, 100個會寫字, 400個認讀字。 因為家長回家要花很多時間讓孩子快速掌握。 壓力不小。 而且基本沒有人在等待你家孩子的成長。

我們孩子入學的第一天, 就有家長在群裡曬孩子的日記。 然後現在各種雞血家長, 加上社會上各種培訓班, 班上總有孩子遙遙領先, 而且比例不小。 上小學你就發現, 一年級數學, 大綱要求20以內加減法, 但一入學100以內算的很溜的, 小九九爛熟於心的, 不說比比皆是, 也是不少。 剛說的入學第一天語文寫日記的。 我們英語第一次開家長會,

老師說第一次上課, 有同學問老師, How are you?老師用英文回答, 我不太好, 我感冒了。 就有好幾個孩子聽得懂。

這是小學一開始的狀態。 然後學的超前的孩子繼續, 奧數、英文, 在各種課外班馳騁。 而很有可能我們依然在努力的學拼音, 練習20以內加減法。

我的感受是, 在這種狀態下, 就算你不打聽別家孩子的情況, 老師也會找上門來。 而孩子也不是一天就能變成學霸, 或者跟得上大部隊。 如果那時候你跟孩子起急, 問一下, 是孩子的問題嗎?我覺得不是, 是社會大環境的問題。 如果這時候你還能心理強大, 堅信自己的孩子終會逐步變強, 那就相信自己, 按照自己的節奏, 不要把老師、或者班級裡牛娃強大家長受傷帶來的壓力轉到孩子頭上。

如果這時候你不淡定了, 有可能對孩子有急躁情緒, 也許會口不擇言, 也許會給孩子報班, 要求孩子短時間內接受很多東西。 這些有可能傷害親子關係, 也不利於孩子自信心的建立。

如果家長不能一直心理強大, 靜等花開, 對自家孩子有絕對自信, 那就早點做個虎媽吧。 否則長期如此, 對孩子, 對家長都是一種傷害, 也不利於親子關係。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