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黃驊八旬翁十年磨一“毽”享受運動快樂

通訊員劉學豔 記者李家偉 文/圖

看楊學文老人踢毽子, 他先將毽子高高拋起, 在毽子越過頭頂的一瞬間, 左腿猛地往右側一偏,

右腳使勁一蹬地面, 整個人“嗖”的一聲跳起, 右腳穩穩地接住毽子, 隨之把毽子高高踢起……多個高難度的動作做下來, 他氣不大喘, 薄汗微出, 讓人不得不佩服其硬朗的身體。 再看他的面色, 更是讓人難以將他跟“81歲”掛上鉤, 尤其當他一口氣踢一百多個毽子時, 就更讓人難以想像眼前的楊學文竟然是位年過八旬的老人了。

對這位黃驊市的退休老人來講, 運動, 尤其是那枚小小的毽子, 給了他無限的快樂與收穫。

喜愛踢毽十餘年

楊學文退休前在學校任教, 退休後, 熱愛運動的他要麼打籃球, 要麼在廣場上領著年輕人跑“落子”(在這裡指河北省具有代表性的一種傳統民間舞蹈, 屬於秧歌類, 它流傳於滄州地區), 經常處在運動狀態中。

常年堅持運動, 為楊學文的身體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楊學文笑著說:“偶然的一次機會, 我在電視上看到人家踢毽子, 覺得挺有意思, 隨後我就自製了一個踢著玩兒, 沒想到越踢越來狀態。 ”

現在, 楊學文的“毽齡”已經十年有餘。 一隻小小的毽子, 為楊學文帶來了健康與快樂, 更包含著楊學文對運動的熱愛。 楊學文自豪地說:“中學時我是校籃球隊隊長, 那時候我就喜歡運動, 到現在也是坐不住, 一天不運動我就覺得好像少點兒什麼似的。 ”楊學文認為, 生命在於運動, 躺著不如坐著, 坐著不如站著, 站著不如動著。 也正因如此, 練就了他的好身板兒。

“踢毽子不僅鍛煉了身體, 還給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樂趣, 讓我認識了許多新朋友,

真是一舉多得。 ”俗話說, “人老先從腿上老”, 這一說法在81歲的楊學文身上似乎不靈驗。

練出一身“絕活兒”

起初, 楊學文只是在家裡踢毽子, 後來越踢越上癮, 慢慢地嫺熟了, 他便在公園、廣場與毽友們群踢。 毽友們聚在一起, 並不是盲目地隨便亂踢, 而是有章法、有節奏、默契配合地踢。 三五個人圍成一個圓圈, 毽子上下翻飛, 你傳我接, 接連不斷, 左腳右腳輪番上陣, 十多分鐘過去了, 這個毽子還在他們腳上飛來飛去。

每次在公共場合踢毽子, 都會有許多圍觀的人, 甚至還有人不自覺地加入其中跟著踢兩腳, 然後捂著嘴哈哈笑著閃到一旁。 路人們驚訝于他們的高超技藝, 但更吸引眼球的是, 楊學文跟年輕人踢起毽子來完全不輸陣勢,

還有他完成的“掏”、“挑”、“鑽”等一個個高難度動作, 楊學文掌握的技巧和達到的難度水準已然超過常人。 “快看, 這老爺子踢得真不賴!”“贊!不服不行啊!”……驚歎之聲不絕於耳。

毽友群中最年輕的二十來歲, 楊學文是最年長的, 他是群裡的長者, 更是“高手”、 “老師”。 無論是獨踢, 還是群踢, 楊學文一點兒也不含糊。

除了普通的踢法, 楊學文還研究了許多踢毽子的新花樣。 “張飛騎馬”、“單飛燕”、“雙飛燕”等踢法都是楊學文自創的。 無論在家裡客廳還是公園廣場, 只要有穩當的立足之地, 楊學文都能大顯身手。

“踢毽子無非需要具備兩個因素, 既要身體靈活, 又要有毅力能堅持。 ”說罷, 只見他雙腳左右開弓, 或跳躍, 或騰空, 毽子像粘在腳上似的,

那五彩雞毛隨著楊學文一起一落的腳上下翻飛, 讓人眼花繚亂, 但他卻做得很有節奏, 很舒展——毽子突然好像不聽話似的向前邊“逃”去, 他趕緊向前邁了一大步, 身子向後一仰, 伸出右腳使勁用腳尖一鉤, 毽子又乖乖地回到了身邊……

全家齊上陣享受運動快樂

“三年前, 我在廣場上領著年輕人跑‘落子’, 由於太過興奮, 一時忘了自己的年齡, 運動過於激烈, 突然一陣眩暈倒地, 送到醫院, 心臟做了支架。 ”楊學文說, “從那以後, 我不再進行劇烈的運動, 但我也沒有把運動放下, 開始嘗試舒緩的運動方式。 ”從此, 楊學文不再輕易做高難度的動作, 但依然是毽不離身, 走到哪踢到哪, 邊走邊踢。

“家有一老, 如有一寶”, 楊學文的子孫們都為他硬朗的身體感到自豪, 並且都大力支持他踢毽子健身,孫子還經常為他買毽子。“週末放假,小重孫也來找我踢毽子,吃完飯我們全家人聚在飯廳一起踢踢毽子,都挺開心。”說到這,楊學文指了指鞋子:“看,孫子給我買的,這是踢毽子專用鞋,孩子們都挺支持我。”

踢毽子需要腿、眼、腦相配合,能鍛煉腿腳的靈活性,肢體的協調性,大腦的反應能力。楊學文堅定地說:“雖說踢毽子不能治百病,但是對身體是大有好處的。只要身體允許,我會一直踢下去。”

並且都大力支持他踢毽子健身,孫子還經常為他買毽子。“週末放假,小重孫也來找我踢毽子,吃完飯我們全家人聚在飯廳一起踢踢毽子,都挺開心。”說到這,楊學文指了指鞋子:“看,孫子給我買的,這是踢毽子專用鞋,孩子們都挺支持我。”

踢毽子需要腿、眼、腦相配合,能鍛煉腿腳的靈活性,肢體的協調性,大腦的反應能力。楊學文堅定地說:“雖說踢毽子不能治百病,但是對身體是大有好處的。只要身體允許,我會一直踢下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