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邁克爾·喬丹的二手鞋又賣出天價 但Jordan品牌在這個市場卻沒那麼樂觀

19萬美元, 約合人民幣130萬元, 這是邁克爾·喬丹1984年奧運會戰靴拍出的價格, 創下球鞋拍賣歷史的全球最高紀錄。 只不過, 籃球飛人的二手鞋售出天價, 而Jordan品牌的二手鞋市場優勢正在縮小。

6月11日, 美國媒體Business Insider報導稱, 知名球鞋轉售網站StockX的統計顯示, 兩年前, Jordan品牌的二手鞋市場佔有率超過90%, 愛迪達只佔據1%, 但如今, 德國品牌的市場份額已經逆襲至45%。 這意味著, Jordan品牌的球鞋霸主地位已經被撼動。

一直以來, 二手球鞋轉售市場是一個經濟效益巨大的運動鞋領域, 最初作為一種球鞋“翻炒”的地下文化而出現。 早在2015年, 全球二級球鞋轉售市場的價值已經高達12億美元, 而且過去兩年處在不斷增長中。 包括Jordan Brand在內的耐克, 過去長期以來都是全球二級球鞋轉售市場的最大贏家, 甚至是唯一霸主。

近日, 二手球鞋交易平臺StockX創始人Josh Luber站在經銷商的角度, 面對行業分析師Randy Konik分享了近兩年球鞋轉售市場的情況。

他指出, 2015年1月, 大約96%的市場份額來自於耐克旗下的Jordan品牌, 愛迪達則擁有約1%的市場, 但現在, 後者的市場份額已經躥升至45%。 根據統計, 德國品牌是依靠Yezzy、Ultra Boosts和NMD等爆款系列, 才得以快速拓寬二手市場的疆土。

“所以, 過去兩年半的時間裡, 愛迪達從幾乎不存在的1%升至約45%的轉售市場佔有, ”Josh Luber解釋道, “它搶佔的所有份額都來自耐克和Jordan品牌, 因為沒有別的地方可以獲取這些份額, 而且主要都是來自於Jordan品牌。 ”

至於Jordan品牌霸主地位被撼動的原因, Josh Luber分析出兩個層面的因素。

整個球鞋市場的大背景方面, 運動產品時尚化的趨勢轉變明顯, 過於專業乏味的籃球鞋銷售不景氣。 “時尚潮流變化, 這早已經不是什麼秘密。 過去幾年,

我們已經看到人們穿著緊身牛仔褲和運動鞋去慢跑, 他們不一定要穿巨大而笨重的籃球鞋, ”Josh Luber說道, “比如愛迪達的Stan Smiths吸引不少人, 消費者逐漸從Jordan品牌轉向其競爭對手。 ”

愛迪達的財務資料正印證這一觀點。 2016年財報顯示, 愛迪達集團的鞋類銷售同比暴漲53%, 產量達3.6億雙, 貢獻最多銷售額的品類並非性能類運動產品——子品牌Originals、NEO和Y3等運動休閒鞋類漲幅達45%, 是功能運動產品的兩倍之多, Stan Smiths和Superstars等長青款式的銷售保持強勁。

然而, 消費者對運動時尚需求沒有任何降溫跡象的同時, Jordan品牌過去一年卻缺乏亮眼的街頭風格新產品。

除了球鞋市場的時尚化趨勢明顯, Jordan品牌受阻的第二個原因更為關鍵, 那就是其產品供應過剩。 “三年前, Jordan品牌復古款的數量相對需求來說都是非常有限。

因此, 每一雙球鞋一推出零售架就會立即被賣光, ”Josh Luber分析道, “但過去幾年, 耐克一直在增加Jordan球鞋的供應量, 還增加了它們的零售價格。 ”正因為此, 品牌價值受到一定程度的侵蝕。

相反, 過去兩年, 愛迪達不斷效仿耐克和Jordan品牌在二手鞋市場橫行30年的做法, 那就是保持供給小於需求。 包括Yezzy、Ultra Boosts和NMD等爆款在內, 一眾球鞋系列均是限量發售。

為此, Josh Luber認為解決方案只有一個, 那就是耐克重走“舊路”——減少產品出貨量以提升轉賣市場的佔有率。 這一做法的劣勢在於影響耐克的整體業務, 犧牲品牌營收, “但從長遠來看, 為了保護Jordan品牌, 我認為他們絕對應該這麼做。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