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通遠門內五福宮

這次說個大家不太熟悉, 但過去曾經輝煌過, 現在已經不在了的道觀---五福宮。

五福宮在通遠門內金湯街, 是古時重慶城的制高點, 是觀山望景的最好去處。 五福宮同附近的天官府一樣, 早已毀壞消失, 被其他建築替代。 天官府還留了個地名到現在, 五福宮連這個名字也沒有留下來, 只有在重慶歷史上才有這麼個地方。

五福宮是個道觀, 觀中老君殿上有據說是張三豐自畫的小像:一個蓬頭赤腳的瘋道人。

五福宮在城內地勢最高處, 又是道觀, 去燒香的, 還願的, 登高看風景的, 使得五福宮很是熱鬧。

當時上半城人煙不多, 這裡也成了市民郊遊的好去處。 登上五福宮山頂, 除了看江北南岸, 可以看到朝天門。

△五福宮舊照

每到重陽, 到五福宮的遊人更是摩肩接踵, 往來不絕。 尤其是那些文人墨客, 站在山上, 看南山巍峨、歌樂蒼煙;兩江如帶、朝天匯流;紅牆荒草、碧瓦殘殿。 想那鐵馬金戈、壯士滴血;

五福宮經數百年, 時有毀壞, 也時有維修。 最近的一次是清光緒十八(1892)年。 這一次, 川東道黎庶昌還在五福宮邊邊上改修了一幢北樓, 叫樓外樓, 就是為了登高遠眺之用。 五福宮這座道觀經歷了數百年, 人煙增多,

門前也形成了街道, 就叫成了五福宮街、五福街。 因這裡處在南紀門與通遠門之間的閉門金湯門, 旁邊就設有炮臺, 有新軍練兵的操場打槍壩, 後就取固若金湯之意, 將五福宮街、五福街改叫金湯街。

進入民國以後, 樓外樓附近一片修建了重慶市民醫院, 也就是後來的婦幼保健院。 打槍壩一帶建起了水廠的儲水池。 抗戰期間, 有開智小學遷到五福宮, 以後為金湯街小學。

△遠觀通遠門

△通遠門城樓外側

五福宮數百年歷經滄桑, 會發生過很多很多的故事, 這些故事中, 有正史, 有傳說, 也有神話。

通遠門外西側炮臺

站在通遠門城牆上遠眺

通遠門外是亂葬崗

有一個與五福宮有牽連的神話故事。說的是有一位道爺,穿得破破爛爛,渾身又髒兮兮的,人稱爛道爺。他腰杆上掛個酒葫蘆,卻天天跑到五福宮喝茶。縉安門的土地吃了一個茶館丘二的香火刀頭,指點這丘二到五福宮找爛道爺。說這爛道爺是老君洞來的,要丘二扭到爛道爺費,要他指點發財之路。爛道爺被纏不過,領丘二到金紫門土地廟旁,叫丘二撬一塊牆磚回去就行了。丘二撬回牆磚一看,果真是金磚。

知府曉得了,誣丘二盜竊府庫,動了大刑,丘二苦打成招說了原尾。知府不信,將這金磚拿去比對,結果金磚按進城牆,清絲嚴縫。不過這一來,金磚又變回了土磚。知府怕此事讓人笑話,就緊挨著土地廟,修了一座比土地廟大點點的小廟,叫金子寺。

爛道爺後來曉得這事是縉安門土地漏的風,就使法讓周圍百姓去土地廟,刮土地菩薩身上的泥巴治病。結果土地菩薩一身都刮得沒有了,只剩下一根破的紫竹拐杖靠在金子寺廟門上。後來就把這寺叫金紫寺,這道城門也改叫金紫門了。

在五福宮的位置,現在還有一條巷子,有必要說一下,這就是鼓樓巷。

鼓樓巷是以鼓樓得名。古時沒有時鐘,記時得靠觀太陽、月亮,更主要的是看“銅壺滴漏”。這種記時工具,有“水漏”和“沙漏”兩種,以“水漏”為主。“壺漏”都安放在高的地方,一般在城門上方的譙樓上,有專人負責記時與報時。每到一個時刻,就擊打大鼓,根據鼓聲的點數,報以時辰。因此這種譙樓也稱更鼓樓,習稱鼓樓。像太平門內的豐瑞樓(老鼓樓)和新豐樓也都是鼓樓,這兩鼓樓在修建市區馬路時都拆除了。

至於現今仍在的鼓樓巷,也因過去有鼓樓得名。問題是這鼓樓建於何時,是五福宮的鼓樓,還是金湯門上的譙樓?卻無從知曉。

五福宮是沒有了,但重慶城的歷史有它,民間傳說中有它,今後相當一段時間,重慶市民還會想起它。

站在通遠門城牆上遠眺

通遠門外是亂葬崗

有一個與五福宮有牽連的神話故事。說的是有一位道爺,穿得破破爛爛,渾身又髒兮兮的,人稱爛道爺。他腰杆上掛個酒葫蘆,卻天天跑到五福宮喝茶。縉安門的土地吃了一個茶館丘二的香火刀頭,指點這丘二到五福宮找爛道爺。說這爛道爺是老君洞來的,要丘二扭到爛道爺費,要他指點發財之路。爛道爺被纏不過,領丘二到金紫門土地廟旁,叫丘二撬一塊牆磚回去就行了。丘二撬回牆磚一看,果真是金磚。

知府曉得了,誣丘二盜竊府庫,動了大刑,丘二苦打成招說了原尾。知府不信,將這金磚拿去比對,結果金磚按進城牆,清絲嚴縫。不過這一來,金磚又變回了土磚。知府怕此事讓人笑話,就緊挨著土地廟,修了一座比土地廟大點點的小廟,叫金子寺。

爛道爺後來曉得這事是縉安門土地漏的風,就使法讓周圍百姓去土地廟,刮土地菩薩身上的泥巴治病。結果土地菩薩一身都刮得沒有了,只剩下一根破的紫竹拐杖靠在金子寺廟門上。後來就把這寺叫金紫寺,這道城門也改叫金紫門了。

在五福宮的位置,現在還有一條巷子,有必要說一下,這就是鼓樓巷。

鼓樓巷是以鼓樓得名。古時沒有時鐘,記時得靠觀太陽、月亮,更主要的是看“銅壺滴漏”。這種記時工具,有“水漏”和“沙漏”兩種,以“水漏”為主。“壺漏”都安放在高的地方,一般在城門上方的譙樓上,有專人負責記時與報時。每到一個時刻,就擊打大鼓,根據鼓聲的點數,報以時辰。因此這種譙樓也稱更鼓樓,習稱鼓樓。像太平門內的豐瑞樓(老鼓樓)和新豐樓也都是鼓樓,這兩鼓樓在修建市區馬路時都拆除了。

至於現今仍在的鼓樓巷,也因過去有鼓樓得名。問題是這鼓樓建於何時,是五福宮的鼓樓,還是金湯門上的譙樓?卻無從知曉。

五福宮是沒有了,但重慶城的歷史有它,民間傳說中有它,今後相當一段時間,重慶市民還會想起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