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一周武漢:6月作為我市“抓工業月” 三大中央媒體同日聚焦武漢

陳一新:6月作為我市“抓工業月”

6月3日, 市委市政府召開會議, 專題分析今年以來全市工業經濟運行態勢, 研究部署工業經濟工作。

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陳一新出席會議強調, 要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指導, 找准我市工業發展中的短板弱項, 將6月作為全市“抓工業月”, 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 研究實施攻堅克難新舉措, 堅決打好工業翻身仗。 (長江日報)

萬勇:堅決打贏主汛期防汛排澇攻堅戰

6月7日, 市長萬勇主持召開全市防汛抗旱指揮長電視電話會議, 要求落實市委具體工作要求, 迎戰入梅, 堅決打贏主汛期防汛排澇攻堅戰。

萬勇指出, 防大汛排大澇的弦一刻不能放鬆。 他說, 武漢防汛, 最大的險情和隱患莫過於各級領導幹部思想鬆懈。 思想重視是防汛的第一防線, 要把形勢估計得更嚴峻一些, 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 把措施準備得更扎實一些, 牢牢把握防汛排澇工作主動權。 (長江日報)

武漢各區網上群眾工作部全部成立開展工作

截至6月4日, 全市17個區(含功能區)已全部成立區級網上群眾工作部, 並開展工作。

市網上群眾工作部成立以來, 實現了集中辦公, 建立了工作機制, 積極推進網上群眾工作平臺建設。 受理辦理、督查考評、綜合分析等各項工作高效運行, 全市各級各部門辦理群眾訴求形成拼搏趕超氛圍。 (長江日報)

中央三大報紙同日聚焦武漢

6月4日, 《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解放日報》三大報紙聚焦武漢, 報導了我市選拔“獅子型”幹部、做好“水文章”、創新驅動等工作。

《人民日報》刊發《創新驅動 生態優先 務實重行 湖北發力綠色崛起》報導,在介紹“湖北著力打造經濟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大格局, 挺起了長江經濟帶的脊樑”時, 細數了湖北創新驅動的“武漢亮點”;《光明日報》5版頭條刊發的《武漢的“水文章”》報導了武漢海綿城市的建設,

關注武漢“水文章”;《解放日報》刊發《靠什麼培養“獅子型”幹部》一文關注了武漢選拔“獅子型”幹部, 稱當下之所以強調“獅子型”幹部, 乃是改革發展進入攻堅期的迫切需要。 (長江日報)

第九屆華中旅遊博覽會首日簽560億大單

6月9日,第九屆華中旅遊博覽會暨第二屆長江旅遊博覽會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開幕。且首日就簽下560億元旅遊大單,成為本屆展會的最大亮點。

省旅遊委國際聯絡與促進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屆長旅博會展出總面積近2萬平米,參展企業達1500家。其中包括境外20個以上國家和地區的展商,國內參展商則涵括25個省份。展會展位元達到1400個,參展規模為歷屆之最。(武漢晚報)

上周其它重點新聞

全市全力迎戰入梅首場強降雨

5.2萬武漢伢今天參加高考 湖北錄取率不低於去年

我市大學生徵兵季開啟 23所軍校招高中畢業生577名

武漢智慧停車聯盟正式成立 全市50萬個停車位今秋可一鍵搞定

第九屆華中旅遊博覽會首日簽560億大單

6月9日,第九屆華中旅遊博覽會暨第二屆長江旅遊博覽會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開幕。且首日就簽下560億元旅遊大單,成為本屆展會的最大亮點。

省旅遊委國際聯絡與促進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屆長旅博會展出總面積近2萬平米,參展企業達1500家。其中包括境外20個以上國家和地區的展商,國內參展商則涵括25個省份。展會展位元達到1400個,參展規模為歷屆之最。(武漢晚報)

上周其它重點新聞

全市全力迎戰入梅首場強降雨

5.2萬武漢伢今天參加高考 湖北錄取率不低於去年

我市大學生徵兵季開啟 23所軍校招高中畢業生577名

武漢智慧停車聯盟正式成立 全市50萬個停車位今秋可一鍵搞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