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出村就能辦完事,真方便

本報記者張培奇見習記者范亞旭

“自從村裡有了益農資訊社, 繳話費、領社保、買農資都方便的很, 資訊員在電腦上動動手指頭就把事情辦完了, 活了六十多歲如今不出村就把很多事情辦完了, 真方便。 ”近日, 家住河南省陝州區西張村鎮西陽村的王寶貴說起益農資訊社不住地誇讚。

按照農業部的部署, 2014年以來, 河南省選擇了鶴壁市浚縣和三門峽市陝州區(陝縣)實行整建制推進資訊進村入戶工程, 按有場所、有人員、有設備、有寬頻、有網頁、有持續運營能力的“六有”標準建成具有“買、賣、推、繳、代、取”6大功能的村級資訊服務站。

王寶貴所說的益農資訊社即是西陽村的村級資訊服務站。

“建設農村資訊服務站點重點選擇在農村村委、農村經營店鋪、專業合作社組織和農產品購銷大戶等農業經濟主體中, 通過對村級資訊員的培訓, 使其充分應用現代資訊技術和網路資源, 來開發利用各類農業生產、資訊資源, 擴大農業資訊應用範圍, 提高農村資訊化服務水準和為農民服務的水準。 ”作為益農資訊社參與建設單位——農信通集團董事長李勇介紹。

陝州區張灣鄉新橋村益農資訊社是依託新橋春花農民專業合作社而建的專業型網站。 資訊員白春花種植著100多畝蔬菜, 並且擁有自己的蔬菜交易中心。 “聽縣農業局的人說益農社是為民服務的,

而我平時與村裡的人接觸的次數比較多, 又真想幫著村民更好的發展, 當時都沒猶豫就報名在村裡建了益農社。 ”白春花告訴記者。

西陽村的石書婭本來在家做小生意, 當得知村裡要建益農資訊社並招一名村級資訊員, 平時就是熱心腸的她主動報名。 “村級資訊員一般在村組幹部、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帶頭人、農村商超店主中選聘, 他們要能熟練使用電腦等辦公設備和互聯網, 最主要的是要有責任心、溝通能力強、服務態度好, 確保為村民資訊服務和資訊採集時的工作品質。 ”陝州區農業局資訊中心主任王曉飛說。

記者在西陽村益農資訊社採訪時, 遇到陝州區移動公司前來與石書婭洽談合作專案。

“借助益農社我們公司在每個村都能實現一個服務網點的要求, 這也算借資訊進村入戶的這個平臺, 把我們的網點加了進去。 ”陝州區移動公司工作人員魏蘭說。

除了陝州區移動公司搭上資訊進村入戶的快車以外, 郵政支農、電力、保險、醫療等部門都進駐到了益農合作社資訊服務網路平臺上。 “我們把平臺建好後, 其他單位和部門只要能夠為百姓提供服務, 我們都歡迎他們來借助這個平臺上去開展工作。 ”王曉飛補充說。

“村級資訊服務站主要通過接入的網路授權平臺為農民免費提供網上農業專家諮詢、技術培訓、法律服務等;為周圍農民代訂、代購農業生產資料、日用生活用品、發佈農產品供應資訊、勞務資訊等服務,

引導農民利用資訊化手段改變傳統的生活方式, 助推農村經濟和城鄉一體化發展, 逐步發展成為農村基層的公共服務統一平臺。 ”河南省農業廳市場與經濟資訊處負責人介紹, 我們將深入推進資訊進村入戶工作, 探索“互聯網+農業資訊服務”應用模式, 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