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狸貓換太子”與包青天到底有什麼關係?

狸貓換太子的故事, 元代有雜劇《金水橋陳琳抱妝盒》, 清代有小說《七俠五義》, 現今有三十集電視連續劇《狸貓換太子傳奇》, 加上歷代傳說綿延不絕, 故而家喻戶曉, 婦孺皆知。

故事很精彩, 然與史實出入較多, 有許多想像和拼湊的成分。 最為可笑的是, 與史料稍稍對照一下就能發現, 案件審理之時, 即歷史上劉後過世、宋仁宗親政的明道二年(1033), 包青天剛中進士不久, 而且因為父母年高, 朝廷任命他為大理評事、建昌(今江西永修)知縣的職務, 他都辭不赴任, 一直在家侍奉雙親。 直到景祐三年(1036), 包青天才出來做官,

擔任天長(今安徽天長市)知縣這樣一個小官, 根本沒有機會和能力去審理這樣一個大案。 不過故事與歷史的巧合是, 宋仁宗的確不是劉後所生, 他的母親也的確姓李, 宋仁宗也的確曾為自己的身世而大動干戈。

網路配圖

宋真宗原配郭皇后去世後,

安排自己最寵愛的劉妃當皇后。 宋真宗與劉皇后未生子, 也無其他子嗣, 在劉皇后的周旋下, 宋真宗與一李姓侍女生下一子, 由劉皇后恭親撫養, 拉扯成人, 這就是後來的宋仁宗。 宋真宗臨終前傳位給十三歲的宋仁宗, 因為皇帝年少, 故遺詔封劉皇后為皇太后, “軍國重事, 權取處分”。 從此, 劉太后垂簾聽政, 時間長達十一年, 臨終前還政于宋仁宗。

歷史上的劉後並非陰險毒辣之人, 反而仁慈善良, 顧全大局, 頗能善待宋仁宗生母李氏, 把她由侍女晉升為宸妃, 死後按皇后規格厚葬。 待宋仁宗如同己出, 尤其注重對他的教育, 忙於政務的同時, 請來天下名儒為他講習經史, 培養他的學養和德操。 宋仁宗對劉太后也十分孝順,

劉太后病重, 他大赦天下, 為她祈福。 劉太后生日, 他越制率百官給她拜夀, 做到了一個兒子對母親孝順的極致, 可謂母慈子孝。

明道二年, 65歲的劉太后因病去世, 宋仁宗順利接班, 從此親政。 這一頁本來大可神不知鬼不覺地翻過去, 為這對其樂融融的母子留下許多美談。 然而,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有人在宋仁宗面前說起了他的身世之謎, 不想一石激起千層浪, 在朝廷上下引起軒然大波。

翻開《宋史·仁宗本紀》劉太后去世前後的記載, 好像很難發現宋仁宗為揭開自己的身世之謎而採取了什麼血雨腥風的舉措, 這一身世大揭秘的過程似乎波瀾不驚。 然而, 儘管史家有意遮掩, 我們仍能從字裡行間梳理出驚險的情節, 感受到事態的嚴重和宋仁宗內心的翻騰。

從記載中可以看出, 劉太后駕崩, 宋仁宗馬上就獲悉自己為李宸妃所生, 隨即把宰相呂夷簡、樞密使張耆、樞密副使夏竦、參知政事陳堯佐、禮部尚書晏殊等劉太后任命的朝廷重臣, 悉數貶出京城, 一個也不留下, 重新任命一批劉太后時代不得志的官員為朝廷大臣,

政府班底幾乎重新洗牌。 接著追尊李宸妃為皇太后, 並在朝廷上下實行“封口”, 再也不准議論劉太后垂簾聽政那些事兒。

在此過程中, 被身世之謎弄得心力交瘁的宋仁宗, 還做了一件讓自己特別後悔的傻事。 據南宋王銍《默記》載:“章懿太后(李氏)生昭陵(宋仁宗), 終章獻(劉氏)之世, 不知章懿為母也。 章懿卒, 先殯奉先寺, 昭陵以章獻之崩, 號泣過度。 章惠(楊氏)太后勸帝曰:‘此非帝母, 帝自有母。 宸妃李氏已卒, 在奉先寺殯之。 ’”另據北宋邵伯溫《邵氏聞見錄》載:“燕王謂仁宗曰:‘陛下宸妃所生, 宸妃死以非命。 ’”

章惠太后是宋真宗的妃子楊氏, 宋仁宗任太子時, 楊氏一直照料他的生活起居, 宋仁宗對她感情極深;燕王是宋真宗的弟弟、宋仁宗的叔叔趙元儼, 也是“狸貓換太子”劇中八賢王的原型。這兩位宋仁宗最親的人,一個說劉氏不是他的親生母親,一個說親生母親為人所害,無疑給了宋仁宗一個晴天霹靂。情急之下,宋仁宗快馬加鞭趕到停放李宸妃靈柩的奉先寺,開棺驗屍,尋找真相。李宸妃的棺材用四根鐵索吊著,停放在一口大井上,宋仁宗開棺一看,發現她面容完好,栩栩如生,明顯不是毒藥所害。

把這些大事細細梳理成一條線,就不難看出劉太后去世不久那些日子裡,在宋仁宗的主導下,朝廷上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雖無刀光劍影,但明顯伴隨著鶴唳風聲。

不過,開棺驗屍之後,宋仁宗非常後悔自己的魯莽,覺得有愧于劉太后對自己的撫育之恩,於是,“詔中外勿輒言皇太后垂簾日事”,把身世問題拋卻一旁,全身心投入到了更重要的邊防要務和改弦更張的朝廷大事之中去了。可見,整個事件與包青天毫無關係。

也是“狸貓換太子”劇中八賢王的原型。這兩位宋仁宗最親的人,一個說劉氏不是他的親生母親,一個說親生母親為人所害,無疑給了宋仁宗一個晴天霹靂。情急之下,宋仁宗快馬加鞭趕到停放李宸妃靈柩的奉先寺,開棺驗屍,尋找真相。李宸妃的棺材用四根鐵索吊著,停放在一口大井上,宋仁宗開棺一看,發現她面容完好,栩栩如生,明顯不是毒藥所害。

把這些大事細細梳理成一條線,就不難看出劉太后去世不久那些日子裡,在宋仁宗的主導下,朝廷上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雖無刀光劍影,但明顯伴隨著鶴唳風聲。

不過,開棺驗屍之後,宋仁宗非常後悔自己的魯莽,覺得有愧于劉太后對自己的撫育之恩,於是,“詔中外勿輒言皇太后垂簾日事”,把身世問題拋卻一旁,全身心投入到了更重要的邊防要務和改弦更張的朝廷大事之中去了。可見,整個事件與包青天毫無關係。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