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維和勇士楊昊凡:在硝煙裡感悟人生

這是一次特殊的行程。

2016年5月26日, 中國第四批赴馬里維和部隊醫療分隊的70名官兵抵達目的地。 其中, 楊昊凡的職位是行政管理助理, 而立之年的他是丹東人。 近幾年, 這個北接撒哈拉沙漠的西非國家時局動盪, 恐怖襲擊事件頻仍。 “任務區就是戰場。 維和官兵每刻都行走在生死邊緣, 稍有疏忽就會付出生命的代價。 ”在馬里的357天, 楊昊凡深有體會。

回國歸建, 幾天前楊昊凡趁著假期回丹與雙親團聚。 他跟記者說, 戰火洗禮中, 讓自己的人生也有了別樣的收穫。

暮色下, 楊昊凡在當地機場執行警衛護送任務

中國維和戰士申亮亮倒在血泊中

“比想像的還要貧窮。 ”這是楊昊凡對馬里的第一印象。

中國第四批赴馬里維和部隊駐紮在該國東北部城市加奧, 營區建在聯合國駐馬里多層面綜合穩定特派團(聯馬團)超級營地中。 工兵分隊、警衛分隊和醫療分隊共390名官兵,

主要擔負任務區內道路、橋樑、機場跑道和營房設施搶修, 戰區司令部營區安全保衛及傷病員救治後護送、衛生防疫等任務。

在馬里, 加奧也是較大城市之一。 因此處是恐怖分子滲透到首都巴馬科的必經之地, 故它也成為該國恐襲的高發區。 “加奧機場只有一條水泥路, 建築物上到處都是彈眼。 ”楊昊凡剛下飛機, 就聞到了一股強烈的硝煙味。

到達加奧的第5天, 令人心碎的一幕發生了……

當地時間2016年5月31日晚8點52分, 在聯合國維和部隊E營營區門前響起了劇烈的爆炸聲。 這次汽車炸彈恐怖襲擊事件, 造成維和官兵一死多傷。 其中, 當時正在哨位執勤的中國維和戰士申亮亮倒在血泊中, 光榮犧牲。

恐襲發生後, 中國維和部隊醫療分隊官兵在1分鐘內全部完成防護,

進入掩體, 並同步完成對住院病人的疏散隱蔽。 在聯馬團超級營地, 中國維和部隊建有營地惟一一家二級醫院, 醫療水準是當地最高的, 主要負責聯合國維和部隊官兵的傷病救治。

此次維和之旅, 楊昊凡的主要任務是負責警衛和車輛保障。 “5·31”恐襲當晚, 楊昊凡組織並參與了武裝巡邏。 次日早, 在隨隊執行申亮亮遺體前接任務時, 他和戰友們一道冒著被再次襲擊的危險到達爆炸區域。 當時, 現場有近千名當地百姓圍觀, 場面混亂。 為了防止恐怖分子趁亂再次實施襲擊, 楊昊凡帶領其他中國維和戰士迅速形成防禦陣地, 確保了烈士遺體安全轉運。

申亮亮遺體即將被運回中國的儀式上,

楊昊凡也在現場。 “看著戰友的遺體蓋著國旗, 心情非常複雜。 其實, 每一個中國維和官兵隨時都做好了流血、犧牲的準備。 ”

楊昊凡(右)在裝備核查中現場講解

危險無處不在

馬里維和的357個日夜, 楊昊凡目睹的恐襲事件不止“5·31”那個夜晚。

當地時間2016年11月28日,

恐怖分子欲再次襲擊加奧聯合國維和部隊超級營地。 計畫受阻後, 他們將襲擊目標移至加奧機場。 “機場內建的辦公板房, 全都被炸平了。 ”楊昊凡回憶。

更為慘烈的災難性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在當地時間今年的1月18日——

當時, 離超級營地相距僅400米的一處營地遭自殺式汽車炸彈襲擊, 造成77人死亡115人受傷。 事件發生後, 楊昊凡隨中國維和部隊醫療分隊緊急前往遇襲地點參與救援。 在遇襲軍營外, 聚集了數百名情緒激動的當地民眾, 他們與全副武裝的聯合國維和部隊官兵形成對峙, 衝突隨時發生。 楊昊凡帶領部分戰士迅速形成一個方向的封鎖戒嚴, 以防當地群眾對救援小組實施衝擊。

隨後, 楊昊凡同戰友們一道, 穿過襲擊高發區到達加奧醫院前接傷患。當時,醫院門口同樣聚集了數百名手持棍棒器械、情緒激動的當地群眾,維和部隊的裝甲車無法駛入。面對複雜局面,警衛組高度戒備,制止了事態的進一步惡化,保障了傷患及時得到救治。“3天時間,一共完成了14名傷患的轉運任務。執行任務途中,隨時都有危險。”此次維和,楊昊凡共70餘次執行武裝外出行動任務。

除了恐襲,當地的自然條件對維和官兵也是一種考驗。馬里約124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上,有近1/4被沙漠覆蓋。加奧,更是緊鄰世界聞名的“撒哈拉”。“沙塵暴一起來,比災難片裡演得更可怕。”當地的沙塵暴,讓楊昊凡同樣記憶深刻。

在3月到5月的熱季,當地最高氣溫有時會超過50℃。不管多熱,接到命令後,戰士們都會穿上迷彩服,外套7.5公斤的防彈衣,迅速趕往事發地。

瘟疫,同樣會奪人性命。

楊昊凡(右一)被授予二級和平榮譽勳章

主動請纓赴馬里維和

中國第四批赴馬里維和部隊組建時,楊昊凡所在的原瀋陽軍區總醫院接到了抽調部分醫務人員的命令。不久,在醫院從事後勤工作的楊昊凡主動請纓,並獲得批准。

楊昊凡的家族中有兩位軍人——爺爺參加過解放戰爭,姑父在部隊服役多年。2006年,他考入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作為一名軍人,就要隨時做好上戰場的準備。”赴馬里維和,給了楊昊凡這樣一次機會。

臨行前,結合任務區實際,中國第四批赴馬里維和部隊開展了針對性的實戰化訓練,並集中瞭解馬里當下境況。在那個遙遠的西非國度,官兵們為了當地的和平而戰……

經歷過生與死的洗禮,楊昊凡說,如今自己的心境變得更加釋然,這份收穫是執行此次維和任務給予他的特殊褒獎。那枚掛在胸前的二級和平榮譽勳章,也是楊昊凡對馬里最深情的記憶。

“能夠生活在和平的環境裡,真好。”楊昊凡受訪時頗有感慨。

穿過襲擊高發區到達加奧醫院前接傷患。當時,醫院門口同樣聚集了數百名手持棍棒器械、情緒激動的當地群眾,維和部隊的裝甲車無法駛入。面對複雜局面,警衛組高度戒備,制止了事態的進一步惡化,保障了傷患及時得到救治。“3天時間,一共完成了14名傷患的轉運任務。執行任務途中,隨時都有危險。”此次維和,楊昊凡共70餘次執行武裝外出行動任務。

除了恐襲,當地的自然條件對維和官兵也是一種考驗。馬里約124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上,有近1/4被沙漠覆蓋。加奧,更是緊鄰世界聞名的“撒哈拉”。“沙塵暴一起來,比災難片裡演得更可怕。”當地的沙塵暴,讓楊昊凡同樣記憶深刻。

在3月到5月的熱季,當地最高氣溫有時會超過50℃。不管多熱,接到命令後,戰士們都會穿上迷彩服,外套7.5公斤的防彈衣,迅速趕往事發地。

瘟疫,同樣會奪人性命。

楊昊凡(右一)被授予二級和平榮譽勳章

主動請纓赴馬里維和

中國第四批赴馬里維和部隊組建時,楊昊凡所在的原瀋陽軍區總醫院接到了抽調部分醫務人員的命令。不久,在醫院從事後勤工作的楊昊凡主動請纓,並獲得批准。

楊昊凡的家族中有兩位軍人——爺爺參加過解放戰爭,姑父在部隊服役多年。2006年,他考入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作為一名軍人,就要隨時做好上戰場的準備。”赴馬里維和,給了楊昊凡這樣一次機會。

臨行前,結合任務區實際,中國第四批赴馬里維和部隊開展了針對性的實戰化訓練,並集中瞭解馬里當下境況。在那個遙遠的西非國度,官兵們為了當地的和平而戰……

經歷過生與死的洗禮,楊昊凡說,如今自己的心境變得更加釋然,這份收穫是執行此次維和任務給予他的特殊褒獎。那枚掛在胸前的二級和平榮譽勳章,也是楊昊凡對馬里最深情的記憶。

“能夠生活在和平的環境裡,真好。”楊昊凡受訪時頗有感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